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學藝


摘要:宇宙由不變演生萬變,我們由萬變究出不變,但無法言語宇宙的來龍去脈,其間許多疑難問題與悖論都出自源頭本質區分認識“無有點格叉未”中。如哥猜為何無明確答案,單點為何無大小正反之論?…。點與格環,無極圖與太極圖是科學理論源基圖景;宇環套變等是幾何公理圖景。上帝創造了實數點♂,然后創造自然數格1,其它數都是人創造的。十大本質理論磚塊替換集合重建擴建基礎數理體系。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未學。
關鍵詞:基礎變革,量變質變雙變處理∫♂〧1,無極圖生太極圖,一對一擇定,一叉二選擇,一叉多隨機,微冠零戴
此文續《物理宇宙公式、宇環論、量形幾何、物數學 之 量的表達與質變架構分析》為第30篇。內容龐大礙于篇幅只作綱要、結果描述,相關內容在鏈接文章中可找到,不便之處函請讀者諒解。
【物數學】:[物理數學→數學物理→物數理學→物數學]→[無→量→集合→數理推理體系→數學物理&理論物理]。
【理論三要素】:(本質→數量→形狀)(質變;量變;形變)(定質;定量;定形)哲理數理物理三理組建一個系統理論。
【數理基礎10大理論磚塊本質符號】:物數理學基礎靈魂:{含“0無(♂→1)有”數軸:
【認識源基】:以0無為基源自無窮未知實數×的劃分認識(無點格×無一多),本質區分是認識論的首要,須在未知多本質中(疊加態)作擇定質變為可知本質∞×∞、已知本質P×P方可清晰論述(薛定諤的貓)。0表無,點表有。♂是實數系頭對應空間點(點基數),點不可分致實數基數最大,1是自然數系頭對應物質格(格基數)。點組格∫♂〧1。♂<1-P<∞<物質格大于點小于實無窮,在虛無與無限之間兩頭不到岸,物質不能完全表達空間,有限的人類意識與視野也無法言語某些東西。微積分點連續增量與哥德巴赫猜想的無窮未知源頭都是基礎理論要拓展認識的。
【點數系】:(實數點);(無理數點)。[上帝創造了實數點♂,然后創造自然數格1,其它數都是人創造的。]
【格數系】:(自然數格→整數格→有理數格);(無理數格);(實數格)。點配瞬時,格配長久,理論缺少點♂老出悖。
【無有點格叉未】:有必要弄清數的對象是“點”還是“格”;是“一”還是“多”;是“未知”還是“可知已知”。作0無與有線段(♂→1)的區分修正微冠零戴♂x≠0;фx≠0;dx≠0;以免是無是有的爭辯;非0實數或非空集合的解說。[點格區分:0零維點10=♂;1維格線11=1;以免出現本質重疊于同一符號悖論10=1=11;P1=P,P0=1,11=1,10=♂];界點是有本質中最小;線段區間格的三種表達區別:(0→1)(♂→1)(0♂→1);直角叉型為虛數,任意角叉為復數。
【極數限數&變等定等】:(金箍棒變格)極數ф∞;限數♂d1P。變等〧表示動變狀態或質變轉換如∫♂〧1表示點♂量變和質變雙變為格1,否則一直在討論點本質的數量累加,反之格通過數量減法除法也變不了點。〧起到“量變至質變”的雙變處理方法的作用;無變點0〧♂;無變格0〧1;格縮變點ф〧♂;格極變限♂〧ф〧d;P〧∞〧;左極至5:ф5;右極至5:5ф;左右雙極至N:фNф;F(x)фNфF(x)。25克+125克〧3兩,其中25、125是克的數列,3是兩的數列。定等=表示靜定狀態。原數理把P、∞、合用一個符號∞來表達犯了本質重疊悖論導致張冠李戴。
【質變架構邏輯分析】:缺少質變架構邏輯分析的理論勿談系統條理化,因理不清誰是誰、誰是誰非、誰頭誰尾、誰是誰的。無→有→有有→…;無→空間→物質→物質物質→…;無→靜→動→動動…;無→點→格→格格→格格叉…;無→ 一 →多→多多…;無→直→曲→曲曲…;無→量點→量線→量面→量體量體…;無→元素→集合→集合集合…;無→絕對→相對→相對相對…;無→無限→有限;無→未知→已知;無→加→減;空間點不可分是基本;可分空間格是相對論光滑論述;不可分物質格是量子化論述。宇宙大爆炸和正反宇宙都是在物質層次上談論物質結構,與宇宙原義不相干(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相對是由絕對作基演生;集合由元素作基演生;多是一生;格是點生。明白了“點無格、格含點;線無面、面含線;面無體、體含面;一無多、多含一”易詮釋歐拉公式:體v-e+f=2;面v-e+f=1的原理。
【認識體系】:認識在先邏輯推理證明在后,三大數學危機都是本質概念區分認識問題,讓“未知”第一次在頭腦里質變為“已知”需要源創智慧。未知的無理數、超越數、不可數、不可測一直先存在。自然數格1可量分1/n說明減以加作基演生,分隱含合性,減隱含加性。量1分合:格1是由同本質的小格(多點d:∫d〧1粒子格累加)或不同本質的點(一點♂:∫♂〧1運動點累加)為單位組成。以往單從自然數格1進行數量推演解析不了眾本質間變換的問題,這反襯出不能單一本質描述認識宇宙,“一至一”方式是不能同時明確描述“一叉多”。由自然數格1/n推演出來的有理數是格不是點,若說是點那又如何從自然數格進行數量推演得出且等勢?測度論中說有理數點的測度是0,問點量是0嗎?
無→空間→物質;無→靜→動;無→絕對→相對。由多本質共存合論可知,慣性定律即為靜動本質認識。牛頓的絕對是以靜態空間點作參照,以絕對360度旋轉水桶解析。相對論的相對以動態物質點作參照,以沒有靜止的物質解析。
格并格是格→可數集的并是可數集沒質變為不可數集,否定克羅內克:“上帝創造了自然數,其它都是人造的。”上帝也造了實數點♂,只論量變未論質變導致哥德爾與柯恩未能說明連續統假設的實質。說明某一本質的數量論述不可判定其它本質的真假。以點♂起步論述是向著格1潛無窮,以格1起步論述實無窮已存在,線段區間格兩端(♂-1)同在。
無極(點♂=10)生太極(♂動點生時空格∫♂〧1=11);太極生兩儀(格二叉12);兩儀生四象(格四叉14)。對實數作“一叉二”質變,無理數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事,但卻犧牲了發現者(希伯索斯)的性命。以前從自然數格1出發以“一至一”質變方式擴展自然而然地忽略了未涉及到的實數(即未知格內點無理數),導致理解不了無理數的存在而釀成悲劇。一直以來也沒給無理數設定個字母符號。“要一消叉,要叉隱一的叉型質變”是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實質。叉型有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蘊含任意非之論。由上說明對某一本質作數量集合與作本質劃分是兩碼事。以集合坐陣論述是集合論的重大缺陷[ZFC:0+1+∞-An=B]。基礎數理須增添“本質概念架構質變邏輯分析”論述。量點量線量面量體都含量故稱物理量而不叫物理集合,故量替換集合重建擴建基礎數理體系。點或元素才是系統理論的源頭。邏輯頭屬認識論不屬推理證明判定論。♂動點生時空格1替換能量弦,能量雖由空間量表達但不是空間與物質無實體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