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以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數據為樣本,分別從債務比例、債務期限和產權性質三個角度分析企業負債與會計穩健性的相關關系,結果發現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與債務比例呈正相關;而且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與短期借款比例呈正相關;非國有企業的會計文件與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比例都呈正相關。
[關鍵詞]:負債比例 負債期限 會計穩健性 股權性質
一、導言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旨在向利益攸關的各方傳輸有價值的財務信息。會計穩健性是會計信息最重要的質量特征之一,也是財務會計的一項重要慣例和會計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計量準則,具有降低委托代理關系中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高契約運行的效率,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債權人在同意將資金借給企業之前,必然關注該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那么作為衡量會計信息質量指標之一的會計穩健性,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將從債務的比例和期限兩方面分析不同性質的企業的會計穩健性情況,并從債務角度給出改善公司經營的建議。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負債比例、負債期限與會計穩健性
代理理論認為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利益沖突會影響企業會計的穩健程度(Holthausen、Watts,2001)。在債務契約中和債務人面臨不對稱的收益和損失,債權人在企業經營狀況好的時候最多只能獲得本金和利息,而一旦企業經營惡化,則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債務人的道德風險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具體說債務企業選擇投資風險高的項目,獲得的超額收益除了支付固定的成本外全部歸屬自己,一旦投資失敗,損失的是債權人的資金。因此,多數債務契約中都有保護性條款(比如,債務人要保持一定標準的利息保障倍數、產權比例、對資產處置的限制、對增加債務的限制等等)。國內學者趙剛、梁上坤等(2014)認為會計穩健性在銀行借款契約中居于重要地位。借款人采用高水平的穩健性可以幫助銀行降低風險,相應地,銀行會提供一定的優惠作為回報;他們的實證結果發現,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越強,企業獲得的每筆貸款金額越大,貸款期限越長,貸款的利率越低。另外,還發現在法制環境越好,優惠政策越多,政府干預越少的地區,上述關系更為顯著。陸正飛等(2008)、劉運國、昊小蒙(2010)、趙雅男(2015)和安然等多位學者也都發現債務金額高(或債務比例高)的公司,債權人會加大監管力度,規避自身風險,迫使債務人提供穩健的會計信息,即債務金額(比例)與會計穩健性成正比。通過分析提出本文的第一個假設:
假設1:企業的會計政策穩健性與負債比例呈正相關關系。
不同期限的負債對債務人的約束力不同,短期負債對債務人的約束較強。短期負債比例較高的企業,需要在短期內償還大量的借款,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就會陷入財務危機,同時,銀行也難以收回貸款。因此,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必然對短期借款比例高的企業實施更嚴格的監督,對會計信息的穩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長期借款的借款期限較長,債權人收回貸款的風險隨之增加。劉運國、昊小蒙等(2010)研究了我國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數據,發現銀行要求短期借款比例高和長期借款比例低的公司采取更加穩健的會計政策,而且對長期借款比例高的終極控制人為國有控股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要求要低于短期借款比例高的民營企業。趙雅男等(2015)認為會計穩健性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他們運用Khan和Watts(2007)提出的計量會計穩健性模型,研究債務金額與債務期限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債務金額與會計穩健性呈正比,債務期限與會計穩健性成反比。提出假設:
假設2:銀行會要求短期借款比例高的企業采取更加穩健的會計政策,針對長期借款比例高的企業會放低會計穩健性要求。
(二)產權性質、負債期限、負債比例與會計穩健性
陶曉慧(2009)研究發現國有控股的性質削弱了債務契約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特征,而會計穩健性對于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作用,也更多地表現在非國有或者非地方控制的上市公司中。這說明,我國現階段會計穩健性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作用主要體現于民營上市公司中。王生年、秦曉麗(2014)通過對2003至2011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的提高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債務融資,而且對非國有企業而言,會計穩健性與債務融資正相關,而對國有企業而言二者關系不顯著。在我國,政府政策是促進國有企業發展的有力保證,政府干預是政府扶持國有與企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假設3: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與短期借款比例呈正相關關系,而長期借款比例無關。
假設4:非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與短期、長期借款比例均呈正相關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2012-2014年在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初始樣本,剔除金融類公司、當年IPO公司、數據不全的公司和ST、PT等處于非正常交易狀態公司。最終得到4402個觀測值,其中2012-2014年分別為1364個、1481個、1557個。樣本公司的財務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
1.模型設計
會計穩健性的度量模型有Basu模型、Shroff和Zhang(2004)提出的重大事項下的盈余回報模型、Ball和Shivakumar(2005)應計-現金流模型、Khan和Watts(2009)的C-Score 模型等等。鑒于現金流對企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鑒Ball和Shivakumar的應計-現金流模型:度量會計穩健性。即Acct=α0+α1CFOt+α2DCFOt+α3CFOt×DCFOt+εt,結合研究需要對其做了相應的修正。新模型如下:
模型1:Acct=α0+α1CFOt+α2DCFOt+α3CFOt×DCFOt+α4DEBTt×CFOt+α5DEBTt×CFOt×DCFOt+α6SIZEt×CFOt×DCFOt+α7LOSSt×CFOt×DCFOt+α8Year12+α9Year13+α10Year14+α11Ind+εt
其中,Acct表示t期的應計項目除以年初的總資產,t期的應計項目等于t期的營業利潤減去t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CFOt表示t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除以期初的總資產;DCFOt是虛擬變量,當CFOt小于0時,它取1,反之取0;DEBTt表示t年度期末的資產負債率,檢驗負債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若α5顯著大于0,則表示負債比例越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越穩健。SIZEt(公司當年年末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LOSSt(若公司當年虧損,取1,否則為0,衡量公司是否虧損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Year (若樣本期間為2012年,則Year12為1,否則為0;若樣本期間為2013年,則Year13為1,否則為0;若樣本期間為2014年,則Year14為1,否則為0;衡量年份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Ind(按照證監會2012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分類與代碼,設置15個行業控制變量,衡量公司所在行業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都是控制變量
模型2:Acct=α0+α1CFOt+α2DCFOt+α3CFOt×DCFOt+α4SDEBTt×CFOt+α5SDBETt×CFOt×DCFOt+α6SIZEt×CFOt×DCFOt+α7LOSSt×CFOt×DCFOt+α8Year12+α9Year13+α10Year14+α11Ind+εt
其中,SDEBTt表示t年度末的短期借款占資產的比例,檢驗短期借款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選取的樣本分別是所有企業、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若α5顯著大于0,則表示短期負債比例越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越穩健。
模型3:Acct=α0+α1CFOt+α2DCFOt+α3CFOt×DCFOt+α4LDEBTt×CFOt+α5LDEBTt×CFOt×DCFOt+α6SIZEt×CFOt×DCFOt+α7LOSSt×CFOt×DCFOt+α8Year12+α9Year13+α10Year14+α11Ind+εt
其中,LDEBTt表示t年度末的長期借款占資產的比例,檢驗長期借款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當樣本為所有企業、國有企業時,若α5不顯著,則表示長期負債比例與企業的會計穩健性無關;當樣本為非國有企業時,若α5顯著大于0,則表示長期負債比例越高,非國有企業的會計信息越穩健。為了減輕多重共線性可能帶來的危害,3個模型中的交互項均進行了殘差中心化處理。
2.描述性統計分析
(1)按年份分析:據表1,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長期借款比例在2012-2014年度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短期借款比例在2012-2014年度呈逐年下降趨勢。從各年度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比例的均值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比例遠高于長期借款比例,說明我國上市公司還是以短期借款為主。
(2)按產權性質分析: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于非國有企業;無論哪類企業,短期借款比例均高于長期借款比例,說明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都偏好短期借款;非國有企業的短期借款比例高于國有企業,而長期借款比例要低于非國有企業的,說明國有企業獲得較多的長期借款。
3.多元回歸分析
為使回歸結果更加穩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時,本文剔除了標準化殘差的絕對值大于3的樣本。據表2,DEBT×CFO×DCFO的系數為正且在10%水平上顯著,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對會計穩健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企業的負債比例越高,其提供的會計信息越穩健,驗證了假設1。SDEBT×CFO×DCFO的系數為正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比例越高,其提供的會計信息越穩健,LDEBT×CFO×DCFO的系數為負但不顯著,說明長期借款比例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有限,驗證了假設2。
注:*、**、***分別表示為在10%、5%、1%水平上顯著(雙尾檢驗)
據表3,國有企業的SDEBT×CFO×DCFO的系數為正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國有企業的短期借款比例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即國有企業的短期借款比例越高,其會計信息越穩健。國有企業的LDEBT×CFO×DCFO的系數為負但不顯著,說明國有企業的長期借款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呈負向關系但不顯著;因為政府為國有企業的長期借款提供“無形擔保”,銀行不再對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提出要求,即國有企業的長期借款比例對會計穩健性影響有限,驗證了假設3。非國有企業的SDEBT×CFO×DCFO的系數為正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非國有企業的短期借款比例與會計穩健性顯著正相關,即非國有企業的短期借款比例越高,其會計信息越穩健。非國有企業的LDEBT×CFO×DCFO的系數為正且在5%水平上顯著,說明非國有企業的長期借款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同樣呈正相關關系;因為非國有企業一般缺少政府的扶持,銀行會對這類的長、短期借款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要求其提供穩健程度較高的會計信息,假設4也得到證實。
注:*、**、***分別表示為在10%、5%、1%水平上顯著(雙尾檢驗);括號內為T值。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研究了企業負債與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結果證實,企業的負債比例越高,其提供的會計信息越穩健,因為債權人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會要求債務人提供穩健的會計信息;而且,企業的短期借款越多,越頻繁,銀行對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要求就越高。而銀行在發放長期借款時考慮更多的是外部履約機制,對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要求偏低。從產權性質角度看,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隨著短期借款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與長期借款沒有顯著關系;非國有企業的會計穩健性隨著長、短期借款的比例增加而提高,主要因為政府的扶持政策為國有企業的長期借款提供了無形擔保,銀行不再要求其提高會計穩健性以回避風險。
政府與企業的密切關系影響了企業的會計穩健性程度。可以說,我國政府對企業的影響表現在對國有企業扶持太多,非國有企業受到的恩惠較少。為了促進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生存和發展,提供穩健的會計信息,以獲得資金提供者的信任和支持,政府應該多采用市場手段管理企業。近幾年,我國政府也發布了一系列引導、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努力提高非國有企業的地位,但這些政策意見還需要得到有效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趙剛,梁上坤,王玉濤.會計穩健性與銀行借款契約——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4(12).
[2]陸正飛,祝繼高,孫便霞.盈余管理、會計信息與銀行債務契約[J].管理世界,2008(03).
[3]劉運國,昊小蒙,蔣濤.產權性質、債務融資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0(01).
[4]趙雅男,安然.上市公司債務契約與會計穩健性的實證分析[J].經營與管理,2015(1).
[5]陶曉慧.會計穩健性、債務契約與債權人保護[D].學位論文,2009.
[6]王生年、秦曉麗.貨幣政策、會計穩健性與債務融資[J].財會通訊,2014(2).
[7]鄭長峰.產權關系、債務期限與會計穩健性[J].會計之友,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