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芬
摘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思想品德課的人文特性,對于教材建設和完善,對于教育者自身素養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課內在的人文價值不是自發展現的,它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貫徹和發揮。
關鍵詞:人文性;課堂教學;思想品德
一、把握教學目標的人文意義
所謂思想品德課程的人文性,《課程標準》如是解釋: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對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為:第一是人本性,即以人為本,真實地將學生看作為學習中的孩子,尊重學生作為人的特殊階段的人格和權利,從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他們各自成長的需求、學習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提高可持續的發展能力;第二是體驗性,即重視個體在仿真情境和實踐活動中的自主體驗,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個性得到尊重,在具體的生活事件中感悟事理,在各種沖突中體味判斷與選擇,在知情意的統一中提升品格;第三是文化性,即關注優秀文化的傳承與交融,以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成果為載體,吸取人類精神文明成果,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第四是導向性,即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以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和人類根本利益為標準,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人類、熱愛自然、熱愛國家和社會,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認識和把握思想品德課人文性,對于課程、教材、教學、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發展,乃至社會的進步,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思想品德課教材在體現人文性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具有豐富而深刻的人文性。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從內容上看,教材充分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圍繞學生的精神生活、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來設計,重視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生態教育、愛的教育、權利義務教育等等,使思想品德課回歸生命與生活的本色,反映了濃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關愛。從形式上看,一是課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對心理知識、道德原則、法律條文和國情知識的論述進行了合理簡化,并遵循從形象到抽象的思維規律,突出了案例和素材運用,使課文具有可讀性和吸引力,關照了初中階段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特點,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程的人本性;二是課文以生活為主線來展現教學內容,而且一般都以主題探究、生活案例剖析的方式導入,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參與主動思考和體味,自主探索和感悟,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程的體驗性;三是教材以豐富的圖文資料、佚事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種文化素材為載體,生動活潑,文質兼美,反映了思想品德課程的文化性;四是教材通過啟發學生思考、討論、行為模擬、實踐活動等方式,在知行統一中引導學生體會積極情感,理解道德規范、法律規范,掌握價值判斷與評價的標準,以先進文化引導學生,反映了思想品德課程的導向性。
三、有利于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隨著對科學技術追求的執著和對科學主義信仰的加強,學校教育中逐漸形成了一種近視的功利主義和技術主義傾向,忽視了科學與人文的應有區別,作為人文學科的思想品德課,也出現了種種技術主義的傾向,以程序化、標準化、技術化的方式去分析一切概念、原理,以科學主義的語言去解釋社會人文現象,知識形成的 過程被拋棄,課文中應有的神韻、隱藏于文字之間的情感、態度和精神喪失殆盡,學生成長中的需要被忽略,使本該生動、鮮活的教學變為政治信條的羅列、道德原則的背誦,使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課程變得瑣碎、貧乏、沉悶,使學生感到了厭倦。而人文性的彰顯,將引導教師遵循人的基本權利和發展的真實愿望,關注人類久遠而深刻的歷史智慧和文化精華,重視人類自身的歷史和現實生活,拋棄機械化的教學模式,開展生命化的教育活動,以學生關心的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深深地吸引學生,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關注考試評價的人文關懷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原應成為調整改進、激勵發展手段的分數,異化為學生發展的桎梏,使學生只有做不完的練習,補不完的課程,沒有自主的時間,沒有多彩的生活,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教學的人文性被分數淹沒了。因此,改革考試評價,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成為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在現實條件下,簡單地取消思想品德課考試肯定是不可取的,應試機制不可能讓對升學沒有影響的學科有多少生存的空間,更談不上人文了。在思想品德課的功利性無法完全去除的情況下,它的出路只能在于改革。為此要改革學校思想品德課評價方式,采用方式多樣、主體多元、內容人文、注重過程的評價方式,關注每位學生的提高與進步,使評價反映課程的人文性質。但更為關鍵的是要進一步推進中考中招改革,凸顯考試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為學校教學和評價提供正確導向。第三要調整思想品德課考試內容,加強與學生真實生活的聯系,根據具體情景來考核學生的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體現試題的人文價值。思想品德課作為人文學科,它所根據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價值理性;它不會烤出面包,但會讓你把面包烤得更香;它不是認識和實踐的工具,不是使你學到技術,而是發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你的道德素養和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