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封水系工程作為一件惠民工程,承載著傳承歷史文化的重任與滿足居民生活休閑需要的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與環境生態的作用。而園林建筑就是水系工程景觀設計中很重要的一環,園林建筑除了滿足自身的使用功能還應適應周圍環境成為景觀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對開封歷史文化風情的探討,結合水系周邊環境規劃,做出適合開封風土人情,滿足多種使用功能的園林建筑。
【關鍵詞】開封水系;園林建筑;規劃設計
1、現狀概況及背景
開封位于中國河南省中東部,素有“北方水城”之美譽。地處黃河之濱的,擁有七朝古都歷史的開封,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北宋時期的開封有四河貫城,使得當時城內外交通便利,商業興旺。現在,開封人們正在努力恢復千年前的“水系工程”,水系一期與二期工程已經完工。水系一期連接龍亭湖與鐵塔湖,水系二期連接龍亭湖與包公湖。由于水系一期二期投入運營后的良好評價,水系三期的建設將繼續水系一期與水系二期的設計理念,進一步連通城市水系,成為融自然景觀、生態景觀、歷史文化、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城市水系,完成“四河”連通“五湖”的“宋都水系工程”。
2、開封水系工程鐵塔湖至陽光湖段現狀分析
水系在鐵塔湖與陽光湖的區段內,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豐富,不僅有自然河道,天然湖坑,還有古城墻,河南大學等人文因素。而陽光湖和鐵塔湖都是在歷史上自然形成的湖泊,并非人工挖掘,具有天然的生態優勢,但因管理不善,所以造成現在河道擁堵,水流不暢的局面。同時也是周邊的環境日益惡化。陽光湖和東護城河,四周均為居民用房,因此居民建筑擠占河道現象嚴重。建筑形式單一,使用率低,不能很好的達到滿足游人休憩觀景的作用。水系周邊環境雜草叢生,水質污染嚴重。
3、水系園林建筑規劃設計
3.1 總體規劃設想
在規劃范圍內,設計整套服務性園林建筑,滿足都中使用功能。總體建筑風格為仿宋建筑,在建筑形式上進行創新改良。利用多種屋頂形式的組合,讓古建筑煥發新光彩。此次設計針對人群主要為周邊居民與師生,建筑選址與使用功能圍繞使用人群設置。仿古建筑融入“宋文化”等設計元素,從現代人的生活要求進行布局了,滿足游憩,休閑等功能要求,結合水系景觀設計豐富景觀層次。
本次設計主要建筑形式根據使用人群的需要大致設有亭榭,游船碼頭,濱水茶室,售貨亭,園廁等。個個建筑形式獨立風格統一,沿河結合景觀布置。以展現“宋文化”,為主題。注重建筑形式與景觀的結合的同時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在保留古城風貌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及設計方法,為人們提供休閑觀景的好去處。
3.2 濱水茶室設計
濱水茶室選址與水系河流與鐵塔湖的入口處,位于河南大學東門處的文化廣場東北角。該地北鄰鐵塔湖,駁岸生硬,岸邊水質差,雜草叢生。廣場空曠,使用率低,只有幾個園凳,用途單一。選址于鐵塔湖邊,可以借水景,使成為可賞,可游,可憩的景點。遠景可借開封的鐵塔,風格統一,遠近對比,豐富景觀。
整體建筑風格為仿宋建筑。作為園林建筑,首先其造型優美,屋頂形式多樣:主茶室采用兩個懸山屋頂的組合,兩個戶外茶亭分別采用攢尖與歇山屋頂。三個主體建筑用游廊相連,在保證流線合理的同時圍合出不同觀景空間,做到步移景異,移步換景。兩個戶外茶室位于水面之上,四面皆可觀景。內部功能空間包括門廳,兩個戶外茶亭,備茶,洗滌,燒水間,制作間,小賣柜臺,貯藏室,管理室,值班室,和男女廁所。茶室與景觀融為一體,與遠處鐵塔遙遙相對,更增加幾分歷史時空感。
3.3 書畫館設計
書畫館規劃設計于水系與鐵塔湖的交界處,在新規劃的文化廣場旁。建一陳列開封文人作品的書畫館,即提升文化廣場氛圍,又增加人們的游賞去處,并成為一張開封的新名片。該文化館的設計風格與文化廣場的茶室不同為民居風格。民居院落的布局使建筑更加親切。取“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將鐵塔湖水引入建筑庭院內部,豐富內外景觀,便于游客觀賞。書畫館內部為串聯布局,流線明確。建筑與風景相融合,外部設置景墻,圍合出不同的觀賞空間。書畫館設置展覽廳,多功能廳,閱覽室,書庫,閱覽室,辦公室,休閑茶室,值班室,男女廁所等。使用串聯式布局流線簡單明確,方便游客游賞。
3.4 游船碼頭以及園亭設計
園林游船碼頭的設計選址在位于陽光湖畔的民俗廣場西側。游船碼頭的基地正處于水路交接處,并選于湖岸突出的位置上,空間和視野開闊,便于船只往返。園亭分布于整個景觀設計各處結合景觀設置。游船碼頭包括候船室,管理區,休息區以及平臺,登臺道等組成。管理區包括值班、售票、工作人員休息用房。將游船碼頭設計成畫舫的形式,不僅具有碼頭的功能作用,同時既是觀景平臺又是風景中的景點。
園亭在風格上采用仿古形式,在造型方面結合景觀不斷變化,設有八角亭、六角亭、攢尖亭、雙亭等,反映出中國古典建筑優美獨特的造型。設計上既可以滿足園林游賞的要求,又可成為園林一景,成為游人防曬避雨之處,在休憩的同時欣賞美景。
結語:
水系景觀環境營造出的良好人居環境氛圍,將極大地推進周邊的舊城改造項目以及促進周邊土地升值、帶動周邊住宅和商業用房的開發,并讓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本論文設計的園林建筑注重建筑功能與空間,環境與形體,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注重園林建筑與開封文化的結合,使之成為開封文化的載體和延續。通過對仿古建筑設計的探討,希望對開封的傳統文化有更好的繼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承藻.園林建筑: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2]朱騰剛.開封城市景觀生態規劃[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11):139—141.
[3]馮鐘平.中國園林建筑[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段佳卉,女,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建筑與城市設計方向研究。
基金項目:
河南省科技廳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項目(132300410059): 河南地域性建筑低碳更新改造規劃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