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職業技術學院(471300)王玉霞 王慧敏 申緋翡
中國人民解放軍96531部隊醫院(471300)崔華勝
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易對機體產生彌漫性的損傷,傷害全身多個系統,產生較多的并發癥[1]。由于長期注射胰島素及服用其他的降糖藥物,其中極易損傷人體腎臟,促使糖尿病患者并發腎病。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簡稱DN),又名為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2]。患者的早期癥狀并不是很明顯,易與其它病癥混淆,一旦發現臨床已難以控制,易進展為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目前針對DN患者的臨床治療以控制血糖和血壓為主要方式,但是其臨床療效欠佳,雖然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但不能終止病情的進展。因此,為了更好地明確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情況,本文旨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評價應用微小RNAs的臨床意義,為DN患者的臨床治療奠定基礎,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39例,作為本研究的試驗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23例和16例;患者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56.12±4.76)歲。同時抽取來我院體檢的健康人39例,以此作為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年齡在48~73歲之間,平均年齡(55.8±9.2)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采集標本 所有患者的采血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進行,抽取2mL的外周靜脈血,1小時內離心,取上層液離心5min,再吸取上層液置于-80℃,以備檢測。
1.2.2 miRNA芯片制備:采用 miRNA TaqMan Low Density Array芯片對所有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分析。
1.2.3 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①提取總RNA;②合成cDNA;③PCR。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各項測定指標結果的顯著性檢驗采用T檢驗,以P<0.05差異顯著,具有可比性。

附表 兩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
2.1 miRNA的篩選 通過檢測基因芯片發現,在試驗組患者中,表達升高的基因共有158個,表達降低的基因共有150個,根據基因的表達水平從中篩選出miR-150-5p、miR-155-5p、miR-30e-5p和miR-3196作為本研究的后續實驗。
2.2 兩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 通過qRT-PCR檢測兩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發現,四種miRNA在試驗組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的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情見附表。
2.3 分析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與患者臨床參數相關性 通過分析試驗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與患者臨床參數相關性發現,miR-155-5p和 miR-150-5p與患者的eGFR呈明顯的正相關,但是與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呈負相關(P<0.05)。
在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中,約有20%~40%的DN患者。DN的病因較為復雜,其腎為DN的主要病位,病情的日益發展可逐漸累及心、脾、肝等其他臟器[3]。在DN的臨床治療中,現有的治療方案僅僅延緩了患者進展為腎衰竭,但是無法逆轉病情的進展。因此,完全闡明DN的發病機制,干預其發病的關鍵環節,提出治療的新靶點,防止病情的惡化,有利于患者良好的預后[4]。
微小RNAs是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的單鏈非編碼RNA,共包含21~24個核苷酸[5]。其通過結合互補的非編碼區的堿基,抑制或是降解mRNA,從而調控基因的表達水平。近些年,多項研究表明在DN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微小RNAs是治療的新靶點。
在本研究中,通過qRT-PCR檢測了兩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達水平發現,四種miRNA在試驗組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的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進一步分析其與試驗組患者臨床參數相關性發現,miR-155-5p和miR-150-5p與患者的eGFR呈明顯的正相關,但是與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呈負相關(P<0.05)。這是因為miR-30e-5p和miR-3196在DN的早期病變中起重要的調控作用。此外,miR-150-5p和miR-155-5p在DN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達,與患者的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密切相關,可作為DN進展的預測指標。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應用微小RNAs準確診斷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早期診斷價值高,應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