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投資投成“叔”,叔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剛叔”——紫輝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鄭剛,1970年出生,是陌陌、映客、錘子的幕后“紫手”,還投了觸寶、足記、氧氣、銀河數娛、悟空租車、oTMS等60多個項目。
陌陌和映客,他都是第一個投錢進去的投資人。陌陌竟然是他創辦紫輝之后投到的第一個項目。2011年8月投了105萬美元,2014年底陌陌IPO,他在IPO前退出,不到3年75倍回報,賺出了自己下一支基金的錢。
鄭剛投了1.6億元人民幣給錘子手機,經常和“錘黑”對罵。他性格熱情洋溢自帶表情包,癡迷直播,風格類似徐小平。他自己對徐老師也頗為崇拜。
但是,鄭剛所投資的創業者可不是徐老師偏愛的激情90后。陌陌唐巖、映客奉佑生、錘子羅永浩,一水兒的70后。
他在創辦紫輝之前,嘗試過幾乎所有與資本相關的角色:哥倫比亞商學院MBA,中信證券上市承銷經理,跨國企業的財務并購,中國公司的海外上市(曾創中國公司歐洲上市融資額之最)。除了二級市場,還有一級市場投資。2004年和2006年,鄭剛先后在兩家基金負責投資中國創業公司,并且已經有了退出案例。這樣豐富的經歷在同行里面也不常見。
他說他酷愛投社交產品,其實在投資之前,他每天都混在各種社交軟件上,而且酷愛研究流行事物背后的經濟學原理。
看來,鄭剛能在天使投資這條路上獲得成功,確實有自己一套被驗證的理論。
創業邦:今年的映客,當年的陌陌,整個市場里最打眼的公司都被你投到了。
鄭剛:關鍵是這兩個團隊特別完整,產品非常好,都是“大時代的大應用”,而且是殺手級應用。
陌陌那時候很多人不投社交,不敢投,有很大的懷疑。第一有人覺得陌陌是偽社交,陌生人根本不需要社交,第二說它是“約炮神器”所以走不遠——關鍵它從來都沒有往“約炮”上面走啊。
創業邦:你說這兩個產品足夠好,是怎么判斷的?
鄭剛:拿映客來說,它是一個從沒有到有的東西,時間太短了,所以要迎合最核心用戶的最核心需求。
陌陌也是,它的發展類似QQ。剛開始QQ很小只有幾千KB,后來下載它的App就是幾十兆,陌陌現在也是越來越大。
我看產品,首先看同類產品都長啥樣。好的產品個性鮮明,非常有特點,而且切中要害,本身有病毒性特點,對用戶核心需求的理解非常深,想得清楚抓得準。
創業邦:也就是說用戶可能有很多需求點,好產品會直接切到要害上,而比較差的產品……
鄭剛:會亂,用戶打開你的產品不知道用它來干嗎。包括首頁也設計得不好。
差產品的創始人也許只是在抄襲。你抄別人說明你沒有核心思想,因為你很可能抄錯了,你對產品的理解和牛B的人不在一個檔次。
奉佑生(映客CEO)就說,讓別人抄吧!文字、交互、提示、打賞,一切都和映客一模一樣,最后只會給映客送用戶。因為一旦抄襲者做不起來,用戶一看,這不是另一個映客嗎?再一看,里面沒幾個人在玩,“啪”就給刪掉了。你千辛萬苦挖人,但是用戶是很現實的,關鍵是你上面玩的人太少。
創業邦:陌陌當年有像素級抄襲嗎?
鄭剛:有這樣的SB在抄襲,不僅和陌陌一模一樣,還說“陌陌是約炮的,而我們不是”……我覺得創始人有問題。
創業邦:陌陌和唐巖和奉佑生你都是第一個投資進去的。陌陌是所謂“聊了5分鐘,背后想了很多”;映客是你第一個看上;奉佑生當時還在等另一家機構,但是那家機構卻放棄了。
鄭剛:映客這一輪理論上是A輪,還有軟銀和金沙江,但我們也是第一個。
創業邦:唐巖和奉佑生,是他們所在領域里面想得最清楚的?
鄭剛:是的。甚至在我投資他們之后,也經常和他們聊我對產品的預想。后來我發現,他們自己的堅持其實是對的。
創業邦:看來最后成功的人往往是想得最清楚的人?
鄭剛:可能唐巖和奉佑生也會告訴你,“其實我開始也沒想清楚啊”,但是本質上,他們在創業的時候已經有相當的把握了。
創業邦:你這樣活潑可愛的性格有點像徐老師。徐老師投新秀,項目死亡率難免會高,而你投資的是70后。
鄭剛:我投資的人首先要有人生閱歷。年紀在那里擺著,奉佑生、唐巖都是深度參與過創業的人,產品總監、總編級別,比如唐巖是從草根編輯慢慢做上去的(唐巖曾任網易科技主編),他經歷了整個過程,特別知道用戶是怎樣的人。
奉佑生在多米干了10年,對于“有流量卻賺不到錢”這件事特別耿耿于懷。在映客之前,他還搞了一個給海外留學生用的直播,但是他自己反思覺得有問題。
創業邦:人生閱歷是能想清楚的前提嗎?
鄭剛:很有關系。而且他們(奉佑生和唐巖)的性格也很成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成熟還體現在知道怎么和投資人交往,怎么談商業條款,應該去堅持哪些事情,如何平衡各種利益關系。有些事情是成熟的創業者才能干得出來的。
你看中國和美國還不一樣。中國做社交產品的都是相當成熟的一群人,但是不能太老派。如果是比奉佑生他們大個5?10歲的人,會覺得直播是什么玩意啊,很無聊,為啥要秀吃飯和走路?奉佑生屬于承上啟下的一代,既有相當的創業和管理經驗,又知道當下年輕人的思路,懂得90后人的生活方式,會理解社會現象。
這樣的人,才能管理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懂得把人才團結起來、論功行賞。美國出一個扎克伯格,那么年輕能讓Facebook脫穎而出,其實是奇葩。
創業邦:而且羅永浩和唐巖是那種有特殊人格魅力的CEO代表。
鄭剛:老羅其實還在路上。他是對產品很執著的一個人,但是在商業世界里面還需要磨練、學習。他開過英語學校,創辦過牛博網,但是對于商業化運營,他其實并不是有大公司商業經驗的人。
但是我需要為理想主義買單。不只是我在支持他,還有一群人在支持他。而且他確實用產品回答了世界,這一點我沒有看錯。最后能否成功,能否大成,說實話我不知道。
創業邦:請總結一下自己的天使投資生涯。
鄭剛:我這個人干一件事情,初衷經常和別人不一樣。我為什么會瘋狂地去相信某些在別人看來不可理喻的事情?因為我特別相信個人力量能改變世界。天使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而且我一直相信蝴蝶效應會存在。為什么天氣預報這么難?天氣預報動用了非常多的超級計算機,但關鍵是電腦無法預測到所有的小概率事件。無數個小概率事件導致了大事件。無數只小蝴蝶扇動翅膀,就影響了大氣候。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映客在被我投資之后被大家所熟知,和我經常用它來直播、到處去安利別人有一點點小關系。但是有多大關系,其實是無法計算的。有人專門做社交大數據的分析。一個圈子開始玩某個產品,旁邊有另一個圈子,兩個圈子之間可能有個傳遞者,也許這個人很有名,也許根本沒有名氣,他把好產品傳到了另外的圈子里,這就是蝴蝶效應。所以我手機里的微信群特別多。其他人不理解:反正你也不看嘛!但是關鍵的時候我希望引爆一下,變成那個傳遞者。
創業邦:所以很多產品咱們都不會用,聽起來挺神秘的,但是發展很好,甚至有一天突然要IPO了,就是因為有無數個癡迷它的小群體。
鄭剛:對啊。
創業邦:你為什么這么相信蝴蝶效應,相信個人改變世界?
鄭剛:這個世界就是由“個人”來改變的。每件事都是由某一個人牽頭起來的。毛澤東改變了中國,而他也是被帶領他的人所改變的。
早期投資需要有一些理想化的東西。我認識一些非常優秀的人——從能力到資源到顏值,但他們就是不愿意相信一些東西,總說這個項目不靠譜,那個項目沒法做,自己被自己的思維限定住。
創業邦:你之前說你不愛追熱點,但是映客、陌陌、錘子也都是熱點了,所以我猜你可能是這樣一種人——對某個時代大眾最需要的東西非常敏銳。比如現在是2016年,你就在思考2017年中國人需要什么產品。
鄭剛:服裝設計師每年要預測當年的流行款式、流行色。我這個人是重視大方向的,我要知道消費者是誰,社會還需要什么東西。我會經常思考,最后總有一天我思考的東西會出現在我面前。做早期投資,本身也會有人經常告訴我對流行的判斷,但是自己也要保持敏銳度。每天看不同項目也是一種學習。
有時候也真的沒答案,甚至還要基礎數據去支撐,比如預測明年的經濟大環境。如果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事,你怎么安排你現在的時間呢?
創業邦:所以你就像個野生經濟學者?
鄭剛:我很關心整個經濟的大環境,我還很關心人們的行為。為什么某些東西會流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巴菲特說得非常棒,如果你不知道整個交易市場里面哪些人是傻瓜,你就是傻瓜。你要明確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和你做一樣事情的人們的判斷根據是什么。
創業邦:為什么一定要知道別人的判斷?為了追根溯源找到模型?
鄭剛:除了建立模型之外,我需要鑒別清楚:投資某個項目是否符合基金長遠的利益,還是只因為符合我個人的喜好?同樣在做投資決定,決定背后是為了基金的利益還是小集體的利益?有時候有些項目投資下去會有一定的道德風險,就要看是否真的突破你的底線,以及你是否真的要幫助這樣的創業者。創業者有很多種,有些人不能去幫。有些突破底線的事情不要做。
創業邦:你的底線是什么?
鄭剛:比如炒外匯的平臺我就不投——和國家政策相違背。
再比如陌陌這個項目,我想過:投資它是在做壞事,還是為了人們之間更好的溝通?確實有人拿它“約炮”,但是如果沒有它,想“約炮”的還是會去“約炮”。
創業邦:或者打個比方,陌陌可能就像南浦大橋。本來浦西浦東也是聯系的,陌陌無非是建一座更好的大橋,讓交通更方便。
鄭剛:通信就是公路。但是如果有個壞蛋想搶劫,現在修了個大橋,他就可以從浦東跑到浦西來搶劫了,那這個路該不該修?
其實QQ當年也被體制不看好啊,說它讓年輕人不認真讀書、亂交友。我們不能只關注新生事物產生的問題,而不關注它是怎么來的。
創業邦:聽說你當年自己也曾經創業過,一下子同時開了三個互聯網產品,把自己給累趴了?
鄭剛:我當時認為“機智的我已經看清了一切”,2003年同時創辦了兩個公司,一共40多個人,干三件事,我是董事長,兩家公司的位置還面對面,在成都的春熙路。
創業邦:屬于“作死型”瘋狂打法。
鄭剛:那一次錢花光就把公司關掉了。我為啥說機智的我已經看清了一切?2003年的時候QQ、MSN這些還沒有站穩腳跟,但是那個趨勢已經出來了,我就覺得既然大家都沒有站穩那我就有機會,西南地區人口也有幾個億嘛。還有一個項目是因為那時候大家用百度都是在下載流行歌,所以我就搞了一個“搜索聚合”,嵌在網站里,如果你用我的產品就相當于同時用了其他各種搜索。
創業邦:等一下,你這兩個產品一個沖著百度一個沖著騰訊?
鄭剛:是啊。第三個產品是視頻流媒體,哈哈,2003年優酷還沒有創辦。
創業邦:看來你那時候就應該做投資,而不是自己親手去搞起來。
鄭剛:我發現我眼光不錯,創業卻不行。但是創辦紫輝也是一次真正的創業。一開始是沒錢的,我是借錢投資陌陌的。那時候的LP更喜歡Pre-IPO的事情,2010年整個市場上大多都是Pre-IPO,我認為這種趨勢并不好,就往早期走。LP給錢的時間不到位,我已經和唐巖簽了協議卻還沒錢,把我給急得!很怕別人會覺得我是騙子。但是我愿意賭。天道酬勤,老天給了我陌陌這個項目,我自己的錢和LP的錢一共湊了104萬美金。而唐巖也非常講義氣,愿意信任我。
創業邦:你的第一個項目就投對了,而且陌陌很快就赴美IPO了。
鄭剛:所以我把LP的份額賣掉,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基金——用自己掙的錢。
創業邦:你說過,與金融、投資相關的工作其實非常殘酷,甚至反人性。你自己恰好做過一整條產業鏈。
鄭剛:相對而言,天使投資是最不累心的。從個人經歷的角度來看,我反倒認為我身上最大的烙印是時代烙印。我們這樣出生于70后、60后的人,每個人都經歷了改革開放的碰撞,經歷了國外的思潮、中國的社會現象。我們經常會思考一些很大的事情。
創業邦:你也曾在美國留學,在哥大讀書,西方文化對你有很大影響?
鄭剛:核心是美國的教育制度帶給我思維的open(開放),沒有天花板,而中國是告訴你不能做什么。我常想為什么中國動畫不夠優秀,也不一定是沒有創造思維,但是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可能不被鼓勵,可能賺不到錢,可能沒人注意到他們,也可能他們都跑到外國賺錢去了。
其實聰明人只做聰明的事情,而聰明就是費力少、成本少、見效快。這樣的事情往往成不了大事——所有人都聰明,這種事都被干完了!剩下的吃力不討好。中國股市一群聰明的人,現在加起來一群人都虧了。他們難道不知道會虧么?我覺得他們知道,只是都覺得自己不是最后的倒霉蛋。我經歷過5次中國股市,從啟動到慢熱,到瘋狂、極度瘋狂,“啪”一下掉下去。
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經常會影響到我們,但是你要看長遠。投資人也要自律,有的錢不能撿,你要撿你就會一直撿。信守自己的價值觀,你會比別人快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