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元媛
摘要:現行《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中,對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免征增值稅。該項免稅政策目的是支持中國企業通過境外會議展覽“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然而一方面現有免稅備案手續較為復雜,為企業增加了人力成本,并造成一定公共資源耗費;另一方面該項政策在執行中存在較大漏洞,對于國內從事境外會議展覽服務的一系列企業來說,可以較為輕易地利用該項免稅政策逃避企業所得稅。因此應由免收增值稅向較低增值稅率轉變。
關鍵詞:跨境會展;免稅;營改增
現行《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中,對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免征增值稅。該項減免措施降低了從事境外會議和展覽服務的境內公司的稅務負擔,從而間接減少了境內企業參加境外會議和展覽的成本,有助于企業“走出去” ,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近年來,出口企業日趨艱難,迫切需要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境外展覽會是企業走出國門,推廣品牌,尋找代理和客戶,增加貿易出口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通過減少企業出境參展參會的稅負,降低企業成本,是從稅收層面推動貿易增長的有效途徑。然而在該項政策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使該項免稅政策未能達到其本身良好的意愿,甚至是事與愿違。本文將逐一論述這些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免稅政策及執行方式
1、免稅政策的規定
《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在附件4 《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中明確規定“境內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的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應稅服務免征增值稅,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適用零稅率的除外”(第七款第(二)項)。并在附件1《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中的“應稅服務范圍注釋”“會議展覽服務,是指為商品流通、促銷、展示、經貿洽談、民間交流、企業溝通、國際往來等舉辦或者組織安排的各類展覽和會議的業務活動。”(第二款第(三)條第5項)
附件1第二十四條中明確規定免征增值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又在第四十九條中規定適用免征增值稅規定的應稅服務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上述規定意味著跨境會展服務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但是該服務相應的費用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能進行進項抵扣。
2、享受免稅政策的方式
納稅人開票當月內,在申報該免稅收入之前,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免稅備案手續。逾期稅務機關已征收增值稅,將不予退還。如果合同執行期超過一個月,則應在第一筆免稅收入取得前,辦理免稅備案。由稅務局代開增值稅發票的,因為要現場繳納增值稅,所以也不能再辦理免稅。納稅人申請備案以合同為依據,而不以業務數為依據。一份合同涉及多項跨境業務的,也僅辦理一份備案。
納稅人辦理跨境會展服務免稅備案手續,應提交以下材料:
1、《跨境應稅服務免稅備案表》
2、跨境服務合同原件及復印件;
3、境外會展主辦方出具的會展地點在境外的書面證明,通常是展位號碼對應企業名稱,并由境外會展主辦方法人簽字或蓋章;同時提供境外的注冊登機證明或第三方機構出具的境外會展主辦方所在地在境外的書面證明。如果境外會展接受方是境外個人的,則不需要提交。
4、國內會展服務提供商如果派遣人員出境提供服務,則應提交由公安邊檢機關或者出入境管理部門出具的國內會展服務人員(1-3人)《出入境記錄查詢結果》原件及復印件;
以上材料的最重要的是第2項和第3項,這兩項需要接受方蓋章。而第4項在實際操作中是可有可無的,即提供方不一定涉及人員出境提供服務,因此這一項材料沒有,也不影響免稅備案。
納稅人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免稅備案,會有專門窗口接待。稅務機關受理人將當場逐條審查納稅人提供的各項材料。遇有材料不合格的,受理人會當場告知納稅人,請納稅人修改補充。材料合格后,報送材料將封存,并給予納稅人受理登記表,用于財務備案。報送材料中的合同原件將退還納稅人。材料已經接收,如果再要放棄免稅,則要再報送放棄免稅聲明,并依法繳納增值稅。一旦中途放棄免稅,36個月內將不允許再申請免稅。
值得注意的是,提交跨境免稅的企業,稅務機關會定期審核該企業財務管理規范情況,對管理不規范的企業不允許辦理免稅。已經免稅的金額要重新繳納。此外,所有申請跨境免稅的材料要做好存檔,稅務局還會多次復核。一旦復核過程中材料缺失,必須再次準備材料。
二、跨境會展業務
在實際業務中,“境內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的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應稅服務”主要指的是境內各種貿易促進機構、行業協會、各類會展服務公司向境內企業提供的舉辦地點在境外的各類展覽和會議活動。其中,會議活動受到政府部門的嚴格管控而日益減少,展覽活動占據了絕大部分業務。
境外的各類展覽會一般不接受我國企業的直接報名,而是在中國指定代理、總代理或獨家代理,由這些代理組織中國企業參展。很多情況下,這些代理又與國內的各種貿易促進機構、行業協會或展覽公司合作,指定他們為二級代理,甚至三級代理,由他們再去組織企業參展。
受國務院委托,中國貿促會負責全國出國舉辦經貿展覽會審批管理工作。根據行政許可法規定和國務院有關決定的要求,貿促會會同商務部于2006年聯合發布了《關于修訂〈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審批管理辦法〉的通知》(貿促展管〔2006〕28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依據《管理辦法》,中國貿促會負責受理具備出國辦展條件的全國組展單位申報的出國辦展項目申請,并對審核批準的出國辦展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管理。
根據中國貿促會《2013年中國出國經貿展覽市場報告》,截止到2013年10月30日,全國102家組展單位共赴72個國家實施辦展計劃1391項,全年凈展出總面積61.8萬平方米,參展企業約4.5萬家。如果考慮到實際業務中涉及到的二級代理、三級代理的情況,該行業涉及范圍將更加廣闊。如果核算出國參加經貿展覽所需要的費用,那么該行業涉及的應稅金額將十分巨大。
三、現有免稅方式的主要問題
1、備案手續復雜,浪費公共資源
按照現行備案制度,申報免稅的納稅人需要為每一份合同進行備案登記,登記材料至少涉及四份文檔的原件和復印件,如果涉及人員出境提供服務的,則需準備五至七份文檔的原件和復印件。
以一家3~5人的微型展覽公司為例,每月涉及出境展項目為1至2個,每個項目涉及合同為5~8份,那么每月展覽公司須備案20~32份文檔原件,稅務機關相應備份20~32份文檔復印件。如果涉及人員出境提供服務的,則備案文件增至25~56份!該公司財務人員每月需額外往返稅務機關一至兩次,如展會發生時間跨月,則該財務人員往返稅務機關次數還要加倍。
如果是一家知名會展公司,每月出境展項目為5個左右,每個項目涉及合同為10份左右,那么每月展覽公司須備案50份文檔原件,稅務機關相應備份50份文檔復印件。如果涉及人員出境提供服務的,則備案文件增至85份。
申請免稅的納稅人需要永久留存備案資料,不得缺失,以備稅務機關定期復核備案資料。
近期互聯網+展覽網站異軍突起,涌現出十幾個此類型的網站。企業開始慢慢習慣在網站上預訂展位,在線支付等。網絡化的合作協議一般采用電子合同,避免了紙質合同傳輸和保存的不便。然而企業如果想申請跨境免稅,就必然需要按照稅務機關要求進行備案,提交紙質合同原件和復印件。這就使這些電商網站不得不放棄方便的電子合同,而采用復雜的紙質合同,并進行郵寄。
在文檔存放方面,電子合同有著巨大的優勢,易存儲不易丟失。面對這么多的便利化條件而不能用,無疑加大了企業管理成本。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很多企業選擇互聯網創業的方式,任何成本的增加都使得他們創業風險加劇。
因此,境外會展業務因其自身業務的特殊性,在進行免稅備案時會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增加企業檔案存放的成本及檔案丟失帶來的風險,同時也增加了稅務機關的工作壓力和檔案管理難度,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2、最終境外參展參會企業獲益不多
赴境外參展參會企業向境外展會在中國的代理或二級代理或三級代理繳納費用后,該納稅人不能為參展參會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進項稅額也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參展參會企業有可能會因代理的稅負減輕而間接獲得一些利益, 但這遠不如各代理之間因為市場競爭所能為企業帶來的利益。
所以該項免稅政策并不能夠有效地支持企業開發國際市場。
3、納稅人有可能利用免稅政策逃避企業所得稅
首先來看一級代理,他們從二級代理或企業處收取費用,而后支付給境外會議展覽主辦方,這之間的差價很大一部分應該由該代理繳納企業所得稅。然而支付給境外會議展覽主辦方的費用只能取得境外形式發票,此種發票的真偽我國稅務機關無從查證,而國外的稅務體制與我國不同,開具金額的多少并不會為境外企業增加額外的納稅負擔。從付款金額上看,代理可以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一部分費用,也有可能在境外以現金支付一部分費用,而這部分費用完全無據可查。這樣一來,一級代理實際上可以任意操作自己的在該項業務上的盈利多少,進而有可能逃避企業所得稅。
其次來看二級代理。二級代理從三級代理或企業處收取費用,而后支付給一級代理,這中間的差價很大一部分屬于企業所得稅應繳范圍。但是二級代理可以向一級代理索要超過實際支付數額的發票,因為該項發票屬于免征增值稅,一級代理很有可能配合二級代理開具此類發票。這樣一來,二級代理實際上也有可能操控自己的盈利數額,進而逃避企業所得稅。
三級代理的情況與二級代理類似。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國家在免征此類增值稅的同時,很有可能簡介損失了大量的企業所得稅,這將為國家稅收帶來巨大損失。
通過上述分析,對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免征增值稅并不能起到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作用,反而會帶給企業逃避稅款的可能。
四、改進建議
對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免征增值稅,使此類業務不得不采取備案免稅的辦法進行,因此耗費了較多的資源,也因此使納稅人的開票成本為零,而這些并不能降低最終參展參會企業的成本,不能實現國家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良好初衷。
如果將免收增值稅改為適用較低增值稅稅率,則無需采用備案的方式,節省了資源和企業的人力成本。同時納稅人的開票成本降低了,但并不是沒有,納稅人不會再高開發票金額。而最終參展參會企業從代理手中獲得的增值稅發票也可以用于進項抵扣,更為直接地為企業帶來了好處,符合該項稅收減免的初衷。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的國家戰略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會展企業加入到互聯網行業中,用互聯網手段整合行業資源,為企業提供開拓國內外市場最為便捷的條件。企業通過這種方式的受益將遠遠超過從稅收減免上間接降低的成本。這是非常符合國家扶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初衷的。因為可以從兩方面改進互聯網類會展公司跨境免稅的形式:
一是調整跨境免稅備案方式,與互聯網最為便利的電子合同、網上匯款方式相結合,降低企業在進行跨境免稅備案時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文檔成本。互聯網企業可以方便地與網上報名參展企業享受到跨境免稅政策的優惠措施。
二是結合國家對互聯網創新企業的扶持政策,出臺對互聯網跨境會展企業的專項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市場經濟的競爭手段,創造出符合出口企業利益的會展環境,從根本上減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負擔。相比稅收上的減免,商業競爭才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優勢,發揮經濟學供給需求對價格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唐明,孫留濤,李歡.“營改增”擴圍背景下跨境應稅服務退免稅政策優化研究[J].財會研究,2016(1):11-13.
[2]王嵩嵩;淺析“營改增”對國內會展企業的影響和對策[J],2015(5):39-40.
[3]楊海昆;營改增新政:境外會展服務免稅[J].中國會展,201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