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啟良
【摘要】岳西縣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國土面積2372 km 2(其中長江流域1839km 2,淮河流域533 km 2)。全縣大小河流900余條,河道長4000多公里。其中200 km 2以上12條,縣內河道長度421公里 。大多河流年久失修,防洪標準不足5年一遇洪水,有的甚至不設防。
【關鍵詞】防洪工程;問題;建議
一、治理情況
“十二五”以來,對皖水的衙前河與蓮云河、皖河的冶溪鎮防洪工程、黃尾河的黃尾鎮防洪工程、杭埠河的姚河鄉防洪工程等5個河段進行了治理。累計工程總投資1.144億元,治理河道32.78公里,加固及新建堤防24.56公里,保護耕地4.26萬畝,受益人口12.3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0.86萬人)。將堤防的防洪標準不到5年一遇提高到了20年一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的實施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安全保障,促進了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
二、治理成效
2016年6月30日至7月2日,岳西縣普降大雨,最大日降雨量達285毫米,皖河的冶溪河、皖水蓮云河、杭埠河的姚家河洪水位均超警戒水位,淠河的黃尾河、皖水的衙前河超保證水位,治理過的堤防工程均安全運行,發揮巨大的防洪減災作用。根據我縣今年雨情和災情測算,已治理的5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016年防災減災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達4.2億元。部分典型事例如下:
1、天堂鎮防洪工程
岳西縣衙前河,在天堂鎮防洪工程實施前,解放路和建設路多處街道經常被洪水淹沒,街道最大積水0.5米,沿河數百處房屋受災,1998年、2005年等洪災之年,每年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
天堂鎮防洪工程2011年開始實施,于2013年竣工,通過治理,不僅提高了堤防的防洪標準,防洪規劃設定不小于120米寬的河道行洪斷面也得到了保證。通過防洪墻的砌筑,封鎖了沿線下河采砂的臨時機動車便道,多年來難以禁止的河道亂采亂挖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持了河勢穩定。該工程采用加筋生態混凝土結構,部分堤段建設了綠化池,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
該工程建成后,沿線的溫泉鎮集鎮、縣城政務新區都沒受到洪水影響,10個行政村4.66萬人的財產安全沒有受到損失,尤其是2016年7月1日,皖水衙前河遭遇超20年一遇洪水,水文站處葉畈橋處水位374.2m 流量1450m3/s,治理過的堤防工程完好無損,在縣城防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防洪經濟效益1.1億元。
2、黃尾鎮防洪工程
該工程2013年12月開始建設,2014年9月完工,新建及加固堤防3.23km,新建防汛道路1.2km。工程采用漿砌石防洪墻和漿砌石護坡形式,通過治理,黃尾鎮區、4個行政村居民區,以及0.5萬畝農田得到保護,受益人口0.7萬人。防洪經濟效益0.6億元。
2016年6月30日至7月1日,黃尾鎮累計降雨量270毫米,黃尾水文站測的流量達到1700m3/s,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防汛考驗,沒有得到治理的其他堤防工程水毀嚴重,全鎮水毀河壩74處4.3km,沖毀堰壩5座,如:云峰村黃尾河支流銀珠河防洪堤出現了長100米,寬14米的大面積垮塌,直接威脅著云峰村中心村莊51戶近300人的生命安全。
黃尾鎮防洪工程黃尾大橋上游洪水超警戒水位1.2米,黃尾鎮緊急轉移沿河居民1100人,7月5日洪水位才回落,該段防洪墻完好無損,沒有發生滲漏和洪水溢頂現象,兩岸居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得到了保障。而該段防洪墻在治理以前,曾于2005年“9.2”洪災中潰壩,左岸居民區水深1.2米,造成20戶民房受淹,倒塌房屋12間,受損54間。
新鎮區段沒有新建防洪墻的左岸水毀嚴重,600畝農作物遭水打沙壓,右岸新建防洪墻則固若金湯。
3、皖水蓮云治理工程
蓮云河位于縣城規劃區和縣經濟開發區,房屋和人口密集,該河道歷年洪水中多次改道,河勢不穩。該項目實施后保護了300多家企業和6000多畝良田,1個集鎮、1個經濟開發區、4個行政村、2000多戶居民、2萬多人免受洪水威脅。2016年防洪經濟效益0.9億元。
自1969年以來,兩岸土堤經常水毀,多次河道改向導致兩岸農田面積發生改變,群眾矛盾日益加深。2015年河道治理中,嚴格控制河寬,重新規劃設計了堤岸線,河道行洪能力和堤防標準大幅提高,沿河村莊和大片農田每年汛期受到洪水威脅局面得到了改變,同時解決了群眾爭田的矛盾,和諧了群眾關系。
該工程采用防洪墻和草皮護坡相結合的復式斷面結構形式,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了生態建設和美好鄉村建設的需要,將工程建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存在問題
1、未治理河道2016年水毀嚴重
2016年全縣水毀河堤1424處89.1公里。其中受災嚴重的中小河流有:和平鄉寶纛河沖毀河堤左岸7處1785米,決堤30米;青天鄉青天河沖毀河堤35處2500米;主簿鎮主簿河沖毀河堤防5處1200米;來榜鎮來榜河沖毀堤防10處850米。
2、山區中小河流治理資金投入不足
岳西縣200平方公里以上中小河流12條,縣內河道長度421公里,大部分河道工程年久失修,洪水災害頻繁發生, 前期已治理河道不足全縣河道的10%。
3、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標準需進一步提高
前期實施的項目資金都在2000萬元左右,治理河道長度5公里以上。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生態化、景觀化建設的要求,對應河道治理長度,項目投資相對偏少,以致治理范圍內部分堤段得不到治理,或者是治理不夠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1、進一步加大對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
岳西縣80%的集鎮都坐落在沿河兩岸,中小河流為集鎮的防洪保安、促進當地居民早日脫貧致富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建議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將支流重要堤段列入治理范圍,并將征地拆遷費用列入項目總投資。
2、宜按河段進行綜合治理
山區河道坡降大,洪水集流快,破壞力極大,保持河勢穩定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河道治理宜采取多種形式,治理內容包括防洪墻、護坡護岸、穿堤建筑物、攔河壩、防汛道路等等。
3、建議適度考慮河道管理設施經費
如在重要河段設置水位監測設備和管理用房等。
參考文獻:
[1]陳運邦.《淺談堤壩塌坑搶險技術》.大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