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崔光輝
[摘 要] 玉米是一種生長期短,產量高、較耐旱不耐澇的禾本科碳四植物。但在生長中,玉米病蟲害對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了解和掌握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證玉米健康成長的關鍵。本文總結了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癥狀、發病規律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玉米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 病蟲害 癥狀 發病規律 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068-01
1 主要病害
1.1 玉米大小斑病
1.1.1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波及葉鞘和包葉。田間發病始于下部葉片,逐漸向上發展。發病初期為水漬狀青灰色小點,后沿葉脈向兩邊發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深褐色的梭形或紡錘形的大斑。濕度大時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產生黑灰色霉狀物,致病部縱裂或枯黃萎蔫;果穗、包葉染病,病斑不規則。
1.1.2發病規律。該病病原為大斑凸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溫度在18~22℃高濕時發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霧或連陰雨天氣流行發生。
1.1.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徑。②農業措施。輪作倒茬深翻可減少菌量;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可減少初侵染源;發病初期,打掉下部病葉,可減輕發病程度;適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強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③藥劑防治。用40%克瘟散乳劑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噴霧。必要時隔7d左右,再次噴藥防治。
1.2 玉米青枯病
1.2.1癥狀。玉米灌漿末期常表現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葉片呈水燙狀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葉枯死;莖基部初為水浸狀,后逐漸變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導致倒伏。
1.2.2發病規律。由鐮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漿至乳熟期的大雨,對病害的發生有重要影響;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發生的重要條件。
1.2.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在栽培措施上應注意排水。③用金雷多米爾、康正雷或蓋克1000倍液灌根。
1.3 絲黑穗病
1.3.1癥狀。苗期從玉米芽鞘入侵,癥狀表現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觀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頂部沒有花絲抽出。開花發病的植株一般無花穗,剛抽出的花軸頂端變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時開花抽出后小花畸形變為葉狀物。
1.3.2發病規律。病菌厚垣孢子落入土中,混入糞肥或被種子攜帶越冬。翌年在適宜的條件下,厚垣孢子萌發并通過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土壤溫度較低比較干燥時,玉米出苗遲緩,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機會,發病率高。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
1.3.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實行輪作、深耕。實行3年以上輪作,基本上可消滅土壤中病菌的危害;深翻土壤可減少菌源,減輕發病。③早期拔除病株,把病株拿到地外深埋或燒毀。④藥劑防治。在苗期利用藥劑預防病菌的侵入,將會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
2 主要蟲害
2.1 玉米螟
癥狀:玉米螟取食葉肉或蛀食未展開心葉,造成花葉;抽穗后鉆蛀莖桿,使雌穗發育受阻而減產。蛀孔處遇風易斷,則減產更嚴重。幼蟲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損、霉爛、變質。
發生規律:一般越冬基數大的年份,田間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蟲耐寒力強,冬季嚴寒對其影響不大,春寒能延遲越冬幼蟲羽化。越冬幼蟲蛟食潮濕的秸稈或吸食雨水、霧滴,取得足夠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產卵。低濕對其化蛹、羽化、產卵和幼蟲成活不利。以高齡幼蟲在寄主植物秸稈、穗軸或根花中越冬,來春化蛹、羽化、成蟲產卵于寄主植物葉背,孵化成幼蟲后形成為害。
防治技術:(1)消滅越冬蟲源。在越冬幼蟲羽化前,將玉米、高粱等有蟲秸稈作燃料、鍘碎漚肥和封存穗軸,是消滅越冬幼蟲,壓低蟲源基數的有效措施。(2)藥劑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顆粒劑或1.5%辛硫磷顆粒劑按每畝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顯。(3)生物防治。心葉中期撒施白僵菌顆粒劑,撒施于玉米心葉中;放赤眼蜂治螟。
2.2 蚜蟲
2.2.1癥狀。以成蟲在葉背和嫩莖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葉片卷縮,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葉受害,提早枯落,縮短結果期,造成減產。
2.2.2發生規律。蚜蟲的繁殖與一般害蟲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兩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其生活史比較復雜,往往出現幾代“同堂”,1年可發生20個世代以上,蟲口密度很大,危害時間又長,對玉米造成的損失也較嚴重。
2.2.3防治方法:①藥劑防治。用40%氧化快樂果3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25-300g/hm2對水750-1125kg/hm2噴霧。②利用天敵。玉米蚜蟲的天敵主要有蚜繭蜂。
2.3 紅蜘蛛
2.3.1癥狀:紅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開始為害玉米,發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葉時即開始為害。以成、若螨刺吸玉米葉背組織汁液,被害處呈失綠斑點,影響光合作用。為害嚴重時,葉片變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減產,對玉米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2.3.2發生規律:玉米紅蜘蛛喜高溫低濕的環境條件,干旱少雨年份或季節發生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雜草根際或土縫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動,抗寒力強。春季氣溫達7-12℃以上產卵孵化,發育至若螨和成螨時,轉移至雜草和玉米上為害。7-8月進入為害盛期。
2.3.3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深翻土地,將害螨翻入深層;早春或秋后灌水,將螨蟲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間雜草,減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場所;避免玉米與大豆間作。藥劑防治。當葉螨在田邊雜草上或邊行玉米點片發生時,進行噴藥防治,以防擴散蔓延。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