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妮科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地不斷深入與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學意識到素質教育地重要性。社團活動作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學的重視,這其中也不乏大量的農村中學。農村中學由于受地理、師資、資金等條件限制,在開展社團活動時受到的困擾更多。本調查報告即立足于農村中學,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農村中學社團活動開展情況,并分析其原因所在。
一、前言
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本次調查報告,著眼于了解農村中學社團活動的情況,積極探索農村中學開展社團活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二、調查概述
1、調查目的:
了解農村中學社團活動開展情況,積極探索農村中學開展社團活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2、調查對象:
常德市武陵區某鎮中學和某鄉完全中學學生
3、資料收集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在學校校園內,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由學生當場填寫并收回。同時,走訪學校學生、老師,詢問社團相關情況。調查走訪主要調查兩個方面:①農村中學開展社團情況,包括社團的分布、場地、師資、活動資金等。②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情況,主要調查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參與率。
本次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達100%。走訪教師6人,學生約三十人。
三、調查結果
經過對回收的100份問卷調查報告逐題統計、分析后,數據如下:
四、調查數據分析
1、開展社團數量少,且社團分布不合理
從調查數據來看,學校社團總體數目偏少,特別是對于某些完全性中學來說,一個學校學生人數多達兩千多人,可社團數目僅個位數,這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社團活動的需求的。
同時,調查發現農村中學社團大多以文學、藝體類社團為主,天文等科學類社團較少,這導致學生動手等實踐性較弱。在調查中甚至發現有的學校根本未設立社科類,如機器人等社團。社團類別分布及其不均。
2、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雖然國家及上級領導部門明確要求每個中學都應有社團,且要求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舉辦社團文化節,但農村中學由于師資或經費、場地等原因,對社團重視程度不高。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中學有些社團的運作機制不夠健全,開展社團活動較少,缺乏指導老師,導致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偏低。
3、社團活動場地、經費、指導老師不足
農村中學師資力量有限,每個老師都擔任著一定的教學任務,因此學校很少成立單獨的社團管理機構,專門負責社團各項事務。一般由音樂、體育、美術、語文等各科任老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社團指導老師一般都擔任了一個或多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導致指導教師在時間和精力都比較緊張。甚至有的老師還同時擔任好幾個社團的指導教師,導致社團指導工作效果不好。師資力量的不足嚴重影響了社團活動的開展。
同時,農村中學辦學條件相對較差,活動場地有限,且辦學資金緊張,根本無法為社團提供大量地活動場地和活動經費,有的學校體育社團所使用的體育器材早已使用多年,早已破爛不堪;有的幾個社團公用一個教室或公用一臺電腦查閱資料,這也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4、學校、家長、社會對社團活動認識不足
農村中學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差,有些家長思想落后,只期望學生多讀書,考個好大學,今后找個好工作,認為社團活動是“不務正業”。加之學校缺乏對社團活動的有效宣傳,導致部分學生家長對社團活動的認識不夠,對孩子參加社團活動支持度不夠,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調查顯示,當問及“若家長和老師反對,你還是否會參加社團活動”時,回答“會”的僅占20%,“偶爾會”的占24%,“不會”的則高達56%,由此可見,家長和老師對學生是否參加社團活動有非常大的影響。學校、教師,應該加大對社團活動的宣傳,幫助家長、社會認識到社團活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的作用,從而促進社團的良好發展。
五、調查體會
近年來,眾多農村中學在實踐素質教育,探索社團活動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它們還是勇于探索,積極鉆研的,他們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對學校文化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同時,我們發現社團活動在農村中學開展的時間還不長,面臨的阻力也不小,有些做法還不夠成熟,希望各農村中學能積極探索社團工作的有效性,進一步豐富社團活動,走出一條具有農村中學特色的社團文化建設之路。
本文系2015年度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立項課題——《示范性中學“三三制”社團活動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為:2015LX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