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蕭達 辛斌 ●本報記者 吳志偉 崔杰通 ●汪析

美國防長卡特近日在最新一期的《外交》雜志上發表長文,兜售“亞太再平衡”,推銷“亞太安全網”,同時抹黑中國。《外交》是對美國國際關系界最有影響力的刊物之一,卡特發文之際,也正值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問中國,他在努力改善中菲關系并獲得中國的歡迎。幾個月前,菲律賓還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急先鋒,如今突然“跳船”,美國的許多國際觀察家和媒體憂心忡忡,害怕引發其他盟友或伙伴效仿,導致“亞太再平衡”戰略決堤。乍聽起來像個好詞的“亞太再平衡”其實根本不是為了平衡或穩定,而是鼓動亞太地區國家內斗、制造緊張讓美國漁利。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正是因為看透了這一點,不愿再做“棋子”任人擺布,其他被美國推到前臺的國家呢,難道甘愿一直為華盛頓的國家利益打工嗎?
“卡特賣瓜,自賣自夸”
“今年4月,我為馬尼拉的美軍公墓敬獻花圈,那里長眠著1.7萬美國人。里面的戰役地圖,像中途島戰役等名字,依然在五角大樓內回響。不難看出,美軍在亞太長期以來扮演的關鍵角色”。執掌五角大樓的卡特不愧是宣傳美軍的“老司機”,長文一開頭就盛贊美軍的貢獻,在他的筆下美軍幾乎化身天使:二戰以來,美軍依然夜以繼日幫助確保亞太安定。拉森號、斯坦尼斯號等美國艦船載著成千上萬美軍,遠涉重洋確保世界航道安全,包括南海。“每一次港口訪問,每一次戰機飛行,每一次軍演以及每一次軍事行動,都為亞太穩定之衣縫上一針”。
卡特在文中力挺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聲稱亞太地區國家也認為這一戰略沒錯。他宣布,美國將繼續向盟友、伙伴及整個地區表明,華盛頓計劃今后長時間里在該地區將做更多,而不是更少,美國也能夠幫助確保該地區在今后70年“像之前的70年一樣安全、穩定和繁榮”。卡特半帶炫耀半帶威脅地寫道,五角大樓繼續把美國最優秀的軍事人員以及最先進的裝備部署到亞太,包括F-22和F-35隱形戰機、P-8A海神海上巡邏機、可以垂直升降的V-22魚鷹傾轉旋翼軍用飛機、B-2轟炸機以及美國最新式的水面作戰艦艇。同時,美國還在增加水面作戰艦艇的數量并使它們更具殺傷力,還投資維吉尼亞級潛艇、先進的水下無人機、新型的B-21遠程轟炸機以及用于網絡、電子和空間戰的最先進工具。
在近4000字的文章中,卡特花了相當大的篇幅談論中國。“美國之音”強調,“卡特撰文承諾更多參與亞太事務,點名批評中國”。卡特聲稱,中國長久以來從美國等國家所努力建立和維持的區域原則和體系中獲益,但在海上、網絡空間、全球經濟以及其他地方所采取的行動表明,北京有時只按自己的規則行事并損害了區域原則。他進一步聲稱,中國模式與亞太國家的目標不合拍,反映的是這個地區遙遠的過去,而不是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所想要的有原則性的未來。卡特在文中老調重彈指責中國稱,在該地區正從經濟、政治和軍事上走到一起來推動共同的利益和一個有原則的秩序之際,中國“筑起一道自我孤立的長城”。結果該地區的國家都在通過公開和私下的場合,在最高領導層、區域會議以及全球性論壇上,對中國的行動表達關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卡特的有關言論無非是老調重彈,不值一駁。規則應是由各國共同商定、各方普遍接受的規則,而不是個別國家出于一己之私,偷換概念,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的所謂“規則”。她表示,前段時間南海不平靜,美方的一些人在其中發揮了不好的作用。當前,在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勢正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希望美方個別人不要總是停留在過去的世界里,而要真正為維護中美關系和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美國現有的軍事實力對于中國目前的國家實力來說起不到任何威嚇作用,也起不到蠱惑別的小國的目的,菲律賓就是最好的例子。”對卡特的忽悠,“美國之音”網站上,網民議論紛紛。有人說“靠軍事行動得不到的,靠口水抹黑,美國還是一無所獲”,也有人說“攪屎棍子一根!!!只要你不攪全世界都太平一百年!”還有網民提醒卡特:“老大,世界經濟增長的40%是中國貢獻的”。
他是說給誰聽的?
卡特這番話是說給誰聽的?“美國之音”18日強調,卡特發文之際,美國的亞太盟友菲律賓的總統杜特爾特對中國展開國事訪問,試圖進行“遠美親中”的戰略轉向。同日美國《芝加哥論壇報》不無恐嚇地寫道:如果杜特爾特堅持現在的路線——貶低仲裁庭的仲裁,稀釋菲律賓的國家主權主張,他跟菲律賓選民的蜜月將很快結束。
菲律賓方面對美國的意思自然心知肚明。19日,馬尼拉一家媒體就刊登評論文章寫道:杜特爾特及其團隊非常清楚,美國將緊盯著他們,“就像一個媽媽盯著叛逆期的少年”,這個媽媽充滿擔憂,但其精力正被別的事情牽扯,尤其是美國當下的大選。
菲律賓改善與中國關系的步子看上去比西方媒體想象的更大。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19日報道,該報了解到,菲律賓在與中國討論一項協議在南海聯合勘探能源。菲律賓一名官員說,新協議首先將在無爭議海域進行,潛在的地區可能是“距離菲律賓更近的地方,包括禮樂灘”,目前這里在菲律賓控制之下。報道說,菲律賓“論壇能源公司”拿到禮樂灘能源開采許可,該公司的母公司是菲律賓費利克斯石油公司,而目前杜特爾特訪華團隊中就包括費利克斯石油公司董事長潘希利南。“如果協議成功簽署,聯合能源勘探協議將標志著菲律賓最近歷史上最重大的外交政策轉變之一”。
19日夜間,有媒體稱,杜特爾特表示,對于南海問題,他認為不急于解決,在沒有國會授權下,不宜在這次雙邊會談中討論共同開發的問題。
華盛頓智庫學者希勒18日對《紐約時報》稱,“如果中國成功令菲律賓疏遠美國,這將是北京削弱美國在該地區聯盟的重大勝利。人們會更加擔心,威脅加誘惑的做法可能會促使美國的其他合作伙伴疏遠華盛頓。”
卡特在文中點了許多國家的名,比如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等,看上去想把它們牢牢摁住。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詠17日與美國負責南亞和東南亞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阿伯克龍比會晤,越南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阮志詠“重申越南將支持美國及其他伙伴介入亞太地區,只要這能帶來和平、穩定與繁榮”。報道認為,越南的表態對美國無異于“雪中送炭”。目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其目的是鞏固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并抑制中國崛起——在總統選舉前夕面臨壓力。
華春瑩19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要靠該國人民來判斷、把握和維護。同樣,一個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也要由地區各國通過協商與合作來共同維護,而不能依靠某個或某幾個國家的所謂“干預”。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對《環球時報》說,杜特爾特攪亂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牌局,越南領導人換屆后與中國的關系也獲得改善,美國如今在南海失去了抓手很難躲在背后漁利,這讓美國焦慮。現在很多亞太國家在看風向,如果局勢繼續平穩,美國的“亞太再平衡”就沒了借口。
從棋子到棋手
為何杜特爾特尋求重大外交政策轉變?“新美國媒體”18日刊文稱,杜特爾特渴望獨立于美國之外的外交政策,原因包括:美國對菲律賓的殖民歷史;2002年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在達沃市制造爆炸,惹怒了作為達沃市市長的杜特爾特;杜特爾特希望在南海爭端問題上取得進展,擴大與中國的防務合作,中國可能成為菲律賓新的武器來源。
“我們不能永遠充當美國的棕色小兄弟。”菲律賓外長亞塞9月中旬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講的這句話更為直接,當時在美國媒體上引發轟動。顯然,杜特爾特尋求的是讓菲律賓作為一個棋手與中國直接對話,而不是讓美國作為“全權代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菲律賓的國家利益。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亞塞在演講中請求美菲之間能相互尊重,他說,“你們沒有前往菲律賓說‘我將向你們提供一些東西‘我打算幫助你們發展,幫助你們實現增長,而是表示菲律賓必須遵守這份清單。美國將在人權上給菲律賓上課”。
美國保守派網站dailycaller18日刊文聲稱“杜特爾特轉向中國,但菲律賓人不在船上”,文章引述一份民調強調,菲律賓是最親美的國家之一。但打臉的是,就在19日,菲律賓爆發反美示威,大約1000名示威者在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外示威。示威者要求美軍撤出菲律賓,支持總統杜特爾特的獨立外交政策。
“觀察中國。”《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19日以此為題刊文稱,菲律賓若想獨立于美國之外跟中國打交道,那么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菲律賓沒有能培養足夠多的獨立的外交政策顧問,談及對中國的觀點,大都是由美歐學者和記者塑造,那些人自稱很專業但其中很多甚至都不會中文,或者只是靠“空降式采訪”做報道。與之相比,中國則在觀察菲律賓,中國的相關書籍涵蓋了菲律賓的方方面面,不是靠翻譯,而是中國學者自己的著述,中國一家電視臺的節目介紹菲日的軍事情況時列出的細節令人震驚。作者認為,“中國對菲律賓軍事的關注當然有監視的要素在里面,但看不出中國將軍事侵略作為目標,中國在努力照顧它的14億國民,不需要再接手另外那么難以駕馭的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