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遠
昔日同窗共讀今日老教雙星
——記老年教育工作者王建明、唐晉元
□源 遠

年輕時的唐晉元

年輕時的王建明
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組織的多種會議和活動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對熟悉的身影,這倆人年輕時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后都從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又同時在老年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了十年;兩人都是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的委員,共同為老年教育的規范教學管理和教學理論研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們就是來自江蘇省的兩名老年教育工作者——王建明和唐晉元。
52年前,來自南通的王建明和來自鹽城的唐晉元,同時考進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現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一起師從中文系的多位大師和教授,接受著文學藝術的熏陶、吸取著教育理論的精華,為以后從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王建明和唐晉元曾一同在圖書館讀書,一同在階梯教室聽課,一同到農村半耕半讀,一同到部隊下連當兵……大學畢業后,兩人分別被分配到南通地區和徐州地區,成為普教系統的教育工作者,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
王建明從中學語文教師做起,后分別擔任過中學校長、縣教育局局長、南通市教育局局長。他致力于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培養一萬骨干,帶動十萬教師,教好百萬學生”的口號,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南通市的高考錄取率在1993年即躍居江蘇省第一位;2001年高考錄取率超過80%,高出江蘇省平均錄取率12個百分點;2002年高考總均分、優生率、普通類各科總均分、本科上線率繼續位居江蘇省第一。在九十年代后期和新世紀初,全國的高考流行語就是“全國高考看江蘇,江蘇高考看南通!”
唐晉元先是在普教系統工作了16年。因教學成果顯著,他從普通教師被破格提拔為完全中學校長。當校長期間,又因其管理水平和能力突出,組織擬安排其到縣教育局當局長,調任前先讓他到徐州教育學院(現為徐州工程學院)教育行政干部培訓班學習半年。在干部培訓班當班長期間,唐晉元扎實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受到學院領導的賞識。徐州教育學院幾經周折,1984年如愿以償地將唐晉元留在學院工作,就這樣唐晉元又在高校干了21年。他先是擔任兩辦(黨辦、院辦) 主任,后被提拔為分管教學和科研的副院長。在擔任黨政職務的同時,唐晉元始終沒有離開過教學第一線,既給大專班、本科班學生授課,也給干訓班學員開課。他還兼任《徐州教育學院學報》主編,同時被徐州師范大學聘為碩士生導師,被徐州市干部培訓中心聘為兼職教授。盡管曾經有過三次改行離開學校的機會,但唐晉元都不為所動,堅持在教育系統工作,直至退休。

2014年9月王建明(右)與唐晉元(左)合影留念
十年前,這兩位大學同班同學先后退休,且都從事了老年教育工作,他們分別擔任南通市老年大學校長和徐州第二老年大學副校長。王建明高興地說:“謝謝領導安排我當老年大學校長,這樣我在南通就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都做全了,圓了我一個完整的教育夢。”
盡管王建明和唐晉元長期在教育系統工作,但老年教育畢竟不同于普通教育,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規律。這一對老同學為了能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認真學習,相互探討,不斷交流。他們倆一個身在徐州,一個身在南通,雖相隔千里,但經常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交流辦學情況,探討、研究辦學中的一些問題,如學校行政崗位的設置與職能、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待遇、教學理念與課程建設,等等。通過學習和實踐,兩人初步掌握了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再加上有長期教育實踐經驗的積累,因此把老年大學工作做得十分得心應手,兩個學校辦得都紅紅火火。
作為一校之長,王建明為南通市老年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南通市老年大學現有7個系、83個專業、8000多名學員。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還曾先后獲得“全國老年事業先進集體創新獎”“江蘇省老有所為先進集體創新獎”。2015年,該校進入“江蘇省示范老年大學”行列;有3名教師榮獲“江蘇省老年大學百佳優秀教師”;南通市老年大學的《紅樓夢詩詞賞析》自編教材被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優秀教材”。
作為分管教學和科研的副校長,唐晉元則在學校教學管理及教學理論研究方面傾注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取得明顯成果。十年來,唐晉元已在省級以上老年教育刊物上發表關于教學和教學管理的論文36篇,僅發表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刊《老年教育·老年大學》版的文章就有十余篇。其中有9篇論文獲省級以上老年大學協會的獎項。2013年,唐晉元牽頭負責的“老年大學創設教學特色和規范教學管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課題,已圓滿結題。2015年,又有兩個課題組牽頭單位,邀請他承擔部分課題研究任務。
唐晉元不僅重視教學理論研究,更重視研究成果的轉化。他和全校教職員工一起,堅持用本校的教學理論研究成果,指導教學及教學管理實踐。《老年教育》雜志在2013年9月號,曾對徐州第二老年大學的教學理論研究情況作了推介。《中國老年報》的記者,也撰文介紹了徐州第二老年大學的教學及科研成果。這為徐州第二老年大學創設教學特色、規范教學管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保障;對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這一對老同學為老年教育所做的一切,受到領導和同仁們的肯定,兩人先后被推薦成為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的委員。
這一對老同學合作研究的課題成果,在老年教育界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如“老年大學創設教學特色和規范教學管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課題組是由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批準立項,交由唐晉元牽頭負責的。唐晉元接受任務后,立即邀請了王建明及其他幾所老年大學的相關人員共同參與研究。這兩位昔日同窗在課題組里又成為了科研搭檔。
2013年5月,該課題在徐州第二老年大學開題,唐晉元是課題組組長、總撰稿人。王建明參與其中一個子課題的研究工作。在課題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唐晉元經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同意,決定把該課題的中期推進會放在南通市老年大學舉行。兩位老同學為了開好中期推進會,進行過無數次的溝通交流,充分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2014年9月,該課題中期推進會在南通市老年大學順利召開,對課題組后期研究工作的順利推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課題研究后期,作為課題組組長、成果總撰稿人的唐晉元,將課題成果重新修改、統稿后,編輯成《老年大學的教學理念與實踐創新》一書,交由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受到老年教育界領導和同仁的一致好評。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長張曉林指出:“本課題研究成果體系完整、內容豐富、理論性強”;常務副會長袁新立在書的序言中強調:“本書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接地氣,有利于成果的轉化,很有價值,有實踐意義。對于全國老年大學教學工作,將發揮積極作用”……為了課題組結題的需要,已辭去徐州第二老年大學副校長職務的唐晉元于2015年3月進入徐州老年大學工作。2015年4月,由徐州老年大學作為新的課題牽頭單位成功承辦了結題會議,課題圓滿結題。該課題的研究成果獲得與會者和專家、學者們的充分肯定。唐晉元和王建明這一對老同學,共同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現在,王建明和唐晉元雖然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們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初衷未改,雄心仍在。一對老同學,兩個老黨員,還想為我國老年教育事業再多做點實事。唐晉元這幾年一直在籌劃寫一本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老年大學教學概論》,綱目已經擬好,打算找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仁合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同學王建明。我們相信,這一對老同學,一定會為老年教育事業再譜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