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男,常曉麗,張紅英
?
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臨床護理
王赫男1,常曉麗2,張紅英3
胃鏡;急診;護理;上消化道異物
胃鏡在上消化道異物治療中的應用范圍較廣,且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1]。胃鏡治療具有刺激小、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但在治療中仍然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2]。現將2012-08至2014-08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探究綜合護理在治療上消化道異物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08至2014-08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異物患者,隨機選取200例采取胃鏡治療的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采取數字抽簽法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00例。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特將這200例患者納入進行此次研究。
實驗組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17~55歲,平均(35.85±4.95)歲;病史1~6 h,平均(2.84±1.04)h;異物類型:硬幣12例,假牙14例,雞肋骨10例,回形針10例,牙簽4例;滯留部位:胃內30例,食管15例,十二指腸5例。
對照組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16~55歲,平均(35.87±4.93)歲;病史1~6 h,平均(2.85±1.03)h;異物類型:硬幣11例,假牙14例,雞肋骨11例,回形針9例,牙簽5例;滯留部位:胃內30例,食管14例,十二指腸6例。
兩組患者就性別、年齡、病史、異物類型、滯留部位等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對比,P>0.05,說明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具有較好的均衡性,可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臨床癥狀,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做好基本的護理工作。實驗組施行綜合護理,其具體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心理護理上消化道存在異物增加了患者內心焦慮、恐懼的不良情緒,對于胃鏡檢查以及胃鏡異物取出手術,患者往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這在一定程度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以及效果。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的告知患者治療的方法、過程,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消除內心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感[3]。對于患者的顧慮,護理人員要適當對其進行疏導,消除患者的后顧之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1.2.2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并采取對應的措施。在胃鏡通過咽喉部時,告知患者不能吞咽,使分泌物自然流出,且不能嘔吐;在異物拖到咽部的時候,告知患者頭要稍微先后仰;若患者在治療時比較緊張,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慰、鼓勵患者;某些異物的取出需要進行無痛麻醉時,在鉗住異物至咽喉部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能脫落,以防掉入氣管。
1.2.3術后護理嚴密觀察患者術后上消化道黏膜有沒有破損、出血的情況,可通過觀察大便或者嘔吐物顏色進行判斷。若患者手術后2 h沒有出血現象,則給予患者半流質食物;若患者出現黏膜破損出血情況,則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按照醫囑給予患者黏膜保護劑、制酸劑等藥物[4]。2d后再給予患者食物,將食物從半流質食物緩慢的過渡到普通食物。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黏膜損傷、窒息、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采取選項法,選項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將相關數據錄入至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表1)。

表1 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護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n=100;n(%)]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2.2護理滿意度對比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97%)明顯高于對照組(81%),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護理滿意度對比 [n=100;n(%)]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胃鏡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較廣,且其在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效果獲得了廣大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肯定,極大的減少了對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刺激,進而降低了患者治療的創傷以及風險,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效果[5]。
急診胃鏡治療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較嚴重,且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因此,患者內心充滿了緊張、恐懼等情緒,對于胃鏡治療,患者往往表現出抵觸情緒,不配合醫生的治療,耽誤治療進程;同時,患者在胃鏡治療時還會出現嗆咳、嘔吐等反應,因此,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干預極為重要[6]。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常規護理的護理過程缺乏人性化,具有機械性的局限性,在當前患者對護理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常規護理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了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了綜合護理,綜合護理是指將多個護理措施和方法進行有機結合,給予患者更加全面的護理服務,主要包括心理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由于上消化道存在異物增加了患者內心焦慮、恐懼的不良情緒,對于胃鏡檢查以及胃鏡異物取出手術,患者往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這在一定程度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以及效果,因此,有必要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告知患者治療的方法和重要性,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面對治療;在手術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意外情況的出現,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監護,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操作,有利于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由于手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均極為不利,因此,在手術后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是有必要的,通過給予患者術后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進而鞏固手術效果,改善預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施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施行綜合護理的實驗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更優(P<0.05),數據說明,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改善預后,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化發展。
[1]黃英.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護理干預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5):2838-2839.
[2]陳禮婷.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1):1657-1658.
[3]李鳳珍.護理干預在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2):927.
[4]楊麗.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3,26(4):383-384.
[5]周孟如,陳天明.上消化道異物急診胃鏡取出術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7(7):16.
[6]單雪梅.論急診胃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2,24(2):315.
(2015-11-11收稿2016-03-30修回)
(責任編輯張楠)
王赫男,本科學歷,護師。
100039北京,武警總醫院:1.首保臨床部,2.南二科,3.質量管理科
張紅英,E-mail:wknh930@sina.com
R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