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越
如果說中華民族歷史五千年,這五千年都在農耕文明里。村落是我的農耕生活遙遠的源頭和根據地,它承載了中華民族大部分的文化遺產。在全球多元文化浪潮沖擊下,我國的傳統村落正在快速消失。挽救這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對桐廬深澳的村落概況、建筑遺存和非遺進行分析、歸納,對深澳存在問題以及對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探討和總結。以期為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深澳村落概況
1.村落選址和格局
深澳村,位于浙江省桐廬縣富春江南岸天子崗北麓,西距桐廬縣城16.5公里。地處丘陵,依山傍水,負陽抱陰,村落周圍植被豐富,氣候溫暖濕潤,全年降雨量充沛。按照中國傳統選址建村的風水觀,這個村子的“太公”可謂是慧眼獨具,選上了這塊風水寶地。
深澳逐水而居,申屠氏“太公”在規劃村落建設時,首先規劃了村落水系。整個村落以水為脈,由澳、渠、井、塘組成人工水系。建筑群主要以南北向的老街與后居弄、應家溪為脈絡, 沿南北兩條街巷發展。以申屠氏宗祠為核心,按“禮”分布。在村落的構建上既體現了嚴密的宗族血脈體系,又頗具人本意識。
2.村落傳統建筑遺產
深澳擁有豐富的建筑遺存,多為磚木結構。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屠氏宗祠1處,桐廬縣級文物保護點懷素堂、恭思堂、景松堂等26處。深澳保存有百余幢傳統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其中有140余幢清代建筑,民國時期建筑60 幢。內部雕飾華麗,民居之間可相互以角門、后門相通,外觀簡樸,但梁架、門窗木雕十分講究。
3.非物質文化遺產
宗祠文化:宗祠,是一種紀念性的建筑,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深澳完整的保存了宗祠文化,不僅保留有申屠氏總祠,還保留了分祠和房廳。
理水文化:申屠氏先人在村落建設時,人工引入應家溪和后溪,村內構成由坎井、暗渠、明溝、水塘和溪流五個層次立體交叉獨立的供、排水系統。
傳統節日民俗有時節,即豐收節;民間傳統活動有踩高蹺、舞燈籠、舞獅、廟會等;傳統手工藝有坑邊紙、編制繡花、貼畫等;深澳村還保留了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空獅子的傳統民間技藝。
深澳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1.存在問題
(1)村落風貌與建筑形制破壞嚴重
傳統村落風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不可再生資源,是對一定場所和氣候條件所給出的獨特解答。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有了較快發展,但是,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卻受到強力挑戰,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改變,傳承機制日益遭到破壞,文化遺產資源流失嚴重。不少地方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不是致力于農村的綜合發展,而是存在簡單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傾向,忽視原有鄉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盲目“求新求洋”。
(2)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空巢化嚴重
近年來,深澳大量青年外出務工,鄉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村內出現空巢現象,留守兒童和老人成為村落常見現象。導致傳統建筑無人維護,村落特色文化無人繼承。
(3)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出現斷帶
深澳村文化傳承與保護的主力軍正逐漸消失,致使民間技藝無人繼承。例如:剪紙藝術、木雕工藝、編織繡花等;傳統民俗節日也不再如以前那樣熱鬧、喜慶了。
(4)居民對文化遺產認識程度不夠
村民是村落保護和發展的主題,村民對村落文化認識不夠、傳統文化觀念淡薄。由于政府引導部門的缺失,村民更是缺少村落保護與發展的自覺意識。
2.解決措施
從2003年開始,在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親自謀劃和推動下,浙江率先在全國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10年以來又開展“美麗鄉村”和“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程。經過10多年的努力,浙江省的傳統村落正在回歸到傳統的“土里土氣”的生活面貌。在此,分析、探討其經驗和建議如下:
(1)專家參與、合理規劃、科學發展
請相關專家學者參與,對村落進行深入研究,并科學定位,根據各村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性規劃,編制科學化、系統化的保護策略,在充分尊重傳統風貌原真性的前提下,用現代科學和技術來保護村落遺產,走保護和發展相結合的可持續之路。
(2)鼓勵自主創業、培養傳承人才
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吸引外出務工有經驗的原住民返鄉生產生活,傳承傳統文化和習俗。
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使年輕人轉變觀念,積極學習傳統工藝,成為新一代傳承人;以普及性教育方式,把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小學校園中,讓村民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3)提升保護意識、注重村民參與感
傳統村落能否得到可持續保護,取決于當地村民對于傳統文化的態度。因此需要大力開展村落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樹立和培養村民的文化價值觀。使村民為自己家鄉的悠久文化感到驕傲。同時引導和鼓勵村民參與保護工作中,深澳是公共和民眾的財產,必須有公共參與管理。
結語
村落是傳統農耕生活的源頭和根本,是人類文明的見證,是傳統文化的容器。在當今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大環境中,傳統村落的保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公眾共同參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科學化、系統化的實現村落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縱橫興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