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志田
摘要 板栗為東港地區的支柱產業,建設高產高效板栗示范基地,對輻射、帶動全市經濟林發展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板栗的栽植、嫁接、整形修剪、采收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科學闡述板栗示范基地建設過程和高產高效管理措施,以期為東港市提高板栗生產水平提供科學依據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 板栗;基地建設;管理措施;遼寧東港
中圖分類號 S66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165-01
板栗屬殼斗科栗屬,果實俗稱栗子,為干果。栗果營養豐富,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外,還含蛋白質和脂肪,經濟價值較高且營養豐富,香甜可口,生食、煮食、炒食均可,并有一定的醫療保健作用,市場需求量大,頗受人們喜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栗的供求矛盾愈顯突出。因此,發展板栗生產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板栗是東港地區的支柱產業,在東港市栽培歷史悠久。高標準建設板栗示范基地,是推動東港市農村經濟發展、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科學建設板栗示范基地,對東港市經濟林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基本情況
板栗在丘陵山區、荒坡、沙灘均可栽植,最適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在5~6之間),含鹽量不超過0.2%。對氣候、土壤條件的適應范圍較為廣泛。其適宜的年平均氣溫為10.5~21.7 ℃。東港市的氣候、地形和土壤等條件較適宜發展板栗產業。高產板栗示范基地位于東港市長安鎮佛爺嶺村通天溝組八家山,鐵甲水庫上游。始建于1993年,從丹東市林科院和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聘請專家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逐年栽植和進行良種嫁接改造,現已建成樹齡15~20年的高產板栗園46.67 hm2,嫁接株數3.52萬株,良種嫁接率96%。2015年產量245 t,實現銷售收入140余萬元。2003—2015年該園被列為縣級板栗示范基地。
2 基地建設
2.1 立地條件
八家山地勢平坦,土壤為砂質壤土,土壤肥沃,土層厚度50 cm,呈微酸性,坡度在7~15°之間。氣候屬北溫帶溫帶濕潤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4 ℃,無霜期182 d,結凍期147 d,日照時數2 484 h,年平均降水量900~100 mm,坡向以東南坡為主,植物群落豐富。
2.2 主要栽培技術
2.2.1 合理密植。建園初期栽植密度為1 650~2 400株/hm2,以后逐步進行隔行或隔株間伐,最終保留600~900株/hm2。
2.2.2 品種選擇。聘請丹東市林科院和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專家傳授板栗生產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經過多年的優良品種選育,確定主栽品種為金華、大豐、丹澤、國見,做到早、中、晚品種合理搭配。采用不同品種隔行或隔帶穿插栽植授粉樹。
2.2.3 嫁接。實生繁殖的板栗病蟲害多、產量低、品質差。為了建設高產板栗園,需嫁接換種,時間為每年4月10日至5月10日,嫁接方法以插皮接為主。嫁接后,選用白色包裝袋立即套上。待芽萌發后,新梢長到10 cm左右時,及時解除套袋。
3 主要管理措施
3.1 清除雜草
在每年的6月下旬和8月初,清除地面雜草,采用人工割除,保持土壤的水分和養分,減少水土流失,避免環境污染,割除的雜草腐爛后還能增加養分[1]。
3.2 合理施肥
定期對園地內的土壤進行化驗,科學確定施肥品種和數量。基肥以當地腐熟的雞糞為主,施用時間為采果后秋施。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肥、鉀肥和鈣肥,追肥時間是早春和夏季。根外追肥1年可進行多次,重點要搞好2次。第1次是早春枝條基部葉在剛展開由黃變綠時,噴尿素+硼砂;第2次是采收前40 d左右,間隔15 d噴2次磷酸二氫鉀+稀土。
3.3 整形修剪
修剪宜在落葉后到翌年春季萌動前進行。根據板栗品種、樹勢和樹形及時清除病死枝、重疊枝、回縮新枝,配置結果枝,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緩放。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長季節內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進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結實率和單粒重[2-3]。
3.4 疏花疏果和授粉
為降低經營成本,疏花疏果采用修枝控制,根據樹勢確定剪枝數量,確保高產、穩產。授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當雌花的柱頭完全伸出到反卷變黃時,將收集好的花粉,采用紗布袋抖撒法或噴粉法。
3.5 病蟲害防治
加強巡山檢查,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采用燈誘、噴灑農藥等方法防治。板栗病害較少,發現后及時伐除;防治蛀干害蟲,在5月初,樹液開始流動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5~10倍液涂抹樹干初齡幼蟲危害處;防治栗鏈蚧、栗大蚜,在春季枝條剛打苞時,噴施氧化樂果1 500倍液即可,或用手抹掉栗大蚜,栗紅蜘蛛根據發生狀況隨時防治,栗實象、栗實蛾、桃蛀螟等在7月10日和8月10日左右各噴施滅掃利或速滅殺丁1 500倍液[4]。
3.6 采收與貯藏
板栗采收方法有拾栗法和打栗法。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熟,自然落地后,人工拾栗實。為便于拾栗子,在栗苞開裂前要清除地面上的雜草。采收時,先振動樹體,再將落下的栗實、栗苞全部揀拾干凈,隨拾隨貯藏。拾栗法的好處是栗實飽滿充實、產量高、品質好、耐藏性強。打栗法就是分散分批地將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輕輕打落,然后將栗苞、栗實揀拾干凈。打苞時,由樹冠外圍向內敲打小枝振落栗苞,以免損傷樹枝和葉片。嚴禁一次將成熟度不同的栗苞全部打下。打落采收的栗苞應該盡快進行處理,否則會由于氣溫較高,栗實含水量大,呼吸強度高,大量發熱而造成栗實霉爛。處理方法是選擇背陰冷涼通風的地方,將栗苞薄薄攤開,厚度以20~30 cm為宜,每天潑水翻動,降溫2~3 d后,進行人工脫粒。
4 輻射推廣情況
近年來,板栗產量由原來的1 335 kg/hm2提高到5 250 kg/hm2,吸引了東港市長安鎮、十字街鎮、振興區湯池鎮以及鳳城市邊門鎮的眾多農民到板栗示范園學習板栗生產及管理技術,基地免費為農民提供大量的良種接穗,帶動周邊2 000多農戶發展板栗6 666.67 hm2,每年每戶實現純收入1萬元。
5 參考文獻
[1] 張作一,劉金柱.板栗‘懷九在河北青龍引種表現及關鍵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6):189-190.
[2] 陳鵬,朱家祥,趙書有.板栗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09(1):218-220.
[3] 秦德智.板栗品種寬優9113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樹,2015(6):75-78.
[4] 祁樹安,趙仁光,唐明亮,等.板栗新品種寶豐的主要性狀與栽培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11(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