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教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師開始積極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嘗試對美術教學進行創新,營造出更加活躍、生動的教學氛圍。課堂教學作為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應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本文在對高職院校內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簡單介紹的基礎上,對美術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做出了分析。
在高職院校內,課堂教學是美術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知識最直接的途徑。作為教學藝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學語言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作為高職院校內的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對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還需要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運用更生動更直觀的教學語言,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可以傳遞內心的情感,表達人類的情緒。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意義。
高職院校內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
在高職院校內,開設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美,了解美的本質,并能將美術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用語言表現美的能力,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美術人才。具體表現為:1.提高學生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工作者,必須具備善于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并能夠給對美進行分析,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2.提高學生使用美術的能力,讓學生能將積累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為生活服務,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在畢業之后順利就業。
高職美術教學中的教學語言分析
1.運用語言進行情境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個好的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與文章中的情感達成共鳴,因此,教師應結合新課內容,運用語言為學生創造適當的教學情境。
(1)創設情境的關鍵是準確的語言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描述一個事物或傳達一個意思時,一定要運用準確和規范的教學語言,并且應做到語言簡潔,不拖沓,符合邏輯。只有正確的表達出意思,才能不對學生造成誤導,讓學生順著教師的思路進入到創設的情境當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
(2)進入情境的前提是生動形象的語言
作為引導者,面對“死氣沉沉”的知識,教師應增加語言的生動形象性,讓美術知識“活”過來。幽默的教學語言可以營造出輕松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更容易理解所學的內容,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掌握。
(3)加強語境表達需要富有節奏和語調的語言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適當的改變語調,通過改變語調的高低、強弱以及節奏來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2.講授過程中的語言運用
(1)風趣幽默的語言有助于維護課堂紀律
在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手工或需要與他人合作時,因為要相互交流和討論、欣賞他人的作品或向別人借工具等等,不少學生會離開自己的座位,教室里就會變得比較混亂。如果這個時候教師一味用批評和命令的語言讓學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效果并不會理想。美術教師可以轉換一下語言風格,讓語言更加幽默與風趣,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2)感情真實的語言有助于傳遞情感
教師承擔著傳遞中華文明的重要責任,尤其是美術教師,更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念的重要人員,因此,美術教師應使用美好的、文明的以及規范的教學語言,并將藝術性融入到語言當中,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聽得懂的基礎上與其形成共鳴,感受到美術課程的魅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理解和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教學語言中情感越豐富越真摯,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因勢利導的語言有助于啟發學生
善于提問,并能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這是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增加難度,多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去思考。美術教師不能一味用強制性的語言來約束學生,規定學生在課堂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是應該用鼓勵性的、積極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獨立思考,去了解事情的本質。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通過巧妙的提問來推動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教學中對學生評價的語言把握
(1)含蓄得體的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發展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美術教師應結合學生具體的表現情況,從多角度考慮,從而給出客觀的、準確的評價,讓學生能明白自己的優缺點,對于優點要給予表揚,對于缺點要適當糾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巧妙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信心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學生。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教師的表揚就是最好的獎勵。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運用靈活的語言來評價學生,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也應給與一定的鼓勵,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從而更好的享受美術課堂。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語言中融入藝術性可以使得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在高職院校內,美術教師應對教學語言提高重視,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運用適當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韓 娜(1983-),女,漢族,陜西富平,就職于寶雞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生在讀,助教,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