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
人生感悟
活在真實的生活里
□寧遠

朋友鷺是位攝影師,她和先生及父母一家住在鄉下的院子里。除了自家生活的部分,他們還承包了村里一塊菜地,有十五個城里的家庭分租了這些土地,父親在土地里種上各種當季有機蔬菜,分租的家庭可以隨時來到地里采摘。鷺還在院子一角做了個沙坑,孩子們在這里可以玩上一整天。
聽起來很美是不是?當我聽說這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真好啊,我也要做這樣的事。
但鷺告訴我,事情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些當初和我一樣滿心熱情的家庭來得并不多。有人讓朋友把菜帶回去,有人把摘菜的事情交給司機(司機總是打電話給鷺的父親說麻煩把菜摘好我來?。?,有的呢,干脆不來了。
“明年,我要對這些家庭有考核,新進的家庭必須承諾他們每個月至少來兩次,親自摘菜,否則我們的菜園子就沒有發揮它最好的價值?!?/p>
我想鷺的意思是說,她和她的家人想做的事根本不只是種菜賣菜這么簡單,她希望做一種值得踐行的生活方式:回歸田園,與土地的親密關系,和自然相處,在勞動中體驗快樂……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太多時候,想象一種生活跟真的去過這種生活是兩回事。我相信那些當初掏錢租下土地的人一定是想要每個周末帶上家人孩子來到這里的,但真的開始了,大多數人會覺得不過如此。
那句話說得好:“如果一樣東西你得到了,卻覺得不過如此,那么這個想得到就只是你的欲望。如果一樣東西你得到以后依然愛不釋手,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蔽覀兛赡芎雎粤?,“回歸田園”這樣一個看似無所求的選擇,很有可能也僅僅只是欲望。
你每天擠公交,堵車,呼吸著被污染的空氣,在職場里翻轉折騰時,“有朝一日要在鄉下有個菜園”這個想法可以暫時撫慰你疲憊的心。你會想象那里新鮮的蔬菜,雨后的彩虹,夏天二十五度的氣溫(但你不會看見鄉下的蚊子,沒想過給菜地澆水這件事會占據一整天的時間)。你這么想的時候,可能手上正在寫一份報告,或者在酒桌飯局上應酬交際。真實的情況說出來有點殘酷:你不在此時,也不在鄉下。你沒有活在真實的生活里,你像一個沒有家的孤魂,游蕩在虛空。你怎么能說你真的活過?
某天,我和五歲的女兒在家,從窗外突然飛進一只麻雀,我的第一反應是找手機——我要拍照,接下來要做的事是選擇最好看的一張發朋友圈,接受朋友們的點贊和驚嘆。但女兒的反應讓我停止了這一切,并且感到羞愧:她只是睜大眼睛望著麻雀,小心翼翼想要靠近又怕驚擾了小東西,回過頭看看我,伸伸舌頭嚕嚕嘴,她完全享受著此刻。
羞愧中想到,“窗外飛來一只麻雀”這樣一個事實,我何曾真的擁有。
活在真實的生活里,“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這看似簡單的事情,能做到的時刻其實并不多,身心合一是一場修煉。
太多的時候,大多數人活在虛妄里,活在對過去的緬懷和對未來的設想里,唯獨不在此時,不在當下。吃飯的時候我們玩手機,玩手機的時候我們想象自己過朋友圈里別人家的生活;帶孩子的時候想著沒完成的工作,工作的時候對孩子有愧疚;一天結束,應該留點時間給自己了,黑夜漫漫似乎還沒學會和自己待著,于是又翻開手機,在各種微信群里攙和,刷朋友圈點贊直到困意襲來……第二天,周而復始。
進一步想,你可以盡力包裝自己讓遠方的人覺得美好,這很簡單,但活在真實的生活里,讓身邊的人覺得和你相處愉快卻不容易。在你美圖秀秀著幾分鐘前的自拍,挖空心思策劃配什么樣的文字的時候,你身邊的人為你遞過來一杯熱茶,你抬起頭跟TA說聲謝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