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自2013年,中國在線視頻用戶各種終端的擁有率最高的為智能手機,達84.5%;其次是PC,為77.9%,遠高于平板電腦與電視機。選看內容前三位分別是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比例分別為72.6%、63.1%和51.8%;視頻新聞經常觀看和最常觀看的偏好數據分別為44.1%和11.4%,足見娛樂化內容在線視頻領域的主導地位和視頻新聞的相對弱勢。為擴大手機視頻新聞用戶,應針對手機特點生產新聞產品。
內容簡短化應對時間“碎片化”。時下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用戶難有大塊時間看視頻新聞,大多是利用繁忙的事務間隙“見縫插針”;手機的屏幕較小,長時間觀看視頻容易疲勞,內容較長的深度視頻報道對于手機端的傳播和分享并不合適。由此,手機視頻新聞應滿足“讀秒時代”工作生活特點,用內容簡短、節奏輕快的新聞視頻填補用戶碎片化的時間,這是手機視頻新聞生產的基本原則。
多元化與個性化并存。這是由手機視頻用戶身份的多元化與需求的個性化決定的。此外,用戶需求還在不斷地變化和分化,傳統人口統計學意義上的簡單劃分已遠遠不能滿足移動互聯時代用戶的需求。手機視頻新聞用戶多為在校大學生、白領等,他們視野開闊、興趣廣泛,有著強烈的主觀意識和個人偏好,對新聞類型的多樣性和個性化要求特別高。
互動性與獨特性兼顧。移動社交時代,新聞用戶不再是被動的內容接收者,用戶通過分享所接收到的新聞內容成為新聞內容的傳播者,還可以通過點贊、評論甚至私信等功能實現與新聞內容生產者的互動與溝通,進而參與到新聞的生產過程中,在互動性達到極致的同時也極大實現了新聞視頻生產的原創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于可以隨時觀看且易于分享的手機視頻新聞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王俊偉文,摘自《視聽》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