張恒旺?劉亞萍
本文通過分析紅木家具企業余料的現狀,梳理了紅木家具企業余料的處理方式。從設計的角度,探討了如何對紅木家具企業生產的余料進行再設計利用,并以具體的設計實踐作為指導,真正做到把設計運用到生活中去,實現紅木家具企業的材料綠色設計。
紅木,延續植物生命的材料,經過大自然百余年的洗禮,形成了獨特的紋理、色澤、氣味。用紅木制作的家具,木質堅硬致密,色澤沉穆幽雅,紋路生動瑰麗,帶給人的莊重溫潤感是其他任何材料無法代替的。由于紅木樹材生長緩慢、出材量低,市場需求量又大,導致紅木原料日益缺乏,價格居高不下,一些名貴的紅木甚至有“寸料寸金”之說。
“余料”是指在紅木家具企業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者其他人為因素,在加工過程中沒有完全使用的,并且無法繼續在用于該產品的部件加工,而剩余下來的碎料及下腳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邊角料”、“廢料”。
紅木家具中的余料的價值要遠遠大于普通余料的價值,廠家在余料利用的初期一般采用集中堆積的辦法,簡單的囤積到角落,可供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較少。如果我們能策劃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毋庸置疑會節約成本、提高利潤,同時也為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紅木余料顯得尤為重要。
紅木余料的利用情況及分析
目前家具企業對紅木余料多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1.賣掉
通常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將余料賣掉。成色、品相較好的余料優先賣給工藝品廠,用來制作擺件、文玩等。小碎的刨花、木屑會賣給木屑加工廠,用于治水、冶金工業中,或者用來生產活性炭。這種方法可以快速解決車間廢料堆積的問題,又能將其轉化為金錢,似乎是雙贏的。但實際上這種方式是存在著弊端:(1)消耗很多人力資源,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2)變賣的紅木余料價格及其低廉,變相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成本(比如市面上30多萬一噸的大紅酸枝,余料收購價格只有幾百元)。(3)賣給木屑廠的余料一般采取燃燒的方式進行處理,這就降低了珍貴木材利用價值,(比如有的紅木甚至可以入藥)并且會污染環境。
2.燒掉
考慮到變賣耗時費工的缺點,有些紅木家具企業對工非常小的余料、碎屑等同樣采取的措施是燒掉。此方法操作簡單、直接,能很快處理掉余料,但是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能引發火災。
3.再利用
將余料進行再設計利用,不但能夠節省成本,還能給企業帶來附加價值,同時又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護環境,可謂是一舉多得。現實中部分企業也開始探索紅木余料的再利用,用其制作合適的產品,但很大一部分的實用價值并不高,只是作為一般的裝飾用品。這些產品都是具有統一特點,屬于消費中較少的類別,是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之后才能產生的消費內容。真正做到將余料應用到家具上,又能滿足絕大多數人需求的產品卻微乎其微,即便有,也是鳳毛麟角,整體水平不夠,效果差強人意。
紅木余料產品的市場定位分析
1.市場需求分析
由于紅木余料的原材料就是很珍貴的材料,所以紅木余料基本都是家具生產企業在最大化利用材料之后出現的剩余材料。這就說明紅木余料要比普通家具的余料還要小,那這就注定我們的產品設計開發的方向是小件的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小件的物品是我們使用種類最多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無非吃、穿、住、用、行這幾項。吃的方面有鍋、碗、瓢、盆等炊具和餐具;穿的方面有衣柜、鞋柜、掛衣架等家具;住的方面有房子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用方面小到牙刷、大到餐桌等;行的方面主要是交通工具,私家車、自行車、電動車、公共汽車等等,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的物品幾乎涵蓋了所有物品,也就是說這一市場是十分龐大的。
2.發展與特性
通過市場需求分析得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充斥著使用的產品,而在我們使用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經常要與物品接觸,接觸最多的部位就是手和各種物品的把手。接觸的物品的部位也是最容易磨損的部位,這就需要設計研發人員對它做更好的準備。
3.市場上可見的現有產品
市場上常見把手的材料比較單一,主要為金屬和塑料兩種。用紅木做把手可以解決木材邊角余料的利用問題。并且,木材的色澤溫和,觸感好,能避免金屬材料帶給人的冰冷感。除此之外,紅木與人體接觸時間久了,經過人體皮膚分泌物質的化學反應和氧化,在紅木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膜,叫做包漿。包漿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這正好避免了金屬或者塑料材料因使用時間久而發生的磨損,并且這種外觀漂亮的包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用越漂亮。
紅木余料的把手設計
紅木余料的不同類型可以決定產品的不同風格,我們設計時要以“因才適用”、“因勢利導”為主要原則,發揮余料本身的特點,才能做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1.長條狀余料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料多為長條狀,根據這一材料的特性,設計的把手可以采用這種造型。這種方法加工簡單,但整體簡潔、大氣、能很好的顯示紅木余料的紋理,視覺效果較好。
2.取長補短
一種材料的缺陷往往會使用另一種材料來彌補,這一點體現在紅木家具余料上尤為明顯。紅木余料往往本身都帶有一些缺陷,比如節疤、蟲蛀、裂變等,這些或多或少缺失了木材帶給人的完整度,而不同材質的搭配則會產生不一樣的美感。紅木余料和金屬材料的搭配使用,兩種材質,一種溫暖,一種冰冷,一種古樸,一種現代,這種對比反倒會形成一種優美的意境。
總結
紅木家具企業余料的再設計加工前景廣闊,主要定位在適合大眾使用的小型生活必需品上,例如門把手。我們在紅木余料再設計利用時應考慮到材料不同,色彩、紋理、形狀不同,所傳達出來的設計也就不同。具體的設計中,應該充分把握不同余料的特征,表達最佳的設計感覺。
紅木余料的再加工利用也體現了未來我們的設計不僅要有出色的造型設計和良好的使用功能,更應該時刻考慮到綠色環保設計,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第一作者單位:山東藝術學院 第二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