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 要]如何實現人企合一,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人們認同一個事物,是一個人接受、理解、認識、改造這個事物的首要條件。職工對企業的歷史地位、經營狀況、管理理念、發展方向、企業文化、市場競爭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承認許可,在心理上接受和理解,對企業的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并愿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依靠企業提供的舞臺展示自身工作能力,實現自身價值,才能為甘愿為企業努力工作,實現人企合一。
[關鍵詞]實現;人企;合一;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60-01
一、實現人企合一的重要意義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產生凝聚力,增強競爭力,職工是第一重要的因素。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是企業凝聚力的重要標志,是企業擁有人力資源優勢的保證,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動力支持。
首先,實現人企合一是企業價值最根本的體現
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企業的效益分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實現企業再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物質保證。
企業是職工賴以生存的基礎和保證,一個企業的資格和價值如果連它的職工都不能承認,更不要說得到社會的認同。職工對企業沒有認同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失敗,是企業最大的悲哀,企業的發展就會失去動力源泉。
職工對企業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好的職工,企業就不會發展,工作就沒有效率,一切都是泡影。企業職工隊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是企業價值的基本體現,是職工忠誠企業、建設企業的心理基礎。
其次,實現人企合一是企業發展最根本的保證
發展是企業的第一要務。對企業來說,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更困難。企業的發展要有動力,動力都離不開人的因素,都要以人為本。
職工對企業的認同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和穩定。職工認同了企業,就會與企業融為一體,企業就有了凝聚力,職工就有了依靠,思想情緒穩定,富有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實現人企合一的主要內容
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受企業環境的影響,文化的熏陶,是通過對企業了解的逐步深入,是通過對職工的教育引導產生的。那么企業對職工要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實現人企合一呢?
一是對職工進行企業歷史和現狀教育。職工了解企業是認同企業的第一步。對職工進行企業歷史和現狀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工作。歷史悠久的企業,要教育引導職工學習理解企業深厚的歷史積淀,為企業光榮而悠久的歷史而自豪,為企業長久地服務社會和大眾而驕傲。新建立的企業,要確立企業的奮斗目標和管理經營理念,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樹立企業精神,引導職工認識企業的奮斗目標和管理經營思想,熟悉本職工作,精通業務技術,更好地服務企業。
二是對職工進行企業形勢任務教育。“善弈者謀局,不善者謀子。”雖然每一位普通的職工不是管理者,但要使每一位職工認識到自己在企業整個發展戰略中所處的位置和任務,并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企業在國內、在本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引導職工看清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形勢和任務,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明確完成各項任務的重大意義。能讓職工與企業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宣傳上同聲。
三是對職工進行企業精神教育。企業精神,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的,為絕大多數職工所認同和恪守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的綜合體現。企業精神對企業職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導力和約束力。它能增強職工對企業的信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這種精神一旦與物質文明建設相結合,就會形成強大的生產力。
三、實現人企合一的方法
實現人企合一,可以使企業和職工形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從而達到職工忠誠企業、甘心奉獻的目的。培養這種認同感,有以下措施和方法:
1、利用好新職工培訓的時機
新職工剛進入企業的時候,是增強其對企業認同感的大好時機。對企業的初期印象是至關重要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當新職工一到企業后即開始啟動,向其提供相關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老職工和新職工形成真正的師徒關系。要有人把新職工介紹給那些能對其完成工作有幫助的人,向他們介紹有關設備和系統的使用方法,帶他們了解企業的設施情況。
2、充分尊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現代企業都有嚴密的內部分工、嚴明的組織紀律以及嚴格的規章制度,這些約束性的內容應該在出臺之前充分征求各級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在確定了其合理性之后,才可能得到職工的認可;即便沒有采納職工的意見,也通過公開場合做出相應的解釋。這樣,才能變“要職工去做”為“職工要去做”,讓職工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一些職工在不同的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這些經驗和建議常常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企業采納實施這些意見,使職工有了成功的經歷,有助于職工樹立工作的信心和對企業的認同感。
3、決策或評價公正、公平、公開
職工對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崗位工作、工資收入、獎懲情況、地位作用等方面是非常敏感的,管理者在做這些方面的決策或評價時一定要確保客觀性和公正性。以事實說話,依數據評價,以德以理服人,這樣才能得到職工對于結果的認同。從而培養出一種彼此尊重、信任、理解、包容、團結互助、通力合作、身心愉悅的和諧氛圍。
4、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
對于職工而言,在職位上能夠發揮出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自主地處理自己的業務是企業對其認可與否的表現之一;反過來,職工也將這種認可程度作為自己對企業認同感高低的基礎。因此,適時地將最困難、最光榮的重要工作交給職工,盡最大努力支持職工,安撫和鼓勵職工的失敗,充分給予職工發言的權利等手段,都可以提高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
5、讓職工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給職工機會展示才華,是令職工感受自身價值的途徑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做出成績的時候,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獎勵。職工有了成功的經驗,有助于他們樹立工作的信心,同時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
6、提供交往、交流的機會
企業要為職工提供交往、交流的機會,舉辦一些集體活動,一方面豐富企業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擴大企業成員交往范圍,給職工提供發展個人關系、職業關系的場合和機會。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增強了企業的吸引力,有助于確立職工的認同感。
四、實現人企合一要把握好幾個關系
實現人企合一,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過程,是企業發展的各種要素和矛盾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必須堅持用系統的、辯證的觀點和方法,正確處理好一些關系。
一是把握好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方向,防止產生小團體主義。堅持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職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有效地保證企業凝聚力建設、認同感培育的正確方向。
二是把握精神培育與物質培育并舉,逐漸過渡到以精神培育為主。隨著物質待遇的逐步改善,需求層次必然上升,精神需求越來越占主導地位。職工的不同需求,決定了堅持物質培育與精神培育并舉、逐步側重于精神培育的方針,努力為各種人才創造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條件。
三是把握好順境與逆境的關系,努力保持企業凝聚力的長期性和穩定性。一般地說,企業發展順利,前途光明,對職工容易形成吸引力,職工對企業有較強的認同感;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難免遭遇到困難和挫折。因此,要求各級管理人員練就兩種本領:一種是在困難條件下,如何化外部壓力為內部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種是在順利條件下,居安思危,務求困難時期形成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四是把握好宏觀和微觀的關系,保持企業凝聚力的整體性。對于企業來說,既要有整個企業的宏觀范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基層班組的微觀凝聚力和吸引力。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卻不能相互代替。只有各個層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增強,整個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是真正強大的。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