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 牛鍵蓉
初步信息化助力老年大學發展
□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牛鍵蓉

飛速發展的時代列車已經把大家帶入了大數據和云技術的時代,我們老年教育亦不例外。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的實踐證明,電子信息化技術運用到老年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會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轉變工作方式、盡可能地簡化工作流程。
(一)報名收費等工作電子信息化
桂溪老年大學信息化平臺建設系統,是集課程設置、班級管理、報名收費、學籍管理、教師管理、統計打印、行政管理于一體的學校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學員一經報名,系統將自動生成班級的學員考勤表和學員通訊錄,二是某班級報名人數一旦滿員,系統自動報警。三是新學員確認報名后,系統將自動記錄學員信息。當這個學員再次報名時,只需編輯學員姓名,錄入所報課程,就能完成報名注冊工作。四是學校統計分析學員信息快捷、方便、準確。
學校的大多數信息管理由服務器統一保存,客戶端多點操作。這種信息化管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學籍管理,報名收費板塊,報名前,由教務處工作人員在系統中輸入班級課程信息;在報名時,工作人員錄入新生基本信息后,系統自動生成該學員的學號,之后注冊課程。老生則憑第一次報名時系統自動生成的唯一學號,查詢信息,注冊課程,交學費后打印發票,即刻完成報名交費流程。學校的報名收費工作從此告別手工開票的歷史,對學員的服務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采集、交流、處理,都由電子信息系統完成,出錯率極低,效率極高。
學校2016年春季學期學員人數已經達到3800人次。學校管理,無論是行政管理還是教學管理,都是一個龐大的管理系統,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具備忠誠、熱情、責任、奉獻的精神外,還需要不斷學習、掌握和運用新的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操作層面上要技術嫻熟,資料統計和運用方面要準確、快速,要學會融匯貫通。盡管我們工作人員只有8人,平均年齡62歲,但大家學習和運用這項技術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
(二)教學工作電子信息化
作為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教師和學員交流的過程,交流中要使用的手段和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粉筆加大黑板的教學手段太過單一,學員聽課枯燥無味。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根據不同課程的需要,引進電子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學校在國畫書法教室、電子琴教室、電腦教室等安裝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投影儀、攝像頭。教師在教學時,通過大屏幕,更直觀地反映出教學內容和學員需要掌握的知識。經過幾年教學實踐,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2015年,隨著學員人數的增多,學校還在國畫、書法教室安裝了4臺電視機,方便坐在后面的學員觀看教學內容。
(三)宣傳工作電子信息化
一是2012年和2013年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網站、成都高新區老年人協會網站分別開設了《老年教育》專欄,為更多高新區的老人及時了解桂溪老年大學辦學信息提供了方便。二是學校通過互聯網,給中國老年教育雜志社、四川省老年大學、成都市老年大學、高新區社事局、高新區老年人協會、桂溪街道辦事處傳遞電子版的辦學信息。通過互聯網,上下左右,對內對外,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宣傳網絡,使外界對桂溪老年大學有一個立體的認識,由此桂溪老年大學也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與關懷。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常務副會長袁新立,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興初,成都市原市長葛紅林,四川省老齡委、成都高新區黨政主要領導以及四川省老年大學協會和成都老年大學協會的領導多次前來學校調研和指導工作,促進了老年大學快速發展。2012年11月,學校被評為“四川省A級老年大學”。2013年10月,“全國基層老年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成都召開,桂溪老年大學承辦了現場會及匯報演出工作。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常務副會長袁新立同志對桂溪辦學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還通過互聯網,與多家新聞媒體聯系,宣傳學校辦學特點,宣傳教師和學員中的正能量。2013年教師節前夕,電腦教師黃江龍對老年學員有耐心、細心、愛心的消息登載在《華西都市報》上,吸引很多老年人前來報名。
實踐證明,在信息時代,利用電子技術宣傳學校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學校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網絡先進技術擴大學校的知名度。
一是硬件投入是前提,資金保障是關鍵學校電子設備的購置、多媒體教學硬件的購置、學校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包括這些硬件的后期維護使用,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桂溪街道辦事處領導一直都高度重視學校信息化技術建設工作。自2010年學校建校以來,每年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多媒體教學設備日臻完善。
二是信息采集是基礎學校電子化信息采集工作是學校的基礎性工作,涵蓋了學員的學籍管理、教師的檔案管理、人才庫建設、學校的發展歷史等諸多方面。所以信息的準確錄入非常重要。
三是信息維護是保障信息維護工作主要由學校工作人員來做,如有的學員出于自我保護的原因,不愿意將自己的真實信息告知學校,這就需要系主任通過班長了解情況,更正信息。在使用該軟件的同時,還要結合學校實際作進一步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四是信息分析是關鍵,信息運用是目的信息分析和運用就是要準確運用學員信息,給各級領導提供相關的有效信息,為學校以后發展做出科學決策。如學校教務處羅成強、陳曉蓉兩位同志2015年撰寫的題為《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學員結構分析》,為四川地區街道基層老年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信息和資料。
學校初步認識和使用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只是學校電子信息化技術工作的開始。今后我們要繼續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加強電子信息化技術工作的力度,通過電子信息化技術推進學校老年教育各項工作的全面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