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華
膀胱癌患者術后應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護理
李德華
目的 探討整體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3—10月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均行膀胱癌手術,術后均給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膀胱癌患者術后應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實施整體性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膀胱灌注安全性,同時對提升護理滿意度有積極作用。
膀胱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護理
膀胱癌為泌尿系統常見惡性腫瘤,近80%的患者為淺表性膀胱癌。手術具有根治效果,故已廣泛應用于臨床[1]。但有研究報道,膀胱癌術后復發率較高,為降低術后復發率,需在膀胱癌術后采用相應藥物進行膀胱灌注治療[2]。吡柔比星作為目前臨床中效果最佳的膀胱灌注藥物,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改善臨床效果[3]。本研究就整體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齡42~65歲,平均(56.3±1.9)歲,27例患者行經尿道膀胱腫瘤等離子電切術,3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術;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6例,年齡40~65歲,平均(58.6±1.5)歲,28例患者行經尿道膀胱腫瘤等離子電切術,2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術。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膀胱癌手術,術后均給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具體方法為:在患者行膀胱癌手術7 d后,將30.0 mg吡柔比星溶于5%葡萄糖溶液40.0 ml中,在無菌操作下經尿道插入相應型號導尿管,注入藥物結束后再注入10.0 ml空氣,使藥液充分注入膀胱內,然后拔除導尿管。膀胱灌注治療后指導患者定時更換體位,以確保吡柔比星藥液與患者膀胱組織各個部位均充分接觸。膀胱灌注治療頻率為每周1次,連續治療8周后調整為每月1次,連續治療10個月。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在膀胱灌注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方法,膀胱灌注期間密切注意患者尿色、尿量變化情況,記錄患者自覺癥狀,并對膀胱灌注方案進行科學調整,發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性護理,具體如下。
1.3.1膀胱灌注前護理 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前,護理人員需主動且耐心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向患者詳細介紹膀胱癌相關知識,告知其膀胱癌術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的必要性與臨床價值,使患者認同治療方法,并與醫務工作者之間建立起信任、配合的關系。同時,護理人員需預先告知患者在膀胱灌注期間因藥物刺激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以降低患者思想上的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勇氣與決心,從而更加主動與積極地配合醫務工作者的各項操作,以最大限度地確保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的順利開展。
1.3.2膀胱灌注中護理 由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操作需置入尿管,具體實施過程中患者隱私部位處于暴露狀態,故整個操作需要安排在舒適、安靜、且隱蔽的室內進行,操作期間需注意對患者暴露部位的遮蓋,以免受涼,同時使患者放心。為確保膀胱灌注干預的效果,需囑患者在治療前4 h內禁飲,以避免灌注后過早排尿影響治療效果。膀胱灌注時患者需取適當體位,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流程,在尿管置入時動作應當盡量輕柔,以免損傷尿道黏膜,并隨時告知患者治療進度,爭取患者的配合。確認尿管到達膀胱內后,繼續進入1.0~2.0 cm以排空膀胱內殘余尿液,然后注入之前配置好的藥液,推藥速度不宜過快,推注過程中注意觀察和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尿管必須插至膀胱內再注藥液,禁止自尿道口直接加壓注入,尿道黏膜下有豐富的血管竇,若從尿道口注入藥液,尿道易形成肉芽腫,引起尿道狹窄。灌注完畢后,將尿管末端反折后拔出尿管,并協助患者穿衣。若患者出現感染、血尿等癥狀,宜將灌注治療推遲7 d后再進行,對于女性患者則需避開月經期。
1.3.3膀胱灌注后護理 大部分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均較虛弱,故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安排安靜的休息場所,囑患者臥床休息,注意根據患者主訴癥狀更換體位,以確保吡柔比星藥液能夠與患者膀胱組織黏膜充分接觸。一般情況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藥液會在膀胱組織內保留30~60 min,然后排出體外。在膀胱灌注后,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每間隔7~8 min更換一次體位(按照仰臥位、俯臥位、左側臥位以及右側臥位輪流變化),以保障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療的效果。同時,需囑患者在藥液排出體外后盡量多飲水,以生理性沖洗膀胱,減少吡柔比星藥液殘留對膀胱組織黏膜產生的刺激,同時也兼顧達到稀釋致癌物質的效果。此外,在飲食方面,需給予患者高熱量、維生素豐富、高蛋白食物,并囑患者禁煙酒,進行適量活動,以增加機體抵抗力。由于化療藥物會對骨髓產生抑制,應囑患者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同時,告知患者需密切注意排尿情況、尿液顏色等,定期來院復查膀胱鏡,以確保第一時間內發現腫瘤復發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還應囑患者勿接觸橡膠塑料、燃料等工業品,防止因外源性物質造成腫瘤復發。由于膀胱癌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一些患者會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膀胱癌病灶經手術切除后無不適癥狀則無需堅持術后長期治療。因此,出院前需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講,使其了解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方面的確切價值。詳細告知患者出院后每次復診的時間以及內容,并指導患者提前電話預約,以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同時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要求患者每間隔3個月返院復查1次膀胱鏡,隨訪2年后調整為半年復查1次,以便醫務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予以指導。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調查問卷進行評價,總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70~89分;基本滿意:60~6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手術是治療膀胱癌,尤其是淺表性膀胱癌的最主要手段,已證實其具有確切臨床效果。但也有資料顯示,膀胱癌術后3年內復發率可達70%以上,其中20%左右的患者復發后腫瘤浸潤以及惡性程度將顯著增加[4]。因此,在膀胱癌術后予以細胞毒性藥物進行膀胱灌注化療干預,對降低術后復發率、提高臨床預后效果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相關研究指出,吡柔比星為新一代半合成蒽環類抗腫瘤藥物,通過膀胱灌注途徑給藥后可迅速進入癌細胞內,加速癌細胞凋亡[4]。但有同類研究指出,在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時,為減少藥物對患者機體所帶來的不良反應,在降低腫瘤復發率的同時提高用藥安全性,需加強在膀胱灌注期間的護理,采取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的整體護理措施,以提高膀胱灌注的安全性[5]。
在膀胱癌患者術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過程中,實施整體性護理的優勢體現在:患者在行膀胱灌注前接受針對性護理,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介紹膀胱灌注期間的注意事項,可減少患者對治療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對提高其配合度、依從性均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膀胱灌注期間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流程,并配合操作醫師展開各項技術性護理工作,可使患者能夠安全且順利地完成膀胱灌注治療,減少不適感。在膀胱灌注后,護理的關鍵在于降低各類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故在護理中關注對體位、飲食、以及各項體征的觀察、護理。能夠及時發現患者行膀胱灌注治療后的各種不良反應,及時向醫師報告并給予相應處理,對提高膀胱灌注治療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在膀胱癌患者術后應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實施整體性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膀胱灌注安全性,同時對提高護理滿意度有積極作用。
[1]尹淑玲,劉巖,施慧,等.全身化療加吡柔比星熱灌注化療治療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療效及護理干預對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416-3418.
[2]卜彩英,古雙玲,陳香玉,等.吡柔比星膀胱內灌注在膀胱癌術后應用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z2):196-197.
[3]江秀鳳.優質護理對膀胱癌患者術后灌注化療藥物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35):152-153.
[4]于平川.膀胱癌患者術后行膀胱灌注化療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610-612.
[5]金碧霞,鄭小泉,葉麗敏.提高膀胱癌患者術后膀胱灌注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12,11(5):447-448.
R473.73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67
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醫院,遼寧鐵嶺 112000
李德華(1975.10-),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普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