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興玉
摘要: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緊缺也越來越嚴重,因此人地會出現矛盾,面對這樣的理由,土地資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也就成為重要的工作。本文就針對土地資源管理利用存在的理由以及產生理由進行分析和闡述,指出土地資源管理如何加強的措施和倡議。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利用
土地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土地管理是國家為維護土地制度,調整土地關系,合理組織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經濟、法律和技術的綜合措施。一般而言,國家把土地管理權授予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因此,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法律和運用法定職權,對社會組織、單位和個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過程或者行為所進行的組織和管理活動。由于土地資源數量不清,土地資源質量不明,土地權屬混亂,土地糾紛多且復雜,土地浪費大等,致使土地資源管理成為看客觀必要的工作。
如果土地的規劃和使用不合理,一切發展都會不合理。城市發展規劃應該是動態的,要有好的改變機制,保證規劃不斷修正錯誤,保證規劃合理。現在很多城市倡導低碳、綠色、生態,實際上變成了偽低碳、偽綠色、偽生態。因為對原有氣候、物種、水系沒有尊重,基本上是人工的,對環境破壞很大。這種現象背后有個制度性問題,土地還是太便宜了。雖然現在有很多地王拍出來,可是,城市建成區里到底有多少土地是經過市場機制推出來的呢?有多少土地是按市場價格賣出去的呢?。由于土地資源數量不清,土地資源質量不明,土地權屬混亂,土地糾紛多且復雜,土地浪費大等,致使土地資源管理成為看客觀必要的工作。
一、土地資源管理利用存在理由及產生理由
(一)土地管理體制沒有完全理順
1.供地管理主體沒有集中的力量,部門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宏觀調控比較缺乏。
2.土地配置機制仍需完善。在土地供應市場化的過程中,公開化程度不高,這樣的話,土地資產在運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理由,腐敗現象也就隨之而生。
(二)土地管理和利用關系沒有完全協調
現有土地用地規劃不夠先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很早就編制出來了,相關用地指標已不符合現實用地的狀況,可是城市建設的任務還是要繼續,所以,就會出現不斷地拆除民房,然后再建民房,這樣的話,造成的損失是很嚴重的。
(三)征地補償及配套政策沒有完全到位
伴隨著不斷增加的公共設施用地,征用民地的時候越來越多,這類人群陷入了三無的環境,補償農民也沒有很多,而且給予農民的補償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就算是國家要求建設的一些公路、鐵路等重點項目,所給予的補償也不能保證是100%的,從而農民在接受征地之后,也不會得到應得的利益,所以,會出現很多農民去上訪鬧事,農村的發展和經濟建設肯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因此,縮小征地范圍,實行依價補償,就為土地市場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基本前提條件。非公益性項目用地則由市場來解決,這就需要建立集體土地產權市場,尤其是要建立和開放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市場。但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用途管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運作。
(四)依法打擊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力度不夠
在城市建設中,進行用地建設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建超出范圍,非法用地和亂搭亂建現象,在城郊或農村這種理由就更為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理由其實就是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并且在執行的時候,力度也不夠,也會出現以罰代建的情況,只要罰款交到了,事情也就算是解決了。
所以,地方政府必須自覺重塑服務型政府形象,黨員干部和領導干部應當認真學習土地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端正作風,努力做到不折不扣,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合理運用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廉政建設,反腐倡廉,防止個別村官為土地使用者開綠燈,私自降低征用土地標準而吃回扣的現象發生,嚴厲制止妨礙或者強迫農戶依法對承包地進行流轉的行為,
加強土地執法措施,對違反國家土地政策和法規的人,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一般群眾違規行為應嚴肅處理,嚴厲打擊違法占地行為,堅決維護農戶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的穩定。
(五)集約用地不高,土地利用率低
我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當前又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切實保護耕地,大力推動節約集約用地,走出一條建設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關系民族存活根基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計。
二、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綜合上述存在的理由,其要害主要反映在:①重罰款輕打擊;②重開發輕利用;③重經驗輕規劃;④重安置輕監管;⑤重當前輕長遠;為了使我們的土地管理和利用逐步走向一條依法、規范、成熟、有序的市場化道路,切實做到節約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須嚴格實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有序開發用地;加快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報批;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應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強領導,理順機制
土地資源管理和領導小組的建立在地方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使政府直接進行管理,政府要帶動各職能部門,進行用地聯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只有這樣,土地的供應機制和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要逐漸建立起來。而且土地資源整合的進行也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實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辦事收費、一站式競拍成交;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鄉鎮(街)要積極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全體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宣傳,統一思想
在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耕地的保護是最為主要的內容,想要做到這些內容,《土地管理法》的宣傳力度一定要加大,報紙、廣播電視、宣傳車、宣傳單等方式就成為加大宣傳力度的主要形式,只有這樣,對于土地的利用人們才能有著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對于利用好的土地要作為宣傳的典范,對于非法用地和違章建筑要加以曝光率,這樣的話,國土資源在全民中認識才會更加深入。
(三)編好規劃,加強監管
隨著不斷加快的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進程,對于土地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土地資源的損失和浪費也就隨之出現。因此,必須嚴格實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有序開發用地。新的土地規劃修編工作的重要性已經無法替代,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利用的時候,規劃成為重要內容之一,總體部署的實行也是尤為重要的的。總體規劃在土地的利用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產業基地和工業建成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使公共建設用地能夠更為合理。同時倡議政府加大對土地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督查力度,對違章建筑,不得以罰款、補辦手續取代,要強令停工拆除;對違法者要繩之以法;對主管部門要追究責任。
(四)嚴格審批,合理利用
除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外,其他建設用地都必須論證預審,未通過論證預審,一律不準立項。土地審批嚴格落實“六個不批”;即:不符合土地規劃的不批;沒有農用地轉年度計劃指標的不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建設項目用地超標的不批;未通過預審的不批;征地補償安置沒落實的不批;沒用做到耕地占補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項,依法供地,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
(五)盤活土地,開源節流
加大存量土地收儲處置力度,對于建設用地的存量,要進行細致認真的調查,針對一些特征的重點工程項目土地,要進行深入地檢查,在冊登記,使界線范圍更為明確;對于那些占地的或者是復征的土地要清理掉。嚴格執行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土地閑置滿兩年、依法應當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條件的,應采取以下措施,包括:轉變土地用途、等價置換、安排臨時使用;或納入政府儲備等,以達到充分利用。土地閑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開發商需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交納土地閑置費。在節約集約和科學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對農村分散的空閑地、閑置地和低效利用土地進行融合,同時做好農用地整理工作,做到“開源”與“節流”并舉,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杜絕土地撂荒,禁止擅自轉變土地性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
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最根本利益與土地密切相關。強化農村土地管理,積極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任重而道遠。只有以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依法行政,轉變思想,在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才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實現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