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香港“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梁頌恒及游蕙禎早前在就職宣誓時,說出辱華詞語及疑似英語的粗言穢語,連日來遭到多方譴責。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17日通過《大公報》發出聲明稱,當事議員可以選擇不做中國人及脫離中國籍,但侮辱先祖、侮辱民族的言論是不能忍受的,其傷害了包括港人在內的全世界中國人的感情,“當事議員應立刻道歉,否則香港立法會應采取包括法律行動在內的進一步舉措”。另外,以公開大學歷史系主任趙雨樂教授、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為首的200名歷史教授、校長和文化工作者出資聯署的聲明將在多份報章全版刊發。聲明說,經歷一個多世紀,我們的同胞先輩讓中國從此不再蒙受“支那”這種污名的羞辱,“今日竟有如斯狂妄無知的香港青年,把這歷史上的臭名拿到立法會上指謂中國,公然羞辱七百萬香港中國人和十三億祖國大陸同胞。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們要求“游梁二人以公開的方式,向全港市民和全球華人嚴肅道歉”。聲明同時建議全面恢復“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作為必修的國史科,特區政府也應建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用多元形式開展國族教育。
針對在香港社會引發眾怒,“辱國議員”梁頌恒17日仍然聲稱沒有做錯,拒絕道歉。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透露,18日會就6名議員宣誓是否有效做出裁決。《星島日報》17日的社論說,如果他們不肯改變宣誓方式,根據法律,主席不可能接受他們就任,“否則連立法機關的主席和議員都不守法,真是天大笑話,顏面蕩然”。▲
環球時報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