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恒瑞
(南陽市氣象局,河南南陽473000)
辣椒種植與氣候適宜性分析
胡恒瑞
(南陽市氣象局,河南南陽473000)
本文根據辣椒種植所需主要氣象指標和南陽站歷史資料,分析本地辣椒在生育期、幼苗期、開花坐果等不同時期的主要氣象條件。結果表明:南陽地區的光照、溫度、降水量等自然氣象條件很是適宜辣椒生長。辣椒一般在2月10號左右育苗,建好苗床后,先澆水,待水滲下后,將浸好后的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內,單位面積播種量不易過大,否則苗過細、過弱,不利于栽后返苗。然后覆細沙1厘米左右,支好弓架,上蓋薄膜。苗期適時澆水拔草,后期留意放風,隨著氣溫升高逐漸揭開薄膜。苗齡50天左右,在四月上旬移栽大田。
辣椒;氣候;適宜性
辣椒是南陽市經濟作物之一,主要以春栽為主,適于大面積種植,種植的品種有線辣椒、朝天椒等,分布全市的每個縣(區),經濟效益遠高于糧食作物。種植辣椒的前景廣闊。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辣椒獲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本文就辣椒生長發育期間所需的光、熱、水條件進行分析。選擇適宜播種期,避開不利氣象因素的影響,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為農民合理利用氣候資源、科學種植提供參考。
1.1 種子處理
種子一般要溫燙浸種,以達到殺死部分病菌,也可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小時。
1.2 育苗
選地勢平坦,無積水,上年沒種茄科的土地整畦,南陽市一般在2月上旬種,用小拱棚育苗。
1.3 大田管理
4月上旬,苗齡50~60天可以移栽大田,大田要精細整地,起壟鋪膜后再移栽,苗栽上后要及時防治田間雜草,噴灑殺蟲藥物,防治地下害蟲。
1.4 采收
田間生長2個月后,開始結果,一般6月底7月初可以采收第一茬辣椒,期間要注意防病治蟲,噴施葉面肥,以提高產量。
1.5 病蟲害防治
辣椒的病蟲害多而雜,做到早預防早治療,比較容易發生的有炭蛆病、疫病等。炭蛆病可用苯醚甲環唑配百菌清驚醒防治,疫病可用阿泰靈。苗期以防治地下蟲為主,可用氯氟氰脂灌根,對為害果實的青蟲、棉鈴蟲,可用阿氯苯酰進行防治。
2.1 南陽氣候背景
南陽位于河南西南部。氣候上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熱適宜,降水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自然災害相對較少。溫度的水平空間變化小,全市歷年平均氣溫在14.5℃~15.8℃;歷年平均降水量為706.5~1136.2毫米,歷年日照時數1783.2~1984.4小時。能滿足辣椒的生長發育。南陽市1981年~2010年逐月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見表1)。

表1 南陽市1981年~2010年逐月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
2.2 溫度條件分析
辣椒是喜溫作物,整個生長期適宜溫度為17℃-30℃,最適溫度為20℃~25℃,忌高溫曝曬。一般在2月10號左右育苗,谷雨前后,即4月下旬~5月上中旬地溫開始穩定在17℃~18℃時移栽。苗期氣溫21℃是根系生長的最佳溫度,吸收功能也最強;開花結果期的溫度是影響產量的關鍵時期,當日氣溫25℃、夜溫溫度16℃~21℃時,辣椒開花最多,坐果率最高;辣椒花受精后,果實膨大的適溫為23℃~28℃,高于35℃造成果實灼燒,低于20℃膨大速度受到抑制。果實加速轉色的適溫是25℃~30℃,溫度過低將使辣椒紅素形成緩慢,生物學成熟期延長。
南陽年平均溫度為15.2℃,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6℃。7月平均溫度最高,為27.0℃。歷年極端最高溫達到42.6℃。南陽氣溫在4月回升,7、8月份氣溫達到最高,熱量條件的適宜,對辣椒生長十分有利。
2.3 日照條件分析
日照是辣椒正常生長不可缺少的條件。辣椒是喜光作物,生長期需120~135小時。對日照時間要求雖不嚴格,但各個時期對光照要求是有很大差異的。種子發芽期要求避光,在幼苗期則需要較強光照,幼苗移栽后到結果期光照條件可適當減弱。南陽平均日照1783.4小時,日照足,能滿足辣椒生長。
2.4 水分條件分析
辣椒生長過程中對水分要求很嚴格,需要潮濕又不能澇。苗期一般不澆水;花芽分化后,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0%,進入開花結果期田間持水量保持在70%,可促進開花、提高結果率;盛花盛果期,供給足夠的水分,是辣椒獲得高產優質的一項關鍵措施。辣椒大量轉色期,嚴格控制灌水,以減少葉面蒸騰和地面蒸發,促進果實著色,加速成熟。中后期也要適當追肥,防止早衰。
南陽平均降水量862.0毫米,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155.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為308.4毫米,占全年的36%。充沛的雨量有利于滿足辣椒生長需要。
本地自然氣候條件適宜辣椒生長,播前應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適應當地栽培條件、商品性好的品種。播種時間應考慮到出苗時已斷晚霜,以免出苗時遭受晚霜的凍害,適宜的播種期為2月上旬。
移栽時采用“起壟、鋪膜”技術,起到增溫、防漬、早熟且顯著增產的效果。
不利氣象條件可能對辣椒產量造成減產,但可以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避免或減輕災害造成的影響。
[1]莊燦然.辣椒栽培新技術[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國新.濱椒1號小辣椒的選育及表現[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
S641.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8.051
胡恒瑞,本科學歷,南陽市氣象局,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