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艷
“其實,我投資的項目,有三分之一沒有產品。我們真的很難知道這有沒有價值,但可以確定的是,那個創意可以推動一個市場。”心元資本創始人Matt(鄭博仁)說。
做早期投資超過12年,創辦心元資本也已經有6年時間,Matt通常都是兩岸三地、國內國外地到處飛。在“資本寒冬”冰凍著國內創業浪潮的今天,Matt依然沒有放慢腳步,在2016年上半年投資了30多個項目,美國硅谷和中國各一半。
心元資本成立于2010年,目前已有三個美元基金,一個人民幣基金,主要集中投資天使階段。迄今為止,心元資本已經投資了超過100家公司,算是少數專注于做跨境天使投資的機構。
“早期天使投資,我們不太關注點子,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中美投資領域方面,還是有所差異。”Matt說。他所說的差異,是他基于中美創業環境和基本情況所作出的判斷。比如,在中國,他更喜歡投資消費升級和“互聯網+”的項目,而在美國,他則更傾向于投資靠技術驅動的創新項目,比如一些前沿技術和大數據方面的創業。
Matt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國內創業,你首先要有很強的運營能力,其次再靠科技堆積技術壁壘,后加資本助推。”
而在美國,因為其市場相對成熟,在大數據方面相對比較開放,比如像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公司的相關數據都可以拿到。如果想從事AI或者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方面,美國更具優勢。
比如他在美國投資的一個項目——Ring,簡單來說算是一個智慧門鈴,可通過視頻檢測來訪人員的行為。一旦發現來訪人員在門口長時間徘徊而遲遲不入,門鈴會開始錄像,發現不軌行為后則會自動報警,確保主人不在家也可以清楚地知道訪客情況。這其中就涉及到人臉識別方面的技術。“做早期投資就是找到對的人,和他一起驅動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從0到1。”Matt說。
像找合伙人一樣找創業者
創業就是一個曲折前進的過程。在創業的過程中,會有來自各方面的聲音,創業者很容易走偏,所以了解一個人就相當重要。一般來說,Matt不喜歡投資沒有經驗的創業者。早期,他也會挑一些價值觀相似或者互補的創業者,后來在硅谷的一次參觀讓他改變了看法。
那次,他看到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正在旁若無人地罵一個員工,回去之后把這件難以理解的事情告訴了他朋友,對方反應很平淡,因為這個朋友曾在埃隆·馬克斯(特斯拉創始人)手下當職,而埃隆·馬克斯與杰夫·貝佐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埃隆·馬克斯曾差點把我罵哭。”朋友這樣告訴他。
后來,Matt總結出,像這種類型的人都是“Nothing personal, only business”。就算會被罵,很多人也愿意和創始人一起工作,因為真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所以,就算遇到意見相左或者價值觀不合的事情,只要創始人有自己堅持的一套邏輯,Matt也會投資。
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三點:
第一,被投資的人一定是在某個節點上認識的人。或許是朋友,也或許是朋友的朋友,總歸Matt的朋友圈中要有人認識這個項目的創業者。“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地知道這個人的過去和性格特點。”Matt說。
比如,Matt在對一個項目的創業者進行盡調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說這個人不錯,但就有一個小缺點,就是每次都喜歡管別人借10塊錢,然后不還。他最終沒有投資。
他說:“像這種愛占小便宜的人,不太會對身邊的人好,而創業又是一個團隊協作的事情,需要創始人有大格局,并可以吸引更強的人加入,這件事才有可能持續下去。”
第二,要看驅動這個人創業的動力是什么。看問題的出發點,關系到這個人可以走多遠。
“這個出發點是解決一個短期問題還是長期問題?會選擇何種方法解決?為什么是這種(方法)而不是另外一種?在這個溝通的過程中,就會發現這個人對所從事的事業是否有足夠的熱情,他的價值觀是什么樣,我們是否可以一起工作等。”Matt說。
第三,這個創業者,一定是“我想和他一起創業”的人。
比如天鴿互動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天鴿”),Matt投資之后就和團隊一起創業。到天鴿上市時,Matt是以創始團隊和首席策略官的身份參與其中,而這個項目的估值成長了約200倍。
和創業者成為伙伴
前段時間,有人和Matt說,國內已經沒有風口,不知道投什么。之所以出現這種感覺,是因為,過去兩年半,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市場,把所有的模式都玩過了。其中有很多模式在那個節點進入,這對國內環境來說,太早。很多投資人把錢投進去,很多項目都跑不出來,最終讓投資人對許多模式都不敢再布局。
Matt覺得這種論調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的是因為現在的創業成本變低,競爭方式變得不太一樣了。他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一個項目失敗,并不是因為挑錯市場,更多是其他原因,比如找不到足夠有能力的人,或者不能讓足夠好的人留下來繼續走完接下來的路。最后,還是‘人。人對了,就可以撐過一些事情。”
當然,心元資本也看走眼過一些項目。對這些失敗的項目進行復盤后,心元資本聯合創始人滑雪總結出,最大的問題是創業者沒有堅持。
所以,滑雪或者Matt都會反復地和創業者見面,一起做很多事情,確保這個創業者具備堅持的品質,投資之后也會和其保持很好的溝通,起碼一周一次。“我們做的事情,就是從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并協助他們,和他們建立起長期的伙伴關系,然后未來他們身邊有好的人或者項目時,希望他們會介紹給我們。”Matt說。
比如,他們每投資一個項目就會幫助這家公司做一個全球競品分析,其中包括國內外的公司做得怎么樣,什么規模,為什么成功,為什么失敗,等等。
Matt每天會記住所瀏覽的信息的要點并發送給相關領域的創業者。“我們大都是創業出身,對產品和商務方面的信息有一定的敏感。我們覺得你在創業的時候需要什么,就會利用這些信息以團隊的方式幫助創業者。”
也正是因為如此,盡管有時Matt在項目中占比較少,開董事會時,公司也會力邀他出席。Matt也自豪地說:“我做天使投資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認識了很多很棒的人,并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實現了夢想。”
據悉,心元資本投資的項目,成長倍數在30到80倍之間,并且有超過70%的項目實現了后續融資。
編輯元素:
鄭博仁做早期投資超過12年。
他于2010年成立的心元資本,迄今投資超過100家公司,是少數專注于做跨境天使投資的機構,項目增長在30?80倍之間,超過70%的項目實現了后續融資。
2016年上半年,心元資本投資項目3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