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婷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們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存在問題,提出了要加快邁出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資產管理改革的新步伐,要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等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舉措。
[關鍵詞]:深化 國有企業 改革
0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活動的重要階段,加強對改革內容的優化是為了更好地確保攻堅工作的開展。在此次會議中通過的相關決策與建議內容,充分體現出全面建設戰略部署工作的價值,也為總體布局內容的落實到位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引導。這既是對我黨新時期建設內容的表現,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內容的表現。這些部署要求的產生與明確,給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得我國經濟內容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建設的開展,也為增強我國市場經濟活力帶來新的發展優勢。其中,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其的建設與優化改革,是為了讓其能夠更好發揮出其領軍者作用,保障小康建設得以真正意義上地按照計劃開展。在本文中,筆者認為國有企業的建設與發展需要一個長時期的深化改革,以此來滿足創新建設內容,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意義
在資本主義市場中,生產資料是屬于個人所有的。市場的盈利也會根據生產資料的所屬進行劃分。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私人的生產資料很難進入到一些行業之中,同時,其也很難對國有企業帶來幫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與市場經濟活力的阻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存在,資本主義國家會建立公共機構來引導這類生產資料得以充分利用。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資料是屬于整個社會大眾的,受公有制的影響,使得國有企業對市場經濟的影響較為明顯,而在分配活動中,勞動成果本身也是歸全民所有。所以,國有企業想要提高對生產資料的利用水平,需要增強自身的企業形態,以此來適應市場需求。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影響力較為明顯。國有企業通過稅收等形式來對國家發展作出貢獻,同時,國有企業也是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表現,是國家戰略性生產的骨干,是國家經濟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力量和體現。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關系著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搞好國有企業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2目前我們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存在問題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制度本身的建設與發展需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與市場的實際,國有企業也是如此,只有借助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才能引導國有企業得以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從經營管理機制出發,將管理活動的開展水平有效提高,進而來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將改革價值落實到位,降低企業因受制度影響而帶來的發展阻礙。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國有企業還沒有完全建立起符合市場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相對較慢,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企業經營者行政化管理問題突出,市場化選人機制沒有真正形成,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措施。
2.1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格局構造的不合理。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國有企業產業調整任務還需面臨較為艱巨的改革歷程。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發展速度而忽視了對質量的提高與環境的保護,使得大量的建設內容成為了環境污染的源頭。企業因創新能力不足也讓其缺乏自主科技與自我品牌,難以打開國際市場。
2.2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
一些國有企業在資產管理活動中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導致資金使用流程需要面臨大量的審批手續。這既不利于企業的自主決策,也不能幫助企業加強對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水平,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始終保持著較低的生產經營效率,市場競爭力較為低。
2.3國企改革問題的存在給社會發展帶來了負擔
就國有企業的社會職能工作來說,許多企業還要經營醫院、學校和管理社區等社會職能,每年都要對這些機構投入巨額補貼,這使得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參與市場競爭中背負著沉重的“包袱”。但是由于體制和歷史遺留問題的存在,廠辦大集體改革難度大,改革成本過高,改革辦法仍在探索之中。
3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對策
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部署,進一步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省屬國有企業的發展永遠是與全省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連,而創新永遠是經濟升級的持久動力。邁出改革的新步伐,需要省屬國有企業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本質要求,采用進一步有效的市場舉措。
3.1針對于現代企業制度的推陳出新
加強地資本運作過程的管理,進而幫助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就省屬的國有企業來說,其需要從股份制改革活動出發,來對監管內容進行優化,建立其行之有效的權衡機制,加大對省屬國企的用人水平,將薪酬分配內容與投資權益等具體工作形式化,以此來提高市場發展水平,增強企業的行政管理效率。
一是需要從混合所有制經濟內容出發,尋求突破,將多元化的股權管理制度改革發展,使得國有企業得以成為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步驟,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資金注入。其中,就各類非公資本來說,以民營資本為代表的資金內容可以為國有企業的股權多樣化建設活動帶來較大的社會活力。因此,需要加強對其的引導與使用。在涉及到國民經濟內容的時候,可以保持國有絕對控股;涉及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以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以采取國有參股的形式,甚至是全部退出。二是在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方面取得突破。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推行經營性國資集中統一監管,減少審批事項,落實企業自主經營權。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國資流動平臺,探索組建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以管好資本投向、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為重點,健全與企業改革發展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
3.2堅定邁出資產管理改革的新步伐
管好國有資本,既是國有資產管理的延續,也是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升華。在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中不能割裂開來看這個問題,要圍繞改革循序漸進,注重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省屬國有企業應突出主營業務的整體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剝離運行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非主業資產,籌集新的發展資本,做到資本運作的有進有退,向統一合理配置資源轉變。
3.3提高省屬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
通過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中資本運作和資產經營考核評價指標的分類設置,更加突出市場化的改革措施和考核評價手段,建立透明的市場化信息指標,增加履行社會責任、技術創新成效等考核內容,建立綜合資產經營評價辦法,重點關注企業的資產經營能力、資本運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通過創新發展充分體現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為全省全面實現“兩個率先”做出應有貢獻。
4結束語
總的來說,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活動的推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需要增強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讓其能夠在創新活動中做到進一步發展,提高自身的格局布置水平,做到分工發展,將國有資本引領導經濟建設核心內容中去。同時,也要避免因盲目拓張帶來的經濟問題,讓現代科技能夠成為傳統企業的發展法寶,培育出更加適合新興產業建設活動的積極影響因素,幫助國有企業更好地完成深化改革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朝明,李中秋.關于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J].當代經濟研究,2015(3):44-50.
[2]關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與公司治理--“第三屆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與治理學術研討會”觀點綜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2):44-50.
[3]簡新華.論攻堅階段的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必須正確認識的幾個基本問題[J].學術研究,2012(10):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