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娜
在當今城市大跨度發展背景下濱水景觀設計尋求更適合現代文明的生存和發展模式顯得尤為重要。以河南省商丘市濱水景觀規劃為例,探討在城市濱河景觀規劃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設生態可持續的,有特色親民的城市濱水景觀從而提升市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社會經濟、技術以及文化層面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濱水景觀是城市景觀設計的一部分,是城市的形象工程,同時濱水景觀以舒適優美的環境,綠化、水景、景觀小品,能夠使市民身心得以放松。
濱水景觀建設意義
近年來,我們發現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吃的的食物不安全,生活用的不健康,城市的高樓,生硬的水泥,缺失生命力的景觀環境等等,關注到切身利益,生存健康,人們開始關注生態問題,水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環節。商丘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有“豫東門戶”之稱,屬黃淮平原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熱雨季集中,市區河道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但近年來大多河道被污染,加強市區濱水景觀設計對城市環境生態的保護和改善,整體形象的塑造與提升都會起著重要作用。濱水景觀建設以城市的整體水系為脈,構建綠色生態廊道,突出人與水的和諧發展,采用工程施工技術使水體相連接、互為補充,形成城市濱水健康水體系統,實現“清水、綠岸、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水系治理目標。
濱水景觀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
景觀設計在我國城市建設中發展時間比較短,因而經驗缺乏,在城市建設中諸多問題凸顯出來,如忽視城市水系統、防洪能力不足、水質污染嚴重、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公眾參與性不高、開發模式較少、水體空間系統規劃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設計缺少特色,今后我國城市濱水景觀設計會科學全面系統的規劃濱水景觀設計,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目前,商丘市濱水景觀建設突顯問題有:
1.“以人為本”設計原則迷失
城市景觀要“以人為本”,注重人們的心理需求,研究人的行為活動規律,不可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美,忽視人的行為心理。濱水景觀是提供一種休憩、活動的公共場所,卻經常出現一些垃圾亂丟,衛生差,新建的公共設施遭故意毀壞的不良景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被毀壞設施大多處于人群少視線不佳的位置,如果做設計時恰當安排其方位就能有效避免其遭破壞,增加公共衛生間、垃圾桶數量垃圾亂丟,衛生差就能改善,還可以用設計新穎的文明標識牌從思想認知上引導文明行為。
忽視弱勢群體的活動需求。老人、小孩、殘障人士這些特殊人群也是城市濱水景觀的服務對象,但城市景觀建設中較少有體現滿足這些特殊群體活動需求的設計,缺乏適宜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和相關的體育設施。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景觀設計應深入考慮對老年人的關懷。提供安全開放的兒童活動場地設施,為兒童提供交流學習,體能鍛煉等有利于兒童成長的活動場地。供殘疾人使用的坡道、導盲設施,為殘障人士設置無障礙系統、預留殘疾人景區和活動場地,城市景觀設計應當更加細致地考慮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體現城市的人文關懷。
2.治理水體污染,并增強親水性
城市濱水景觀中的水應該是清水,活水,如果水污染嚴重,河道變成了黑水,惡水,再漂亮的濱水景觀只會讓人避之不及,哪還會去游憩,商丘市區的一些河道水體污染問題,需要盡快得以治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中,有許多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景觀治理方法可以借鑒。如構建濕地不同特性的植物群落形成水體凈化體系,形成濕地生物的自循環系統;利用坑、洼等地形收集處理雨水使其重新得以釋放利用,雨季可以排水聚水,干季可以儲水用水。
水是人們的生存基礎條件,人都有親水性,景觀建設中有水的地方人就多,大人沿著河邊散步,坐在水邊休息聊天,小孩可在水中嬉戲玩耍,穿過河流到達彼岸,途中可賞花,河邊有人垂釣,這是多么和諧的場景。所以要充分把握水景觀設計,創造出水上風景。經常采用娛樂項目來豐富空間,水中渡船、駁岸音樂臺、水榭休閑茶室、可供小孩玩耍的淺水區等,為了增加親水活動,可結合駁岸增加趣味設施,用自然石材磊積,代替整齊的駁岸收邊,設置木質棧道、小木橋、汀步,水榭等。改變以往水體景觀模式,把下沉式噴水池改為地臺式跌水,這種施工的好處在于減少施工節約成本,用水少且后期維護簡單,冬季無水時可變為地臺景觀,而不是一個不雅觀的大坑。
3.充分利用本土植物,體現地域特色
植物作用包括釋放氧氣、釋放負離子,改善空氣濕度,水質的凈化,水土保持減緩洪災和旱災的危害,植物吸收有害物質轉化為自身所需物質,吸附塵埃,土壤肥力的創造和再生,恢復土地生命力。高大植物可以遮擋紫外線,對植物選種結合植物自身特性,還要考慮植物色彩進行四季搭配,使景觀植物景觀選擇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選擇本土植物,有利于后期維護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建立城市特色,巧妙運用景觀植物喚起認同感和歸屬感。
城市濱水景觀建設創新發展
1.景觀設計中創新設計
城市景觀設計的終極目標是注重人的體驗與感受,一切設計圍繞人展開。城市景觀設計不應是設計師的自娛自樂或按時按規程完成某個設計工程。而是有一顆社會責任心,通過一些積極的設計思維,利用景觀設計給人們帶來一些改變和啟發。就像OPEN建筑事務所李虎所談的“主動設計”理念,當我看到他的設計時激動不已,自由、快樂、趣味、打開、感動,設計就要這么簡單好玩。比如在“紅線公園”的裝置設計時,用廢棄的汽車輪胎和三根鐵桿組成了秋千,大大小小的輪胎還有構成美感;幾根粗竹竿組裝的兒童攀爬裝置,有別于塑料材質的兒童設施,充滿趣味性;還有兩根鐵桿和三根粗麻繩做成的大秋千,鍛煉膽量與平衡能力,所有的裝置用材少,造價低,好玩,還能培養小孩勇敢精神,有利于兒童成長,甚至激發群眾的創造激情,這不僅是裝置,更是廢物利用、創新設計思維的有效傳播途徑,通過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改變人們的生活才是好設計。地方城市景觀設計中也應該多一些這樣的景觀亮點。
2.“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啟發
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理念要緊跟時代潮流,實現降低能耗,注重生態可持續發展。過去,城市建設填湖平壑追求用地一馬平川,出現當下城市內澇,城市看海等一系列問題,“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雨水多的季節吸水、蓄水、避免城市積水,雨水在下滲過程水質得以凈化,補充地下水源,并在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城市中原有的河湖、濕地、坑塘、溝渠等都可以作為“海綿體”,在景觀規劃時應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到破壞的“海綿體”也應通過物理、生物和生態等綜合手段逐步修復,商丘市區有許多河道、坑、洼,都是較好的“海綿體”,經過合理規劃配上合適的植物群生態凈化系統,便會形成生態景觀和水景觀結合的自然生態綠廊。
結語
地方城市濱水景觀建設要深入考究城市特點,善于發現問題,有針對性的結合地貌、文化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要不斷學習新理念,新觀點,系統治理城市水系,創建有特色的生態自然低能耗可持續的景觀環境,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
(作者單位:商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