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哲
如何在新規定下做好施工安全生產監督工作,是擺在我們全體監督機構和人員面前的新課題。下面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完善監督工作制度,配備監督人員。
施工安全監督工作制度是核心,也是衡量安全監督機構工作的具體措施,所以在以前的監督制度上應當加入監督工作流程并公示;應對含有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在近一年內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的施工企業承接的工程增加抽查的頻次要求;召開安全監督告知會議的時段;對工程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的程序要求;監督的程序、內容、措施、中止、追責、免責、終止的要求;對監督記錄的要求;對整理歸檔的要求。
應制定施工安全監督告知書、監督工作計劃、監督抽查用表、限期整改通知書、停工整改通知書、恢復施工通知書、監督抽查記錄、中止施工安全監督告知書、恢復安全監督告知書、終止施工安全監督告知書及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結果告知書等。
二、落實責任主體單位的安全生產和標準化自評責任。
住建部根據全國實際情況出臺的《規定》印發后,各級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將一改過去對實體工程全面進行檢查的監督方式為抽查,解決了困擾全國多年的施工安全監督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使監督機構有力量督促施工各方責任主體單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真正實現層級監管的效果。那么,如何督促責任主體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我們應當通過對實體的抽查發現責任主體單位的工作情況,及時采用行政手段對其進行處理,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設單位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1)應當在工程開工前辦妥施工許可證、施工安全監督手續;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辦理中止、恢復、終止安全監督手續。
(2)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符合要求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施工單位及人員。
(3)在合同中應當明確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及安全生產標準化目標。
(4)向施工單位提供符合要求的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所有地下管線、氣象、水文觀測、構筑物及地下工程等資料。
(5)向施工單位撥付安全防護及文明施工費用。
(6)應當定期核查施工現場在崗人員是否與中標人員一致。
(7)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并定期對在崗人員核查證、人和中標人員相一致。
(8)應當檢查施工現場與申辦安全生產監督時提供的安全生產措施是否落實及項目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情況。
(9)應當定期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整改安全生產隱患。
(10)不能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購買、租賃、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消防設施和器材。
(11)不能將地基與基礎、主體和屋面防水工程分開發包給不同的施工單位。
2、監理單位及監理部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1)應向建設單位提供項目總監應有的書面任命及成立項目監理部的文件。
(2)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中應有施工安全監理具體內容。
(3)對項目監理部的定期檢查情況。
(4)監理規劃、細則、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審批情況。
(5)危險性較大及超過一定規模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論證、審批情況。
(6)審核施工總承包、分包、專業承包單位的資質及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考核合格證及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核查證書證件及人、證相符情況。
(7)審核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監管機構建立及人員配備情況。
(8)審核施工企業應急救援預案和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計劃及使用情況。
(9)對機械設備及安全生產設施、原材料進場進行聯合驗收。對大型機械設備、分部分項工程分階段進行聯合驗收。
(10)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對施工現場檢查(重點查方案的貫徹落實)和安全隱患排查、督促、整改情況;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及整改結果復查;向建設單位或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情況。
3、施工單位及工程項目部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1)施工企業應具有《資質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三類人員應持有安全生產考核證。制定和實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2)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管理體系。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和事故隱患整改。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公示與監控;進行生產安全事故的統計、報告和調查處理。
(3)搞好建筑工程安全防護、正確使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提供及正確使用、管理安全防護用具、用品。編制、審批及實施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
(4)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組織演練。
(5)確定、命名施工項目部及組成人員,建立項目施工安全組織機構,制定規章制度,經常檢查運行情況:
(6)辦理工程項目施工各項基本手續,審查勞務分包、專業承包單位及人員資質、執業資格和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的建立及運轉情況。
(7)進行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實施三級安全生產教育,進行機械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進場聯合驗收、特種機械備案和登記。
(8)促其整改。
(9)加強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及時辨識和公示重大危險源。
(10)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重點落實技術標準、規范的強制性條文。
(11)開展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目標責任考核。
(12)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13)其它有關事項。
三、監督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及人員應按照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規程》對工程施工進行監督。
(1)查驗建設單位申辦施工安全監督的手續。
(2)編制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計劃,明確監督主要內容、抽查頻次、監督措施。
(3)召開有五大責任主體參加的施工安全監督告知會,提出安全監督要求。
(4)監督人員應按照監督計劃隨機對工程項目進行抽查。抽查重點是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從而核查各方責任主體的安全生產行為、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狀況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開展情況。
(5)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生產安全隱患時,應責令責任單位立即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應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隱患排除前無法保證安全生產的,應下達停工整改通知書,責令從危險區域撤除作業人員;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應實施處罰。
(6)對要求限期、停工整改的工程項目,監督機構應查驗、必要時進行施工現場抽查監理單位提交的整改報告的真實性,對整改符合要求的應發放恢復施工通知書,對逾期不整改的實施行政處罰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7)監督人員應及時如實地形成監督記錄并整理歸檔。監督記錄內容應有抽查時間、內容、范圍、部位、結果及必要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