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 盧潔(湘潭大學藝術學院)
湖湘傳統藝術造型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以青銅器為例
◆熊明 盧潔(湘潭大學藝術學院)
產品造型的設計應基于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和功能需求基礎之上,以特定文化為指導,利用現代的造型構成法則,結合現代材料、現代功能的特性,使產品的造型即滿足消費者的功能需求,同時滿足其內在的人文需求。
造型 現代設計 藝術
設計的構思與設計師所處的文化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湖湘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影響了歷代的設計師,這種影響體現在對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的影響之上。從湖湘現代的設計作品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設計師的潛意識中都繼承了傳統造物思想中功能實用,造型超現實的造物理念,許多的設計作品都可以從歷代發掘的文物中找到其設計根源。
古代青銅器是湖湘地區極具特色的藝術作品。上世紀在湖南省各地發現了大量古代青銅器,這種藝術品充分繼承了湖湘古人的造物理念和造物技巧,是商周時代湖湘造物技術的典范,是湖湘文化的歷史瑰寶。從其藝術風格來看,這種青銅器的創作體現了設計師形象思維的過程,其造型以感性的方式來表達其世界觀,具有感性而又直觀的藝術特征。其設計思路根源于生活,以實用為準則,卻又具有比真實生活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和感受,成為湖湘造物文化中的代表之作。從其歷代作品來看,湖湘地區青銅器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湖湘歷代居民在對客觀世界認知和改造的生產實踐中,受地域文化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傾向。在藝術品的設計中,這種地域文化充分體現在產品的造型上。造型語言充當了湖湘居民表達對自然的情感認知和自我認知的媒介符號。同時,這種獨特的造型語言也是湖湘地域文化的物質表現形式。“從青銅器來看,湖南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造型奇特,樣式精巧秀麗,特別是象尊、牛尊、采尊、虎食人卣以及四羊尊、兩羊尊等動物造型形象極為生動,具有明顯的寫實傾向,這在中原商文化的青銅器中是極為少見的。”①一般來說,湖湘地區青銅器的造型具有以下特征:
1、典雅精致的仿生造型
湖南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大多與生活的需求密切相關,它的藝術造型、風格及形式特征都受湖南本土文化、自然環境的影響。設計師就地取形,對自然環境中的各類生物進行模仿,在設計中對現實生物造型進行提煉,但又不改變其根本的形體,其創造的青銅器具有典型的仿生造型傾向。青銅器的功能以為服務生活為主,生活的實用性影響其造物理念和藝術特征,因而它成為一種實用形態的藝術作品。這種造型語言往往具有生活化、熟悉化的特征。
譬如在殷商至西周的古代湘湖地區,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圖騰崇拜的理念,為了滿足祭祀的需求,仿生造型成為該時期設計的典范,其青銅器造型豐富、形態嚴謹而穩重、個性化的特點非常明顯。以湘潭地區發現的豕形銅尊為例(圖1),該青銅器的設計受“鑄鼎象物”觀念的影響,具有強烈的象征性意味和典型仿生型的特征,這種特征同樣體現在衡陽的牛形銅觥中。這類青銅器的原型參考本地圈養的家畜,在保留其自然主要特征的基礎上,對動物的原型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將青銅器的造型進行類型化的形象設定。人們對這類青銅器造型熟悉,感覺親切,易于接受。
2、奔放自由的寫意造型

圖1 豕形銅尊和牛形銅觥
湖湘精神和文化傳承了楚漢藝術的美學思想,充滿了浪漫幻想。它源自生活,卻又不是生活簡單的折射,它高于生活,擁有超脫的想象力。對自然環境浪漫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炙熱的情感使湖湘居民對宇宙空間產生奔放自由的美的追求。湖南出土的青銅器中,通過師法自然,其造型利用抽象、變形的藝術手段對寫實造型進行了藝術加工,將青銅器的細節進行夸張處理,其造型往往具有奔放自由的湖湘文化特性,審美具有象征性和隱喻性特征。出于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如天空中的煙霧、水浪、流云、火焰等,古人根據想象對自然現象的特定形態進行歸納和提煉,將大自然的元素符號化,打造出器物的造型或裝飾與自然力量有某種形式上的外在聯系,寄情于物,寓意于形,使人產生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這些符號化的青銅器都源于湖湘人民的生活,符合當地的審美習慣,淳樸自然而又通俗易懂的方式相結合,將湖湘青銅器打造成一種實用形態的藝術作品。我們要想理解這些青銅器上的符號化內容,必須熟悉湖湘傳統生活習慣和文化理念,才能真正理解器物的造型和紋樣中蘊含的意義。
3、程式化的虛構形象造型
造型成為傳遞湖湘人民審美情趣的最佳藝術語言。造型已經不單單是湖湘人民單方面的情感認知,也成為一種認知自然世界和湖湘人文思想的媒介形式,它成為表現湖湘文化特征的藝術符號,具有象征性的人文屬性。湖湘本土居民在認知自然的過程中,在生產、生活或宗教崇拜過程中,通過發揮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現實和想象中的造型進行融合,形成了全新而浪漫的造型元素。
在湖南出土的青銅器中,存在大量有寫實特征,卻無法從客觀世界中找到原型的造型,如虎食人卣(圖2)這種藝術造型結構巧妙,造型生動,蘊含著湖湘本土居民豐富的思想情趣和美學追求。例如龍的造型往往結合了鹿、蛇、魚、牛等多種現實生物形態。湖湘人民通過夸張、變形等方法的藝術加工,對生活中各種真實生物的特征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了人們歷代傳承的固定形式。這種人們虛構和想象出來的理想造型,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超現實性。這種特性同樣存在于鳳、麒麟、貔貅等造型中。

圖2 虎食人卣
產品造型設計的傳承和發展是對本土文化的延續性創作。這里所談的“傳承”,也就是本土民族文化的延續性的問題、本土文化觀念在新的表現形式中傳播的問題; 而“發展”則指本土文化在新技術、新觀念的影響下,以民族的文化精神為基礎,與外來文化的融會又滋生出新的文化和新的觀念。
1、傳統形在現代設計中的“再構成”
審美是隨著時代、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的,湖湘傳統藝術的造型中對稱、唯美的特征與當代簡約、時尚的追求存在一定的沖突。何況隨著人們對生活需求的增強、產品功能的增加,傳統的造型往往不能充分滿足當今消費者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產品設計中不能直接套用傳統造型。對傳統造型的應用,應基于現代科技、材料、功能和需求對傳統造型元素進行適當的提煉和再創造。
2、傳統形在現代設計中的延續
傳統造型蘊含古代湖湘人民對自然的認知、祈福等象征意義,許多藝術品的造型遠遠超出了審美的范疇。其豐富多變的實體造型既有其符號化的外形特征,同時也是寄托湖湘居民人文精神的媒介,這是現代設計師必須去理解和尊重的。在現代設計中,應結合現代構成規律,探索傳統造型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寓意,延其形,傳其意,使產品的功能和形式符合當地人群的需求。
3、傳統形的“意”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
湖湘造型藝術的精髓在于其中的人文情感而非表象的“形”。造型作為青銅器外在的一種形式,造型中蘊含的“意”才是湖湘藝術品的精髓。湖湘傳統青銅器造型強調的是形與意的主客觀同一,具有“天人合一”的意味,造型的設計是表象的,正是歷代的設計師對湖湘文化中“意”的不斷追求,其藝術品的造型才能在形式上不斷創新,在滿足本土居民物質需求的同時,湖湘傳統造型的文化寓意也得以代代相傳。
設計藝術不是孤立的存在,其產生、發展都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無論是作為設計主體的人,還是設計符號都受其所屬文化環境的影響。湖湘青銅器造型藝術的產生是本土文化、本土居民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念的具象體現。對其造型特征的研究,只有充分結合湖湘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才能理解其設計思路,進而運用到現代設計之中。
在當代社會,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碰撞越來越頻繁,在外來文化和設計理念的沖擊下,產品造型的設計出現了文化迷失的危機。許多設計師將傳統造型當成現代設計的裝飾加以運用,而忽略產品造型和功能的特征,傳統造型的運用已經成為一種形式主義、裝飾主義。許多設計師對傳統藝術造型語言的照搬和復刻只是一味的復古行為,只是傳統藝術簡單的模仿和再現。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人的需求與日俱增,給傳統造型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當代設計對傳統的傳承應基于當代人民的審美需求和功能需求基礎之上,利用現代的造型構成法則,結合現代材料、現代功能的特性,使產品的造型既滿足消費者的功能需求,同時滿足其內在的人文需求,給當代設計帶來新的視角。
注釋:
①莫宇紅.湖湘化中現代設計元素的發掘與對接[D]. 湖南師范大學,2008
(熊明,碩士,湘潭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盧潔,碩士,湘潭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湖湘傳統藝術符號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視域”, 項目編號13B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