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偽裝者》、《瑯琊榜》之后。侯鴻亮團隊的新作《歡樂頌》在浙江衛視開播。日前。制片人侯鴻亮接受采訪。在《歡樂頌》中。“靖王”王凱仍是主角之一。“藺晨”靳東也有客串。不過“梅長蘇”胡歌并無出演。對于觀眾頻頻呼吁希望看到三人再同劇亮相。侯鴻亮表示。“如果有合適的機會。肯定是希
望能夠讓胡歌、靳東、王凱一起合作。但最關鍵的還是看項目適不適合他們。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立擔負起一部戲了。”他也表示。《瑯琊榜2》目前在籌備中。“還在創作劇本。說實話。我不想一定刻意要原班人馬。還是看角色合適。畢竟和第一部的聯系不是那么緊密。它
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還是希望能夠把戲本身做
好。”對此。一些網友表示遺憾。他們期盼原班人馬出演續集。
如果自信請不要叫“二”
《瑯琊榜》去年大火,火了胡歌、靳東、王凱這個組合,靳東在《瑯琊榜》中是打醬油的,卻意外走紅,原因還在于《偽裝者》的余溫。《瑯琊榜》是一個金庸、古龍、二月河的綜合體,江湖武俠加奪嫡,原著打了一個不錯的底子,于是才有電視劇的熱播,更因為有一幫喜歡原小說的粉絲的推動,使得該劇越來越火,成為去年熱IP中的代表作。
而《瑯琊榜2》這么快就開始籌拍,是意外,也在意料中,趁《瑯琊榜》火,再拍攝一部,一定是賺錢的生意。不過聽制片人的話,“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那跟《瑯琊榜》似乎關系不大啊,為什么還叫“瑯琊榜”。這就是矯情,《瑯琊榜》中梅長蘇的故事已經結束了,他得報大仇,靖王也當上了皇帝。不知道還會有什么故事好講,難道是拍攝前傳,拍攝當年的故事。
當年《甄嬛傳》大火之后,很多人希望拍攝續集,但是鄭曉龍拒絕了,后來他弄出一個《羋月傳》,再登古裝劇的一個高峰。
所以大多打著續集,或者第2部旗號,但第一部人物故事完全不同的電視劇大多是矯情之作,沒有信心另起爐灶,而采取借勢的方法。
侯鴻亮表示不想一定刻意要原班人馬,這沒關系,江山代有才人出,胡歌、靳東、王凱組合不是缺一不可的,何況,他們現在的片酬都暴漲,可能給制作帶來壓力。侯鴻亮表示“希望能夠把戲本身做好”,這我完全同意。而至于劇名,如果真的跟原作不相關,還是希望制作方有點信心好,給出一個全新的名字。至于創作的劇本,要想超過或者靠近《瑯琊榜》,我想并不容易,首先《瑯琊榜》本身是一個熱IP,擁有很好的基礎。而現在這個階段,除非原作者再寫,已經很難買到合適的熱IP了,那就完全得靠編劇的努力。這是一個并不容易完成的項目,我并不看好。 平沙
乏味的炒作
其實,一看到“《瑯琊榜2》”這幾個字眼兒,就很讓人倒胃口。盡管對《瑯琊榜》持肯定的態度——不僅成功地造星,更讓一部劇大紅大紫。這里只是對“某某劇2”或“某某劇續集”的概念生出無限的膩煩而已。
現在一部劇要是火了,不僅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與這個劇哪怕稍微“沾親帶故”的,也都跟著“沾光”,即便是出現了對簿公堂這樣的負面新聞,很多人也都在所不惜。想想看,也沒什么新鮮花樣,無非就是追逐利益。而其中能夠讓利益繼續擴大化的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打出“續集”、“姊妹篇”等等這樣的牌。而為了讓這樣的續集牌打得順手的最好方式,同時也是最可以炒作的賣點,就是所謂的“起用‘原班人馬”。
遠的不說,近二十年,我們在一部電視劇熱播之后,又成功打造出經典續集的影視作品屈指可數,《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成功,想必讓很多圈內的人士產生出一種錯覺:只要一部戲成功,那續集也錯不了,如果再能有原班人馬加盟,那會跟前部戲一樣火。殊不知,在追逐名利大行其道的演藝圈,原班人馬組建的班子,除了各自圈錢之外,至于作品,很少有讓觀眾滿意的,更不要說火了。倒是一些人,借著前劇的火,暖了自己的心,卻一次次澆滅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
從一部部失敗的“某某劇2”或“某某劇續集”中,我們也看到了所謂“原班人馬”也已經變了曾經的味道——前部戲火了,藝人們也跟著走紅,一夜間成了紅透的明星。或許是幸福來得如此突然,讓明星們迷失了自己,再加上萬眾熱捧,早已將他們架到了“老師”的平臺上,片酬價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因此,社會地位的變化以及藝人自我心態的變化,加之還有不少人要指望著這些明星藝人掙錢獲利,所以,此時的藝人已非彼時的藝人,虛火的續集,也無一例外地只剩下一地雞毛。
再說到侯鴻亮正在籌拍的《瑯琊榜2》,盡管觀眾強烈要求胡歌、王凱、靳東三人繼續聯袂出演,但是侯鴻亮的一句“我不想一定刻意要原班人馬”,其實是道出了其中的一種無奈一大家都想沾《瑯琊榜》的光,但藝人的價碼上漲了,那蛋糕勢必就會分配不均了,局面也會不容易掌控。所以,不用原班人馬不見得是一種進步,而更像是一種嘆息。
讓人不解的是,既然幾乎坐實不用原班人馬,同時,侯鴻亮也表示,“和第一部的聯系不是那么緊密,它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那有必要非叫《瑯琊榜2》嗎?換個新名字不是也可以嗎?莫非藝人指不上了,侯先生得靠片名炒作自己的新片了?那可真夠乏味的。李雄峰
戲好無須吃老本
聽說要拍《瑯琊榜2》,心里挺高興,終于可以再見梅長蘇了。但是,這個《瑯琊榜2》卻說“不想一定刻意要原班人馬”、“講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這樣的劇還能叫做《瑯琊榜2》嗎?
還記得《瑯琊榜》剛開播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宣傳,但是品質引發口碑,讓觀劇熱爆發。那段時間,幾乎無人不談《瑯琊榜》,無人不談梅長蘇,各種網友自發的評論、文章鋪天蓋地,這是對電視劇良心制作的認可,也是對演員高超演技的認可。直到今天,《瑯琊榜》依舊是觀眾心中的一個經典,看看剛開播的“跑男4”中王祖藍版的梅長蘇、“藍琊榜”排名爭奪戰,就知道這部劇有多么的深入人心。
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拍續集是常事,國外的電影動輒就是系列,國內的系列電視劇也不在少數,比如著名的《還珠格格》系列、《少年包青天》系列。這些系列劇都有原班人馬的延續或者故事情節的延續,因為成功的第一部早已讓演員和其飾演的角色在觀眾心目中融為一體,一旦換角,很難接受。比如說主演大換血的《還珠格格》第三部,總讓人有一種違和感,其影響力也遠遠不如原班人馬主演的第一、二部。
因為第一部的成功,會帶來主演片酬的上漲、檔期的密集,這些都可以理解。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把原班人馬集合在一起,對于制作方來說確實需要好好考慮。換角可以,只要有故事上的延續,也可以勉強為第二部。但是連故事都是新的,怎么好意思稱續集?戲好才是最大的底氣,無須借勢,無須炒作,既然演員和故事都和《瑯琊榜》沒關系,就別生拉硬套一個《瑯琊榜2》的名頭。有成功的《偽裝者》、《瑯琊榜》,有優秀的制作班底,踏踏實實的再做一部好劇吧,別吃老本耗光了《瑯琊榜》積攢的人氣。大大方方另起爐灶,你怎么知道新劇就不能超越《瑯琊榜》,再創輝煌呢?
程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