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
摘要:本文基于“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階段性背景,立足企業工會工作實際,探討了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指出了當前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建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從積極搭建學習培訓平臺、堅持嚴格管理和科學使用相結合、建立鼓勵創新發展的工會機制等三方面就實現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創新提供了思考建議,為促進企業工會干部的培養提供了經驗和理論借鑒。
關鍵詞: “十三五”規劃 企業工會 干部能力 創新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注重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為各級各類工會在“十三五”發展新征程中更好地加強工會建設和發揮好工會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1]。在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在開展工作和服務中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對企業工會干部職工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努力促進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的不斷創新。
一、“十三五”規劃下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工會作為工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企業員工權益、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工會干部是在黨的領導下,貫徹落實《工會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執行者,是企業工會工作任務實際承擔者。在“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新形勢、新背景下,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是實現科學發展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需要,是聯系服務企業職工、共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實現追趕跨越目標的現實需要。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不僅有利于工會干部成長進步,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而且有利于化解企業內部的矛盾和糾紛,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企業勞動關系,還有利于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發展動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提升。因此,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企業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的“十三五”規劃背景下,必須堅持發展戰略意識和企業人才理念,充分認識到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從而為實現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提升奠定思想和意識基礎。
二、當前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會干部在企業員工中的威信有待提高
一些企業工會干部的身份意識和角色意識不強,缺乏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不能夠積極履行工會授予的職能職責,在聯系服務職工群眾和為企業職工謀福利、求利益、解難事等方面不積極、不主動、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因而難以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難以在職工群眾中樹立威信。
(二) 一些企業職工對工會干部存在認識誤區
由于受到傳統“官本位”思想和思想認識誤區的影響,一些企業職工甚至管理人員認為工會干部就是“虛職”、“擺設”,工會無外乎就是“收收會費、搞搞活動而已”,“工會與我沒多大關系”,因而對企業工會干部沒有足夠的重視、信任和尊重。另一種錯誤認識是,一些企業員工認為企業工會干部是“官”,是企業用來管理、監督和約束自己的,因而對工會干部心存戒心,有的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2]。
(三) 企業工會干部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不足
隨著社會發展和形勢變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企業工會工作的工作對象、工作重點、工作要求、工作環境都在時刻發生著綜合變化。然而,當前許多企業工會干部沒有深刻感知和認識到工會工作面臨的新變化,因而在創新發展方面缺少建樹,在具體工作中習慣于“啃老本”,對企業工會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在工作方法、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等方面止步不前,有的甚至還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作風,在企業職工面臨擺“官”架子,在創新意識和能力方面體現出嚴重的不足。
三、“十三五”規劃下實現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創新的思考
(一)積極搭建學習培訓平臺,為企業工會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創造機會
企業工會應高度重視工會人才工作,積極搭建工會干部學習培訓平臺,為工會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創造機會。要將工會干部培訓列入企業綜合培訓計劃,積極爭取工會群團、高等院校等支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學習等學習培訓資源,加強對工會干部在《工會法》、《勞動法》、《會計法》等方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
(二) 堅持嚴格管理和科學使用相結合,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企業工會用人導向
一方面,要立足企業實際,建立完善和認真落實企業工會管理制度,加強對工會干部的嚴格管理,增強工會干部的群眾觀念、責任意識和法紀意識,努力提升工會干部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業務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和使用工會干部,要建立公平有效的考核激勵、競爭發展和落后淘汰機制,探索建立工會干部后備人才信息庫,對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成績突出的工會干部要大膽提拔任用,對工作不主動、不積極的工會干部及時調整撤換,積極在企業中營造有利于激發工會干部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形成鮮明有效的企業用人導向[3]。
(三) 建立鼓勵創新發展的工會機制,為企業工會干部創新創造營造良好環境
工會工作需要創新,需要不斷克服過去的舊思想、舊觀念,積極借鑒新思維、新方法,這就離不開實現創新的良好機制和環境。在“十三五”新階段,企業工會要堅持開放的心態,營造鼓勵創新和容許犯錯的機制與環境,給予工會干部較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更多立足實際,能夠在工作方式方法、豐富工會活動內容等方面多想辦法、多出舉措,從而科學有效地處理好企業內部的利益糾紛和矛盾,構建和諧的員工關系,更好地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發展。
結束語: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企業工會進行改革創新、提升工會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十三五”發展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積極意義。因此,要堅持把維護好、實現好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企業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在提升企業工會干部工作能力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職能作用,為企業更好地發展凝聚強大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彩云. 充分發揮工會干部職能作用推動施工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J]. 企業導報,2013,09:178.
[2]段廣利. 提升工會干部隊伍素質 服務企業轉型發展[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3,20:15-17.
[3]張濤. 加強工會隊伍建設是提升企業軟實力的有效舉措[J]. 中國煤炭工業,2015,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