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
摘要:伴隨著當代科技的發展,整個社會所需要的煤礦資源越來越多,這就對當前的煤礦運輸提高了要求。目前我國的煤礦運輸機電化程度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礦運輸的效率,但在煤礦機電運輸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運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大大阻礙了煤礦機電運輸的正常發展。本文對我國近來發生的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其發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促進煤礦機電運輸正常、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事故;控制措施
前言:近幾年,我國出現了許多起煤礦重大事故,經過事后調查,有20%-30%的事故原因都是煤礦機電運輸造成的。當前煤礦企業為了滿足社會對于煤礦資源的需求,大力的發展煤礦的機電運輸,讓整個機電運輸遍布整個礦井,涉及了礦井下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了煤礦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的提高了煤礦的運輸的效率,但是在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上,通常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于設備的維護也沒有做夠,形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分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并找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對整個煤礦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 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原因分析
1.1 特種工作人員的文化差異
經過對多個企業的礦井工作人員的調查顯示,只有20%的管理者具有專業的機械操作知識和良好的礦井工作安全意識,其余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只經過了一個簡單的安全知識培訓,對于危機情況發生時的處理方法基本沒有認知,可以看出,這種特種工作人員的文化差異是造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另一方面,工作人員文化上的差異,也導致每個人對于煤礦機電運輸后所使用的設備十分生疏,即使經過了設備使用的培訓,在缺少相關經驗而又沒有專業人士現場指導,還是容易犯一些錯誤甚至引發事故。
1.2 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我國的煤礦機電運輸的施行是與大環境下對于煤礦資源的需求增大所造成的,煤礦機電運輸運行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也是造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煤礦機電運輸的運行,與傳統的煤礦運輸有很大改變,在運輸過程中機電工具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煤礦中的運輸效率,但是這些設備的運行,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養,尤其是安全意識的培養。目前企業在煤礦機電運輸的運行中,管理人員甚至都不甚了解設備,這也是一個安全隱患。綜上所述,目前企業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缺陷,例如換班制度、專業用人制度、監管制度等十分混亂,這對于井下工作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問題。
1.3 設備的安全維護不到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煤礦機電運輸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在各項制度未完善之前,對于設備的維護顯得極其重要。煤礦機電運輸的設備,通常存在設備老化與設備故障兩種問題。煤礦機電運輸涉及到了各種各樣的設備的應用,在這些電器設備的運行中,設備之間存在著各種聯系,再加上電力供應與電壓問題,使得整個運行系統非常復雜,所以在運行的過程中,稍有偏差,整個系統就會收到影響,從而造成部分設備出現故障,故障沒有及時發現或者忽視的話,就極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隱患從而引發事故。我國的煤礦企業在煤礦機電運輸實施的過程中,有的企業為了節省成本等原因,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了機電運輸改造,這些原有設備有的運行還正常,但是有一部分存在了老化的問題,在運行的過程中,更會加速老化,當設備老化到一定程度后,因為無法滿足整個系統的需求,就非常容易發生故障,從而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
2. 合理的應對措施
2.1 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與安全意識
施工人員的文化程度與工作能力的差異,可以通過嚴格的用人制度和精細的培養來解決。在用人上,技術工種與管理層采取“競選采優”的政策,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且定期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樹立起“安全第一”的理念,技術人員還要定期進行知識技能的檢驗,使得每個人對于工作內容熟練起來,從而可以防止員工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在員工培養上,主要培養兩點,一是安全知識教育,目前我企業在煤礦生產上采用承包制,也就是所謂的多勞多得,這就使得一些工作人員為了得到更多的報酬,在設備操作不熟練與安全保護措施缺少的情況下,仍然瘋狂的對煤礦進行開采,這種行為具有極大的危險性,所以對于員工“安全第一”的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另一點是技能的培養,煤礦機電運輸的一個特征是對于工作人員的技能要求較高,所以要經常的對員工進行技能培養,同時端正他們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謹慎、負責的態度,同時要不斷地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的流暢與完善,從而保證整個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
2.2 建立新的用工體系下的安全管理方法
在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優秀的管理制度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核心所在。相關企業在煤礦機電運輸上,更加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是換班制度,因為煤礦企業在井下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員工絕不能工作的時間過長,否則倦怠的工作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換班制度就比較重要,一個比較完善的換班制度,應該要做到兩點,一是要保證工作期間不能沒有人,在員工因特殊原因不能工作的情況下也要做好應急預案;二是要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不能因為換班而將責任區推給下一班,在這點上,可以設置獎勵制度來進行保證。其次是專業用人制度,煤礦機電運輸中有一些機械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所以在使用這些專業人員時,要嚴格的進行專業知識考核,在考核過后,應進行“一人一崗”的分配,這樣既可以保障操作機械的熟練度,又可以使得每個設備專門的人來復雜,還有就是要杜絕未經培訓的人員臨時頂崗,這點有輪班制度進行要求。監管制度在煤礦機電運輸過程中作為核心部分,根據相關的調查資料顯示,許多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都與監管環節的失誤存在直接的聯系,監管制度的建立上,應該實行責任承包的制度,使得每個監管人員都要對其監管區發生的事故負責,同時,監管人員一定要有專業的知識,能夠在突發事故時應急處理事故。
2.3 實施監測并定期檢修設備
在企業進行煤礦機電運輸的改造過程中,務必要進行礦井質量標準化建設,這不但能使得生產的效益得到極大,也是之后進行監測與檢修的基礎。在整個煤礦機電運輸開始運行后,要安排相應的專業檢修人員,建立定期監測與設備維護工作,當發現老化的設備后,要及時上報并申請更換設備,以滿足整個系統對于設備的需求。另外的,在進行監測與維護的過程中,依據相關的政策規定,如果有存在故障的設備,要立即向上級請示停止整個系統的運行,對故障進行排查檢測,看是進行維修還是更換,等故障處理完成后,才能讓整個生產正常的去進行,從而保證正在使用的機電設備的可靠性與先進性。
3. 結語
煤礦機電運輸事故這幾年在我國頻頻發生,已經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相關企業必須引起重視,這與企業的經濟利益直接相關,并且與工作人員的而生命安全直接掛鉤。其實,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并非像一般的突發性自然災害那樣不可預測,造成事故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人為原因,在建立起完善的煤礦機電運輸安全制度,可以避免80%的事故傷亡。針對一般性引起事故的原因,企業要從員工安全意識和知識技能的培養以及監管制度上入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得每個員工都能致力于穩定生產與保障安全上來,從而促使整個煤礦機電運輸企業夠安全、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濤.煤礦機電運輸常見事故原因分析[J].科技致富導向,2012(14).
[2]劉慧洪.淺析煤礦機電運輸常見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
[3]席衛洋 .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原因分析[J].民營科技 ,2012( 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