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公募基金2016年一季報披露已經落下帷幕。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型偏股基金整體倉位回落,達到82.1 5名,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9個百分點。
從板塊配置來看,基金一季度增倉主板1.78個百分點,中小板略升0.29個百分點,創業板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下降,回落2.07個百分點;從基金重倉股行業增減持的情況來看,TMT、金融等行業遭遇減持,而獲得增持的行業中,則以傳統行業居多,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周期類行業均被增持。
此外,從基金前10大重倉股來看,主板重倉股持倉分化明顯:大消費領域的個股被增持的數量有明顯增多;以銀行為首的低估值金融板塊和以成長性為代表的TMT行業被減持的個股數量明顯增多。不過,一季度基金經理的操盤更體現出“重個股、輕行業”的特點。
解讀倉位——整體回落1.9個百分點
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5月3日,主動型偏股基金(即: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包括一季度末無詳細資產配置數據的基金)已全部披露2016年一季報。
數據顯示,因1月份市場出現罕見的單邊暴跌,主動型偏股基金股票倉位顯著回落,由四季度的84.05%回落至82.15%(凈值口徑),較去年四季度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股票倉位分別為86.18%、80.94%,較去年四季度環比分別下降了0.38%、2.2%。
具體數據看,對于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末倉位下降幅度超過10名有5只,依次為富國新興產業(001048)、招商體育文化休閑(001 628)、富國文體健康(001186)、諾安研究精選(320022)和匯添富國企創新增長(001490)。
值得注意的是,減倉幅度較多的前兩名基金,一季度單位凈值跌幅也居前。富國新興產業一季度單位凈值下跌了35.87%,在同類排名中排在倒數第一位:招商體育文化休閑一季度單位凈值下跌了21.63%,在147只同類中排在第131位。
相對于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整體減倉幅度大些,490只基金中一季度末倉位變動超過1%有80只。其中,股票倉位下降超過40%的有兩只基金,分別是東吳價值成長(580002)和華泰柏瑞積極成長(460002)。同時,多只基金一季度單位凈值跌幅在同類中居前。其中,2015年度混合型基金亞軍——富國低碳環保(100056)一季度單位凈值下跌了34.78%,在同類排名中墊底。
綜上可以看到,股市1月的單邊暴跌是主動型偏股基金一季度倉位明顯回落的直接原因,但仍有部分偏股基金保持在較高倉位。
從公司方面來看,各家基金公司對“攻守”的方向選擇分化明顯。在納入統計范圍的1 05家公募公司中,有37家公司股票倉位下降。其中中原英石基金倉位降幅最大,整體倉位從去年四季度末的33.43%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3.2名,降幅為30.24%。排在其次的是東海基金,一季度倉位下滑25.4%。紅土創新基金、東吳基金的股票倉位降幅也排在前列,分別為23.4%、22.17名。較大型的基金公司中,易方達基金也整體下降9.08%的倉位,
不過,有3家公司一季度加倉幅度超過50個百分點,其中國金基金從去年年底9.55%的股票倉位增至84.83%,加倉幅度為75.28%,成為加倉幅度最大的基金公司:緊隨其后的前海開源基金加倉56.84個百分點,興業基金也加倉52.21個百分點。排在前列的長安基金、萬家基金加倉幅度也均在30個百分點以上。
解讀配置——青睞消費周期
從板塊配置來看,2016年一季度,基金增倉主板、中小板,減倉創業板。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的配置比例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下降,而中小板的配置比例則自201 5年至今逐季上升。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一季報偏股基金重倉股配置中,主板占比為43.01%,較去年四季報上升1.78個百分點;創業板占比為22.94%,較四季報回落2.07個百分點;中小板占比為34.05%,較四季報略升0.29個百分點。
從基金重倉股行業分布來看(申萬行業分類),2016年一季報基金重倉股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計算機、傳媒、化工、電子、機械設備、農林牧漁等行業,配置比例分別為12.5名、10.8名、7.4%、7.2名、6.5名、4.8名、4.3%(見圖3)。
基金重倉股增持大消費領域、周期類行業,減持TMT、金融等板塊。具體來看,2016年一季報基金增持比例比較高的行業依次為農林牧漁、有色、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行業,其中農業增持比例最高,增持2.01個百分點,有色增持1.09個百分點,食品飲料增持0.95個百分點,家電增持0.89個百分點,醫藥增持0.87個百分點。而一季報減持比例比較高的行業依次為計算機、機械設備、銀行、非銀、交通運輸等行業,減持比例分別達到3.9名、0.61名、0.56%、0.54%、0.47%。
基金重倉持股方面,按基金持股總市值來看,前20大重倉股中,多為主板個股,且以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行業居多。其中持股總市值超過35億元的股票分別為網宿科技(300017)、伊利股份(600887)、宋城演藝(300144)、五糧液(000858)、興業銀行(60ll 66)、東方網力(300367)、貴州茅臺(60051 9)、通化東寶(600867)。而網宿科技持股總市值達到46.76億元,伊利股份緊隨其后,持股總市值為45.09億元。可見,基金重倉股大換血,多只大消費領域個股成基金新寵。
記者注意到,在基金一季度末的前5大重倉股中,既有乳業龍頭低估值的伊利股份,也有新興消費的旅游演藝股宋城演藝,還有白酒行業龍頭之一的五糧液,以及進入低增速的興業銀行。這幾大重倉股代表了目前基金的配置:講估值、重防御、看成長。
同時,或受益經濟轉型和穩增長的預期,一些石油化工等能源、原材料類周期行業的15只個股出現在新增前50大重倉股的名單中。
不過,前20大重倉股中,有4只個股在一季度遭遇減持,而金融板塊就有3只個股。興業銀行持股數量減少了2.51億股,為減持數量最多的個股;中國平安(601318)減持了6153.48萬股:農業銀行(601288)減持2205.24萬股。
按基金增減持市值變動來看,基金增持的前10大個股分別為五糧液、昆侖萬維(300418)、牧原股份(002714)、圣農發展(002299)、山東黃金(600547)、老板電器(002508)、同花順(300033)、宋城演藝、溫氏股份(300498)、網宿科技。其中,五糧液、牧原股份、圣農發展、老板電器、宋城演藝、溫氏股份都屬于大消費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五糧液從去年年底持股市值的21.64億元,到今年一季末的40.51億元,出現87.2%的市值增長。
基金減值的前1 0大個股分別為興業銀行、石基信息(0021 53)、奧飛娛樂(002292)、民生銀行、中國平安、太極股份(002368)、皇氏集團(002329)、思創醫惠(300078)、東軟集團(600718)、北京銀行(601169)。其中,石基信息、太極股份、思創醫惠和東軟集團都屬于TMT領域。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一季度基金經理的操盤體現出“重個股、輕行業”的特點。比如,盡管網宿科技所在的信息技術行業遭遇基金大規模減持,但其卻逆市被基金大幅加倉。一季報數據顯示,重倉網宿科技的基金數由去年四季度末的57只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95只,持股市值也由35.67億元增加至46.76億元,成為一季度末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又如,一季度基金整體增持了大消費概念,但皇氏集團還是進入到基金減持市值前十位中。
按持股數占流通股比來看,一季報基金持股數占流通股比超過30%有5只,分別為臺海核電(002366)、皇氏集團、民和股份(002234)、東方網力(300367)、九洲藥業(603456)。其中臺海核電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達到36.70%,皇氏集團33.98%,民和股份32.89%。在前20大個股(以持股占流通股比為口徑)中,大消費概念個股占比較高。可見,一季度基金經理頗青睞消費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