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方霄/本刊記者

在以往的印象中,藥師就是在藥房給患者取藥、發藥,工作輕松而單調,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親身體驗之后,這一感覺便不復存在了。這一張張看似簡單的處方,背后卻隱藏著藥師們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藥師很忙碌,一天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藥師的工作強度很大,絲毫不能走神;藥師也很高大上,不僅工作順應時代發展,將藥房領上高科技、智能化的道路,還與國際接軌,將精準用藥帶到患者的身邊。
作為北京地區的三甲醫院,北京朝陽醫院每天的處方為1 萬張左右,這個龐大的數據足以讓藥師們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解決取藥窗口排長隊的問題,節約患者時間,北京朝陽醫院將中藥窗口和西藥窗口合二為一,并在藥房對面安放了多臺藥房自助取號機。患者只需掃描處方上的條形碼,處方上的信息就可以直接傳送到藥房,他們只需拿著號到相應的取藥窗口排隊就可以。從自助取號到取藥離院,80%的患者用時不會超過5分鐘,有的甚至只需3 分鐘,取藥窗口的“長龍陣”不再。
短短幾秒內,藥房內傳輸過來的處方就已經摞為一摞,細看傳送過來的信息,上面詳細地寫著患者的姓名、年齡、藥品、發藥窗口等信息。藥師們步履匆匆,穿梭于每一排藥架前,彎腰、踮腳、爬梯。早上8 點到晚上5 點,她們根本沒空坐下休息或喝口水,由于大多數藥師都是女性,這對她們的體力和毅力都是極大的考驗。“她剛做完甲狀腺腫瘤手術。”藥事部副主任安卓玲指著其中一位藥師說,“很久之前,她就感覺不舒服,但咱這兒工作太忙,實在走不開,她就堅持下來了。直到前不久,她的病情開始惡化,這才做了手術。這不,還沒恢復完全呢,她又來工作了。”
在患者為北京朝陽醫院藥房改革叫好時,不知能否想到這群忙碌的藥師。在藥房一進門的墻上掛著滿滿的榮譽,這也是對在藥房內默默付出的藥師最好的鼓勵和認可。
比藥房的藥師上班更早的是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藥師,為了保證臨床用藥,她們在早晨6 點50 分就得進入工作狀態,配好藥品之后,再送到病區,承擔起臨床護士的一部分工作,讓護士騰出更多的時間照顧病人。由于全院的長期醫囑靜脈用藥都是由該調配中心負責配制,調配中心的勞動強度特別大,尤其是審方藥師,她們需要把全院傳輸來的醫囑配方全部審核,若發現問題,則需及時與臨床醫生溝通。
片劑藥房負責全院病區所有的口服藥,藥房內有兩臺自動擺藥機,從擺藥機出口處出來的都是單包裝的藥袋兒,里面裝著每個患者需要服用的藥品,一小袋兒是一頓的用量。“袋上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方便護士核對,而且袋裝的比較清晰,藥物、用法在袋上都有所體現,方便患者自己查看,還衛生。”病房調劑中心配液中心組長周虹說,臨床大夫確實很忙,而且得負責好多病床,雖然護士會審核一道醫囑,但護士要審核的東西太多,比如注射劑、治療費等,而且都得在很短的時間內處理完。為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她們必須對藥品再把一道關,多次核對,減少拿錯藥的幾率。

▲藥師將藥品放入擺藥機中
精準醫學是當前的前沿,它是根據特定疾病不同的易感性、生物學基礎和預后,以及對某種特定治療的不同反應,將患者分為不同亞群。如今,與醫療相似,醫藥也講究“精準”。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它一邊發揮著療效,一邊又表現出不良反應,如何才能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特征調整治療方案,使藥物的療效達到最大,不良反應降到最小?北京朝陽醫院在這方面走到了全國前列,開展了全國首家精準用藥門診。
北京朝陽醫院精準用藥專家門診于2015 年6 月29 日正式啟動,由該院總藥劑師、藥事部主任劉麗宏帶隊的藥學專家為無數患者提供了精準的用藥指導,如同量體裁衣一樣,為患者私人訂制個性化的精準用藥方案,降低了不良反應。如今北京朝陽醫院精準用藥門診已經開展1 年多時間。安卓玲說,精準用藥門診依托藥物基因組學和血藥濃度監測等先進技術,直接面對患者,了解患者的遺傳多態性,預測患病風險,做到對疾病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根據基因型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給藥劑量;根據血藥濃度,指導患者調整藥物劑量,從而充分發揮藥物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等用藥風險,使藥物臨床使用更加合理化。每周一和周四上午是劉麗宏出門診的時間,為了服務好每名患者,劉麗宏將每次的半日門診患者數量控制在七八人左右,3 名臨床藥師在診室外的候診區詢問患者疾病和用藥史并記錄。
“以進行過支架手術的患者為例,部分患者在術后堅持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但效果并不好,甚至會出現不斷復發的情況。”安卓玲說,因為盡管患者在術后有統一的用藥準則,但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可能存在差異,基因多態性的存在導致許多藥物治療中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的個體差異,所以對氯吡格雷有耐藥性的患者應該進行基因測定。“每次基因檢測只需抽取2 ~3ml 外周血就可以。”安卓玲說,如果確定是基因導致患者對藥物不敏感,就需隨時調整用藥,從而減少出血或心梗的風險。
醫學在發展,醫療技術在進步,藥師也不再是以前社會上認為的“只會為患者取藥的沒技術含量”的醫務工作者了,她們也與時俱進,利用最新科技,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充實自我,奉獻自我,為患者嚴把用藥安全關,兢兢業業地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