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軍 陳百山

【摘要】目的:探討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在治療四肢骨折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采用常規解剖鋼板固定的45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的45例患者為研究組,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優良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優良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為75.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在治療四肢骨折中患者恢復快,骨折處愈合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四肢骨折;優良率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的不斷發展,因交通事故導致四肢骨折的患者逐年增長。臨床上常見的四肢骨折有肱骨干骨折、橈尺骨干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頸骨折、脛腓骨干骨折、脛骨干骨折等,一旦發生四肢骨折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探討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在治療四肢骨折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CT檢查均符合四肢骨折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4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58歲,平均年齡為(34.7±2.3)歲。高空墜落傷18例,交通事故傷68例,高處重物砸傷4例;肱骨干骨折14例,橈尺骨干雙骨折11例,Colles骨折13例,股骨頸骨折18例,脛腓骨干骨折16例,脛骨干骨折18例;臨床AO分型:A型31例,B型26例,C型33例。根據固定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牽引,固定骨折部位,硬膜外麻醉后,通過X線檢查結果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與健肢保持一致。在骨折部位切口,分離軟組織,盡可能避免切開骨膜。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解剖鋼板進行固定,研究組患者將鎖定加壓鋼板放置于骨表面,通過X線進行位置調整,分別在兩端放置1枚加壓螺釘后,再各放置2~4枚單皮質鎖定螺釘,結束后進行引流縫合切口。術后給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療,并加強肢體功能訓練。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優良率。
1.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為[2]:優良:骨折部位無異常變化,X線顯示骨折線愈合形成骨痂,術后功能恢復,下肢可正常負重,不扶拐可步行30步以上,上肢可平舉1000g重物持續1min以上。差:上述表現無明顯改善。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優良率為93.33%(42/45),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為75.56%(34/4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鎖定加壓鋼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擁有生物力學和生物學上的諸多優點,是AO在動力加壓鋼板、有限接觸動力加壓鋼板、外固定架固定的基礎上,結合點接觸鋼板和微創穩定系統研發出來的一種支架性鋼板內固定系統[34],能有效地減少骨折部位的軟組織和骨組織的破壞,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復肢體功能,提高愈合率,是目前治療四肢骨折最有效、最安全的固定方法[5]。傳統的解剖鋼板依靠鋼板與骨面的摩擦力來固定骨折部位,容易導致骨缺血、壞死,且對骨組織、軟組織傷害較大,影響臨床治療效果[6]。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后的優良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解剖鋼板固定,治療后優良率為75.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技術治療四肢骨折,固定療效顯著,對骨折部位損傷小,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快,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Chaosuan Kanchanomai,Panurungsit Muanjan,Vajara Phiphobmongkol,et al.Stiffness and Endurance of a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Fixed on Fractured Femur[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2010,26(01):1016.
[2] 伍偉挺.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3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5):5760.
[3] 李永寧.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技術治療四肢骨折臨床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08):5051.
[4] 王洪.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06(33):5556.
[5] Lee,C.H,Shih,K.S,Hsu,C.C,et al.Simulation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mechanical validation of screw position and number for the fixation stability of a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2014,36(01):5764.
[6] 成曉宏.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33):4669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