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要】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面臨新的安全形勢,如果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可能發生比除險加固前更嚴重的后果,因為除險加固前水庫一般低水位運行,因此本文對水利工程除險加固以后的安全管理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安全管理
我國各類型水庫總數超過8萬座,其中大部分興建于20世紀50~70年代,由于當時建設標準低、工程質量差,加上運行多年,大都帶病帶險,一到汛期危機重重,嚴重危及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鑒此,從2007年后國家、地方加大了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投資的力度。然而,建設只是基礎,建成后的管理才是關鍵。以某地區水庫為例,加固前雖然病險嚴重,但從未發生過潰壩事故。水庫除險加固后,大壩總體安全狀況得到改善,在未發生罕遇特大洪水與強烈地震的情況下,卻發生了垮壩事故。當然,除險加固工程本身存在一定質量缺陷,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除險加固后安全管理不到位,總以為大壩除險加固后安全性提高了,從此再無后顧之憂了,殊不知安全管理這根弦一斷,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因此,本文對水利工程除險加固以后的安全管理措施進行了分析。
1、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的安全形勢分析
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有兩段時期非常關鍵,它們的安全風險較高,需要重點防范。這兩段時期是:
1.1 初期蓄水
水庫除險加固后即使經過嚴格的驗收檢查和安全評價,也不能說就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了,尤其是蓄水速度過快、水位過高存在很大安全風險,所以必須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才能萬無一失。
1.2 蓄水3~5年期間
通過分析世界水庫潰壩統計資料,水庫除險加固后蓄水3~5年是水庫運行的高風險時期。這段時期往往是水利工程各種隱患爆發的集中期,例如壩基發現滲漏,放水洞洞身出現老化跡象,溢洪道出口堵塞物開始增多,因此這段時期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2、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嚴守初期蓄水條件
水庫除險加固后,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蓄水,只有嚴守這個底線,水庫蓄水后才能確保安全。蓄水條件包括:(1)重要單體工程(如擋水、泄水、引水等建構筑物及基礎)已按建設標準完成并驗收合格,具備正常運行條件。(2)水利工程監測、觀測設施已安裝并完成調試,具備監測與觀測條件。(3)影響水庫蓄水安全運行的各種障礙已排除。(4)水庫蓄水、運行調度、度汛方案已編制完成并通過主管部門審批,具備技術實施條件。(5)水利工程管理架構已搭建完成,即管理主體已落實、管理人員已到位、管理制度已建立、職責范圍已明確、大壩安全應急預案已獲批,具備水庫蓄水的管理條件。(6)除險加固項目已通過竣工驗收和投入使用驗收,具備蓄水啟動的條件。
2.2 落實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責任制
按照中央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及《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等文件規定,水利工程要明確責任主體,并全面落實管理責任,建立包括水庫、提防、水閘、水電站等各類型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行政領導負責制,以及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單位的安全運行責任人的三級責任體系,以確保水利工程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增強主管領導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責任心。對于因責任落實不到位,釀成安全事故的相關責任人,必須依法依規追究管理責任,因失職瀆職、玩忽職守造成重大損失的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2.3 明確管理與保護范圍
水利工程確權劃界既是運營管理的基礎工作,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范疇。因為不少小型水利工程因為確權劃界工作滯后,違章建設及非法耕作、放牧、采砂、棄置垃圾等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已危害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因此各級責任主體應充分認識確權劃界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結合各水利工程的具體情況,有序推進確權劃界工作。確權劃界的目標也就是明確水庫的管理與保護范圍,應爭取政府支持以及配合監察、國土、環保、公安等部門,加快落實和推進這項工作。
2.4 加強建后管護工作
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的管護應重點解決管護體制、管護人員專業化和落實管護資金幾方面的問題。對于有專管機構的水庫單位,應當核定人員編制,并足額落實“兩費”——水庫人員經費和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對于沒有專管機構的小型水庫,可采取其它方式落實人員和資金。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管護體制已由計劃體制、合同體制發展到協會體制,通過成立小型水庫管護協會實現群眾自治管理,是這類水庫有效的管理方式。小型水庫經費方面,考慮到它的的公益性質,首先應通過財政由省、市、縣、鄉各級政府統籌解決,有條件的工程也可通過拍賣、租賃、承包等方式籌措資金。水利工程管護有很強的專業性,應加強管護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管護職責的教育。針對水利工程除險加固后的實際情況,做好水工建筑、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嚴格執行水庫安全運行水位的控制要求,及時制止在水庫管理和保護范圍內從事任何有害水庫安全的活動,在汛期接受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2.5 完善巡視檢查和安全監測制度
由于大壩結構形式在除險加固后發生了變化,水庫蓄水后大壩應力狀態也會發生改變,所以必須加強大壩監測,同時做好觀測記錄,并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了解大壩變形量、滲流量、揚壓力等參數,為水庫安全運行提供技術支撐。在水庫運行期間安排專職人員巡視檢查,初期蓄水期間應24h有人值班。
2.6 積極排查安全隱患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庫管理單位應立足于水利工程的安全,分階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活動,重點檢查正在或剛完成除險加固的水庫、初期蓄水水庫和蓄水3~5年的水庫。檢查方式可采取水管單位逐庫檢查、上級部門抽查的方式。檢查內容除水利工程自身外,應加強管理責任制、規章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
3、結語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水利工程安全管理關系到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危,所以必須重視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水庫除險加固不僅為了提高工程的效益,也是為了增強工程的安全運行能力。水庫蓄水初期和蓄水3~5年是水庫安全運行的高風險期,安全管理措施必須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徐嘉鑫. 水庫除險加固后做好蓄水安全工作的思考[J]. 中國水利,2014(20):51-53.
[2] 謝帆,劉順友,楊建成. 濟寧市強化除險加固后水庫安全管理[J]. 山東水利,2014(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