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周
摘 要:情緒對工作、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孩子的情緒猶如一片自由生長的草地,無人管理則會蔓延,孩子的情緒只有園丁打理,在科學管理中不斷完善,才能朝健康良好方向發展。筆者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敏銳的目光洞察學生內心,感知與調控學生的情緒,通過疏導優化學生情緒,催生高效樂學課堂。
關鍵詞:情緒優化;改善;轉移;疏導;樂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D-0080-01
情緒是人對外界環境刺激的主觀感受與體驗所表現出的心理與生理反應特征。小學生的情緒不夠穩定,部分學生在課堂中的情緒波動較大,有時甚至會產生一種消極的、負面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以敏銳的目光洞察學生內心,感知與調控學生的情緒,教師通過疏導優化學生情緒,催生積極樂學的情緒。筆者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情緒的優化,使其成為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一、即時營造氣氛,改善情緒,催生樂學氛圍
消極情緒抑制學生學習興趣、束縛思維,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積極樂觀的情緒是高效學習的保證,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努力改善學生的情緒,控制情緒低潮,激活樂學情緒。
學生的情緒受環境的感染與熏陶,樂學情緒需要樂學的氛圍,溫馨和諧的課堂環境是樂學的基礎,筆者在數學課堂中根據學情,即時營造寬松民主的教學氣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催生樂學課堂。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一課中,在利用投票箱組織學生觀察認識物體的“前面、上面和右面”時,筆者讓幾個學生到講臺前觀看投票箱,并說說從各個角度看是什么形狀,前來觀察的學生開心了,有幾個“小心眼兒”的學生臉上流露出不快的表情,立馬表現出消極情緒。于是,筆者說:“由于前面地方較小,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上臺來觀察,為了讓大家都能有機會觀察和體驗,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學具,請你們拿出學具擺在桌子中間,從學具的前面、上面與右面去觀察,看看分別看到什么形狀。”教師學具的提供,讓每個學生都有了觀察的機會,那幾個消極的學生臉上立刻從“陰”轉“晴”,一下子變開心了。
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因素有著較大的相關性,受到一定外界刺激后,情緒也會發生變動,或由低谷升至高峰或從高潮突然轉向低潮,教師在教學中若能改善學生的消極情緒,定能催生樂學氛圍。
二、適時變更情境,轉移不良情緒,催生樂學意識
“借著情緒的調整,可在任何時刻都振奮起來。”情緒對行為成功至關重要,針對課堂中部分學生出現的不良情緒,教師要及時調整疏導,以使不良情緒轉化為良好情緒,催生他們的樂學意識,從而為學習的成功保駕護航。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認識毫升》時,筆者通過實驗讓學生感受與體驗1毫升水的多少,以加深對毫升概念的認識理解,在演示活動中,筆者邀請學生與筆者配合完成任務,許多學生興奮地舉起了手,筆者當時喊的是班長上來與筆者合作,用滴管吸了1毫升水,滴在他的手心,請他數一數1毫升水大約有多少滴,與班長同座的小勇不高興,因為沒有被請到前面來與筆者合作,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馬上表現出不良情緒,撅著小嘴,眼睛斜視班長,一臉抱怨。筆者知道必須馬上疏導以化解不良情緒,引導他開心學習。于是,筆者馬上轉換了教學情境說:“剛才班長通過親身體驗,和大家一起感知認識了1毫升,現在老師這兒有兩只容量是500毫升的小杯子和一只1升的大杯子,誰愿意把兩只小杯子裝滿水再倒入大杯子?”這回,筆者主動邀請小勇上來操作,小勇馬上露出了笑容,這樣既撫慰了他的心情,轉移了不良情緒,并在積極操作中帶領大家圓滿實現了教學目標。
情緒的管理要自然,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管理學生情緒,可以采用適時變更教學情境的方式,將情緒不良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心儀的情境,自然而然消除不良情緒,促使學生理智行動。
三、適度干預激勵,疏導負面情緒,催生樂學動力
“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情緒管理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在進行情緒管理中,老師的干預要適度,要以激發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為主要管理手段,促進學生自我調控,催生樂學動力。
在數學教學中,筆者會即時捕捉學生的負面情緒,發揮正面情緒優勢,疏導負面情緒,因勢利導地激勵學生自我調節,催生自主樂學狀態。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可能性》 時,筆者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給每個小組提供了一只布袋與幾只不同顏色的塑料球,讓他們通過實驗探究口袋中放1只紅球與1只黃球摸到每種顏色球的可能性,誰知,筆者剛把實驗材料給他們,個別小組就發生了爭搶現象,有的搶著要摸球,有的不愿意當記錄員,搞得組內成員關系不和睦,不能按照要求正常開展實驗。于是,筆者立即予以干預,沒有批評,反而鼓勵他們說:“這次的實驗是一項合作性活動,需要我們組內的每個成員精誠團結才能圓滿完成任務,大多數組員能夠顧全大局服從組長的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在引導激勵下,學生們的負面情緒消失得無影無蹤,紛紛團結協作、動力十足,較好地完成了合作探究任務。
“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緒。”情緒的管理是一門藝術,讓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優化學生情緒,發揮優良情緒的激勵功效,催生樂學課堂。
參考文獻:
范強.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吉林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