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晶華
借古開今融匯中西
——淺談當代人物畫發展
尹晶華

《一九三七》尹晶華/作
人物畫作為日臻成熟的畫種之一,在世界藝術史上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中國人物畫經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集百家之言,融畫理和實踐之大成,形成了具有自身符號的中國畫語言。人物畫歷久彌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更是從古代到現代藝術家們創造的積累,其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凝聚了中國人物畫畫家的智慧和創造精神,并在漫長的歲月中,汲取了多民族繪畫的優點,集不同畫種的長處于一身,使得其的表現力和精神內涵日益豐富與完善。同時也奠定了人物畫無與倫比的藝術特征和審美價值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美術界呈現多元狀態。水墨人物畫也不例外,出現了多元并存、異彩紛呈的繁榮局面。這得益于寬松的藝術環境,也可以說是“雙百方針”在當代新時期的體現。
在歷史上各個朝代的社會內容雖然有變化,衣著服飾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因此,畫家藝術語言的轉變基本上是在漸變的過程中完成。從以線造型,書法入畫,到講究筆墨,是中國畫發展主線,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水墨畫。離開這些特點,就不是中國畫。
傳統中國畫特點:
一、以線造型。從李公麟、武宗元、以吳道子為首的線描派,到南宋梁楷粗筆大寫意派,再到五代的貫休,明末陳老蓮,清初金冬心、羅兩峰為代表的古拙派,縱觀中國歷史,從技法形式的角度來看,中國畫始終沒有放棄用線造型的傳統。
二、以墨為主。這是相對顏色而言,整個畫面主要靠墨色來表現,這種表現不是描寫明暗變化,而是追求黑白分布的美。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就有“水墨為上”的說法。現在堅持以墨為主,就是這個傳統的延續。講究筆墨趣味,這也是水墨人物畫的重要特點之一。其核心是書法入畫,即書法中的形式美感在繪畫上的運用和發展。
三、以神寫型。傳神寫意,這是對水墨人物畫總的要求。既是寫意就不能如實描寫,就不能面面俱到的抄對象,如何表現,必須先明確立意,胸有成竹。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幾乎成了中國畫共同遵守的原則。照此主張,畫型只是手段,目的是為傳神。有人提出“不求形似,以神寫型”,用詞看來偏激。探其本意,無非是強調重在傳神達意,立足于表現自己的感受。
然而,作為社會內容主體的人,無論是在精神面貌上,還是在衣著服飾上均產生了突變。我們的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過去標準是比較單一,按照傳統標準,很多畫家依然沉浸在對傳統題材的懷念中,沉溺于對隱士、名士、仕女等題材的不斷重復。而現代藝術是多元化的,不只是風格技巧的多元,更是藝術觀念的多元。尤其當代中國畫家受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有意識地把西方藝術的造型語言、表現技巧融入中國畫,筆墨第一的傳統標準正讓位于整體藝術語言的創造。從單一的傳統標準變為多元化標準。
如今我們面對當代這一歷史進程,要研究的是藝術發展和創造,怎樣把繪畫史再寫下去。有些人選擇了新的探索。林風眠熔中西為一爐的大膽嘗試,揭開了中國現代繪畫的序幕;徐悲鴻、蔣兆和借用西畫的素描方法,以加強水墨人物畫中人物的客觀描寫和人物個性深入刻畫;黃胄則直接以生活速寫為突破口,開創出一派生氣勃勃的畫風;以方增先為代表的浙派人物畫,將西方繪畫扎實的造型與中國花鳥畫的筆墨結合起來,為表現現代人物做出了成功的嘗試;近二十年來一大批中青年畫家所作出的各種探索,都對中國人物畫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中國人物畫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一個世紀對于一種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藝術來說畢竟太短,再加上其他各種非因素的影響,中國人物畫面對多姿多彩的現代社會,其藝術語言的表現仍顯得力不從心,還需要不斷探索,從根本上完成藝術語言的轉化,使它能從容地面對現代社會和現代人。

《香雪》尹晶華/作
目前中國人物畫正處在發展的一個關口上,原來的一批老先生相繼走了,年青一代又沒有很好地跟上來。一些年青畫家熱衷將西方現代藝術中的變形、抽象手法引入到人物畫中,求怪求異,把老輩畫家講的寫實人物的三條原則(一是造型基礎,二是傳統,三是生活)全給忘了,經過近幾十年的探索證明,這樣是不妥的。在造型方面,古代人物畫家以線寫型重神韻、抓特征,處于新時期的當代人物畫畫家,則面臨著更為豐富的訴求:
首先,對于運用傳統筆墨表現現代人物,當代人物畫畫家在形神方面的表現水平要求更高。既要求有強烈的形體和準確的結構,衣帽、道具等也要有相互的關系和相應的質感,要達到這些,沒有突出的素描、速寫默寫的能力是無法做到的。
其次,不但造型能力要強,更要畫出人物的神態、氣質,還要畫出筆墨意趣。用筆松活墨韻和諧,手法繁簡得當,方為高手。
再次,是中國畫畫家綜合知識培養。一個優秀的中國畫家在畫外需下不少功夫,比如文學、書法、篆刻的學習,還有人生的歷練和修為,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這種種修煉不是虛幻的,最后都要反映到作品中去,所謂境界的高下即在于此,這種至深至高的修煉要伴隨著畫家一生的追求。
現實生活為人物畫創作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作為實現傳統筆墨與現代人物造型轉化,還需畫家對生活觀察和理解,古人常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現代人物,還需要靜下心來研究探索,腳踏實地去實踐,創造出適應時代的筆墨。

尹晶華簡介:
豫南尹氏,淼華齋主。1987年畢業于阜陽師范學院美術系,2001年結業于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中國人物畫高研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深圳市福田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副教授。信陽師范學院兼職教授。其作品嚴謹精致、樸素大方、造型準確,善于描繪處于靜態的人物內心世界,具有完美的格局和象征性;其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受到世人矚目,被中國藝術界及海內外收藏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