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勇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守住經濟增長底線
李慧勇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供給側改革已是共識。在中國經濟增長率從10%以上的高速增長下降到7%左右的中速增長的背景下,加強供給側改革正當其時。
一是目前需求管理邊際效應開始遞減;二是在產能過剩的同時,中國仍存在相當多的需求有待滿足;三是短期經濟增長靠需求,但最終要靠供給,依賴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既可以改善舊經濟通貨緊縮的狀況,也可以為新經濟騰出發展空間。
供給側改革對于提升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潛力是必要的,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難免使破產、失業、債務違約等隱性風險顯性化,這將對經濟和金融產生沖擊。如何在推進供給側管理的同時守住經濟增長的底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需要相關的配套條件和政策制度的設計進行對沖。如果沒有預先的政策設計,就盲目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很可能事與愿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導致新的問題產生。
不過,現在看來國家在部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已經考慮到相關方面的安排,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2016年中國經濟有驚無險。
具體來看,這種安排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利用寬松的宏觀政策降低改革的沖擊。通過比較,我們更能發現2016年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將更加寬松。從財政政策來看,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有力”,2014年工作會議的表述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2016年寬財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減稅。除了結構性減稅之外,還包括針對負擔比較重的制造業的普遍性減稅。二是增支。增支的重點除了醫療教育社保等民生領域之外,還包括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新基建、節能減排智能制造等新產業。三是擴大赤字率,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此前表示,3%赤字率紅線可以調整,釋放了信號。與國際相比,我國赤字率也顯保守。2015年赤字率2.3%左右,在增支減稅的背景下,2016年赤字率有望提高到3%左右。四是發揮國開行等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對需要國家扶持的產業和企業的支持。
從貨幣政策來看,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表述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加大靈活度”。2014年工作會議的表述是:“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穩健的提法與前期表述一致,加大靈活度的提法有兩層含義,一是加大政策工具的靈活性。短期與長期流動性管理工具相結合,運用新型貨幣政策工具MLF、PSL、SLO等,同時也配合運用降準降息等傳統金融工具調節。二是加大操作方式的靈活性。注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加大相關政策參數的調整力度和頻度。在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的同時,利率政策的自主性也將明顯提升。預計2016年仍將有1-2次降息。
其二,采取一攬子措施,切實降低企業成本。主要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其中,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社會保險費精簡歸并“五險一金”是亮點。2015年5次降息,在一系列降息措施的作用下,預計政策效果將在2016年集中顯現。
其三,去產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考慮到激進式的去產能過程可能引起較大的系統性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去產能以兼并重組為主,更注重節奏,漸進推行,這樣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大面積破產對經濟產生太大的沖擊。同時會議提出,對于依法需要實施破產清算的,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這也有望對沖去產能對經濟社會穩定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