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督脈主要循行于人體后正中線以及頭正中線上。遇到突然昏倒或者昏迷不醒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說“掐他的人中”。人中穴在與任脈相對應的督脈上。就是順著脊梁骨從下往上走,一直到嘴。脈氣起于小腹內,與沖脈、任脈同源,出于會陰部。從尾骨沿著脊柱內上行,到后腦風府穴處進入腦內,聯絡腦。同時足厥陰肝經分支上頭頂接通督脈,然后是任脈。
督脈的分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行,從內眼角上行至額,交會于巔頂,入絡于腦,又退出下項,循行肩胛內側,挾脊柱抵達腰中,絡于腎臟。督脈在陰部絡男女生殖器及肛門,并在肛門后尾骨部與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會合。督脈另一支從小腹直上,穿過肚臍中央,向上通過心臟,入于喉嚨,上至下頜部環繞唇口,向上聯絡兩目之下的中央。
督脈的絡脈從軀干最下部的長強穴開始,沿著脊柱里面,散布頭上;背部的分支從肩胛骨左右走向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的關系最為密切,一個在后背正中,一個在其兩旁,共同聯系著腎臟和腦。其次,督脈還與足少陰腎經和任脈聯系,都與陰部、子宮、腎、心相關聯。
本經共有28穴。穴位名如下:
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
督脈是總督,督促人體精、氣、神的意思。從循行路線上看,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這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督脈的功能可以概括為調節陽經氣血。督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相交會,與各陽經都有聯系,所以對全身陽經氣血起調節作用。督脈的功能還反映在腦髓和腎的上面。督脈與人的神智、精神狀態密切相關。腦是人的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而督脈的路線與脊髓有重復的地方。
第一,按揉命門穴,壯陽補腎效果最好。
命門穴在腰部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跟肚臍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可以沿著肚臍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命門穴可以壯腰補虛、溫補脾腎,也可以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男性的遺精,以及女性虛寒性的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癥狀。按揉命門穴位或者灸才是真正的壯陽之道,每天用手掌來回擦命門,直到有一股熱感透過皮膚向里滲透為止,這種擦法其實連膀胱經的穴位也一起刺激,效果更好。如果摩揉任脈的關元穴、氣海穴等處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想要緩解頭部疼痛,請關注風府穴。
風府穴在頭部后發際正中以上一橫指的凹陷中,順著脖子后面正中間向上摸,到脖子和頭交接的地方有個凹陷的地方就是風府穴了。風府穴對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頭重等,以及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頸椎病引起的頸部神經、肌肉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風府穴是督脈穴,與腦相通,也可以治中風、癲病等神志病。如果有頸椎病或高血壓,或者低頭工作太久而導致頸部酸痛、頭暈眼花,或者不明原由地突然頭痛,點揉風府穴或是膽經的風池穴,或者沿前額的神庭—頭頂的百會穴—風府穴按揉,就能感覺輕松許多。
第三,不但提升人體陽氣還有止下垂作用的百會穴。
百會穴很好找,將大拇指插進耳洞中,兩手的中指朝頭頂伸直。然后,像是環抱頭頂似的,兩手手指按住頭部。此時,兩手中指指尖相觸之處,就是百會穴。用指施壓,會感到輕微的疼痛。百會穴是足三陽經、督脈、足厥陰肝經的交會穴,是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
百會穴有主治頭痛、眩暈、中風失語、癲狂、泄瀉、健忘、不寐、陰挺以及降血壓等作用。如,血壓升高時,用手掌緊貼百會穴呈順時針旋轉,每次做40圈,可以寧神清腦,降低血壓。
另外,百會穴對那些下垂病的作用也很大。因為百會可以升提陽氣,所以對那些脫肛和子宮脫垂以及胃下垂的病很有作用,因為這些病的病因在中醫眼里是一樣的,統稱“中氣下陷”,就是本來有東西向上提托著這些臟器,現在提東西的沒勁兒了,它們就往下墜。例如:對于中氣下陷所致的脫肛,可以選用百會、長強、大腸俞、脾俞、氣海,均用補法;配合足三里、中脘、建里、氣海,對于因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具有較好的療效。
另外,民間有人利用“升胃餅”治胃下垂也是根據這個原理。我把這個方子附上,供大家一試:
用蓖麻子仁9克,搗爛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徑2厘米、厚1厘米的棋子型“升胃餅”。將患者百會穴周圍的頭發剃掉,把“升胃餅”置于百會穴,用繃帶固定,然后令患者俯臥。這里面需要加熱熨燙,即用灌有80℃熱水的瓶子熨燙升胃餅30分鐘,每日3次,飯后2小時左右治療較為適宜。可加強藥性的升浮功能,通過經絡的通達,對胃起牽引上提的作用,并使胃蠕動加快。每塊藥餅可連續使用4天,連用12天為一個療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嘔吐、咯血者以及孕婦忌用。因蓖麻子仁具有一定刺激性,患者用藥后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一些刺激反應,如發紅、腫脹、疼痛等,能忍受者可以繼續使用,倘若反應較重,則需停止用藥。
第四,寧神定志解疲勞,神庭穴確實神。
神庭穴在前發際正中直上半寸處(一寸為一橫指)。神庭對頭痛眩暈有效,神庭穴之“神”并非徒有虛名,它還可以治精神、心理疾病,例如失眠、神經官能癥、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癥等。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兩手的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肚交替從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并在印堂和神庭上加重力度點按,可以寧神定志,治療失眠、心悸,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