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木泡酒緩解尿頻
最近總感覺腰酸,去廁所也頻繁,最近有朋友推薦了一個小偏方,據說能緩解這些癥狀:分心木500克,黃酒5斤,浸泡10分鐘后,煮沸,去渣,一次服用5~10毫升,一日3次。
黑龍江 張先生
點評:
核桃分心木、核桃肉在中醫里都是補腎、固腎的佳品,因此,用分心木泡酒,應該是有一定的補腎作用的。
核桃分心木又稱隔心木,就是我們常吃的核桃中的內隔膜,兩瓣核桃仁之間那片薄薄的、狀如蝴蝶的木質東西。味道略苦澀,平常生活中基本連殼一起被扔掉了,很少人知道那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
目前對于分心木的研究資料相對較少,化學分析顯示,分心木中既有縮合鞣質,也有水解鞣質,鞣質含量達到3%~10%,可以補腎固腎,緩解遺精、滑泄、尿頻、尿多、腰酸等癥狀。分心木還有一定的活血補血功效,女性經期不正常、白帶過多、尿血以及冬天手腳冰涼,都可以試試用分心木泡水,早晚各一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老年人腰椎和膝關節容易發生退行性改變,腰酸腿痛,長期用分心木泡水喝,也能有緩解和康復作用。對于有長期失眠習慣的人,每天用3克分心木泡水,早晚各1杯,特別是晚上睡覺前1小時喝,對緩解失眠有特效。
因此,分心木泡酒可以適當調理尿頻、尿多、腰酸等癥狀。分心木泡酒的方式適合有一定酒量的人,對于沒有酒量的人來說,最好是將核桃分心木打成粉,每次用溫開水沖服。胃腸道消化不好的人,則建議用分心木泡水喝。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 胡隨瑜
秋季過敏喝防風銀柴胡
一到換季時節,尤其是春秋兩季,我的皮膚就愛過敏,前些天皮膚出現瘙癢,然后發現一片一片的紅斑,非常痛苦,后來朋友介紹一個方子: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用過后,果然有所改善,紅斑漸漸消失,也不那么癢了。
北京 趙女士
點評:
患者的癥狀是典型的過敏反應。過敏是機體的免疫系統過度調用,在對抗外邪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我們正常的組織形成攻擊,可見過敏就是突出一個“過”字。
這個方子治療過敏是比較對癥的。其中的防風用來驅散外邪,過敏性的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往往和風邪有關,所以用防風辛散;烏梅和五味子都是酸味藥,酸味有收斂的作用,用在這里是安撫正氣,避免正氣抗邪過于劇烈;還有一味銀柴胡是清虛熱的藥物,過敏性疾病的特點是體內平時就可能存在熱邪或濕邪。
該方具體使用時還可根據情況取舍,如體內濕邪明顯時,可加薏仁、土茯苓,癥狀在皮膚時可加浮萍、徐長卿、地膚子等,鼻炎癥狀明顯時加細辛、蒼耳子等。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江海濤
長雞眼,敷半夏
我雙腳拇趾外側有雞眼,長期摩擦積累后,雞眼角質層很厚,有朋友推薦用半夏外敷可以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先洗凈患處,消毒后用手術刀削去雞眼的角化組織,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外貼膠布。經5~7天后,雞眼壞死脫落,生出新生肉芽組織,再過數日即可痊愈。
山東 潘女士
點評:
雞眼為足部皮膚局限性圓錐形雞眼狀角質增生損害,本病是足部因長期摩擦、受壓、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養而發病。治療方法有3種:外用藥、物理治療和手術切除。
半夏屬天南星科,性味辛溫,有毒,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多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癭瘤、癰腫痰核、毒蛇咬傷等。
半夏研末敷雞眼有一定作用,其辛散腐蝕的特性有助于表皮角質增生組織脫落,但半夏腐蝕力量較弱。可以與中藥鴉膽子合用,用法為: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剝去表層角質增生部分,并將中心角質小心剝去,換藥前剝去浸白部分,將鴉膽子搗爛與半夏末按照1:1比例混勻后局部貼敷,用藥前將膠布剪一雞眼大小的圓孔,貼在患處,保護周圍皮膚,將藥敷在皮損上,再蓋一膠布固定。5天換藥一次。此外,平時飲食上,要注意少吃腐乳、蔥、辣椒、韭菜等。為了預防發生雞眼,應減少摩擦和擠壓,鞋靴宜柔軟,并常用溫水泡腳。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博士 代金剛滋陰清熱,固表止汗。
方中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入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為方中君藥。盜汗因虛火旺,導致水不濟火,故以黃連、黃芩、黃柏為臣藥,以瀉火除煩,合君藥能熱清養陰。同時,由于出汗過多,患者多表氣不固,故用黃芪益氣,固表止汗;又合當歸、熟地黃以益氣養血。
綜觀全方,其配伍特點一為養血育陰與瀉火除熱并進,養陰以治本,瀉火以治標,使陰固而水能制火,清虛熱而不耗氣傷陰;二為益氣固表與育陰瀉火相配,以育陰瀉火為本,益氣固表為標,使陰氣內守,衛氣固密。諸藥合用,則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之功,改善盜汗問題。因此,對于陰虛火旺型盜汗的老人,可以嘗試服用此方。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 黃楚燕
當歸六黃湯 養陰除盜汗
我經常晚上睡覺都會出汗,一出汗就醒過來,醒后不久汗就會干,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雖然不是每晚都出汗,但是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所以經常睡不好。后來,鄰居介紹了一條專治盜汗癥的偏方給我,服用一段時間后,夜間出汗的問題大為改善。偏方如下:當歸、黃芪、黃芩、黃柏、生地黃、熟地黃各10克,黃連4克。水煎服,每日1劑。
重慶 馬先生
點評:
中醫認為,盜汗分為陰虛火旺型、陽虛盜汗型及肝經郁火型等,而讀者提供的偏方實際上為中醫名方——當歸六黃湯,是治療陰虛火旺型盜汗的經典名方。
當歸六黃湯具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發熱盜汗、面紅、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癥,為治陰虛火旺型盜汗而設。患陰虛火旺型盜汗的老人,常因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偏亢,陰虛則火愈旺,火旺則陰液不守,故見以盜汗為主的多種陰虛火旺表現。在治療上,宜
肉桂粉護關節
有關節疼痛的毛病,可以用肉桂粉10克,與羊肉150克,一同燉煮,做成羊肉湯食用,起到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湖南 周先生
點評:
肉桂是很常用的藥物,性辛熱,可散寒止痛,對治求膝關節疼痛有一定作用。羊肉有溫補的作用,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肉桂粉是由肉桂或大葉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制成的粉末,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具有降血糖、調血脂的作用。
此外,微溫的水加1匙蜂蜜及1小匙肉桂粉,在身體發癢的地方涂上并按摩,大部分疼痛可在15分鐘內退去。關節炎病患每天可飲1杯加入2匙蜂蜜和1小匙肉桂粉的熱水。如果定期喝,一般慢性關節炎可得到緩解。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者及孕婦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