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朝發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廣大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充分熟悉新教材,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這就對學校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廣大農村小學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信息相對閉塞,校點分散,器材、設備也相對較落后,教育的發展本來已經落后,要求教師們熟悉新教材,更新教學方法只有進一步落實教研工作,切實抓好教研工作,通過教研熟悉教材,更新教學方法和教育觀念。那么,又如何去落實教研工作呢?
一、要善于從教學中去發現問題,使教研有內容可研
綜觀以前的教育教學,教材教法相對陳舊,而課改后新教材的出現,已往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新教材,這就只有從教學中去發現問題。有了問題,讓問題顯露出來,教研內容得到了落實。
比如,我們以往教學設計中,設問頻頻,一問到底,而今天新教材教學中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去提出問題、自主發現問題,給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給他們充足的發現時間。這樣,我們的教學設計該怎樣設計?怎樣讓學生自己去挖掘、發現問題?如何做好被問與提問的轉換?這些內容都是可研的。
二、要有勇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
問題出來了,要求我們教師不要繞道走屈服于它無所作為,而應該正視存在的問題,想辦法千方百計地去解決它。這就更需要廣大教師有勇于探索、發揚不怕吃苦的精神,就如前面提到的教學設計,如果是逃避或執行老教法,不僅不能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且會與課改精神背道而馳。所謂萬事開頭難,只要在教學設計中遵循教育新觀念,試著去做,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逐步放開教學,讓學生體會發現問題的樂趣,學會發現問題堅持下去持之以恒,這樣便可以逐步找到適應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并會讓教育新觀念融于其中,這樣才能真正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三、掌握研討時機,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展開研討,可開展聯合研討
廣大農村小學普遍規模較小,人員也較少,經費相對薄弱,因此,必須找準時機,因地制宜的對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展開研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眾多的問題中,普遍小問題居多,因此,必須找準時機解決小問題,面對諸多的小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課間十分鐘或其他課余時間來研討解決,對于那些有共性的問題就有必要通過集體教研來解決。這里要求我們每個教師都了解這個問題各方面的情況,在活動前把這一問題的有關現象弄清楚,也就是教研前做好準備,做好調查,而很多具有共性的問題存在于這所學校,聯合研討的辦法來開展教研工作了,這里前面談到的準備工作更應做好,協調一致,以提高教研效果,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不是局限于上兩堂課的教研。
四、應將教研所得的結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
通過教學研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得出了結果,必須不斷的讓教研結論與教學相結合,這樣便可檢驗教研結論的實用效果是否能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因為,目前農村小學教研應立足于教學方法與教育觀念的轉變,以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達到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的要求。
五、農村小學教研選題易小不易大,力求實效,快速解決問題
廣大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負擔重,在教研選題中必須注重選題的適用性,應該緊扣、密切聯系我們的教學活動,而不應該去選擇那些大而空,不符合實際的題目,例如:一個鄉中心校小學確定一個教研課題《如何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不是顯得太空太大呢?另外,農村小學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耗于一個時間長、內容廣的課題,選題必須力求實效,爭取利用僅有的人力、物力快速的解決能服務于學校實際問題的教研課題,也就是我們常談到的量體裁衣,速戰速決。
六、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目前,國家的遠程教育工程已經遍布廣大農村小學,其中的教學資源豐富,只要我們加以充分運用,不讓其成為擺設,那么,新課程改革中新理念、新思想、教學新方法自然會融入我們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最后,農村小學的教研是促進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與提高的最直接的手段,我們必須落實、加強和抓好農村小學的教研工作,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全面配合課改,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