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摘 要:提出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整理建庫機制,包括規劃成果空間數據規整過程思路,拓撲監理、屬性監理和成圖環境檢查的數據監理,以及方案版本入庫更新、實體級數據入庫及增量更新和自定義數據庫入庫更新機制等內容,為實現規劃成果空間數據的現勢性、準確性和應用的統一性,實現可持續的規劃成果空間信息資源服務和數據共享應用提供保證。
關鍵詞: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數據建庫;數據規整;數據監理;數據入庫;數據更新
引言
規劃信息化[1]是城市規劃的必然進程和趨勢,建設統一的規劃成果空間數據庫[2~5],是規劃編研部門與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共同需求,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整理建庫是規劃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重點,研究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整理建庫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1 工作流程
如圖1所示,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整理建庫是把無統一標準的基于多種設計平臺的規劃成果空間數據通過數據規整、數據監理、數據入庫更新過程,統一數據標準[6],實現數據的有效管理與應用。
2 數據規整
規劃成果空間數據的規整過程可以有兩種解決的思路:
將數據直接通過人工整理成符合數據庫規范的數據,通過監理和入庫程序等來完成入庫工作。
通過數據規整、數據監理和入庫程序等直接完成入庫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也可采用以上兩種解決方法相結合的思路來整理數據。對于可以使用程序處理的數據,如:根據數據特征賦屬性,為了盡量減少人工參與,避免人為的主觀性錯誤,保證數據的精度以及準確性,通過程序軟件的處理提高數據的自動化處理,以減少人工處理時不可避免的誤操作,提高數據的精度和準確度;對于程序處理比較復雜的數據,采用人工整理數據方式來做。數據規整工作完成后,必須通過監理程序后才可進行入庫工作。
3 數據監理
為了保證規劃成果空間數據入庫的準確性,在數據入庫前對數據進行數據監理檢測是十分必要的。數據監理主要是根據制定的入庫數據標準對數據的圖層完整性、拓撲關系的正確性、屬性字段的完整性、屬性數據的合理性等進行檢查,保證入庫數據的準確性。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3.1 拓撲監理
拓撲監理主要進行自相交檢查、閉合性檢查、極長線檢查、極短線檢查、極小面檢查、極大面檢查等。
3.2 屬性監理
屬性監理主要進行字段必填性檢查、數據類型檢查、數據內容檢查、小數位檢查等。
3.3 成圖環境檢查
成圖環境檢查主要進行圖廓范圍檢查、圖廓規范性檢查、實體類型檢查等。
4 數據入庫更新
規劃成果空間數據的入庫更新是依據規定方案或區域內成果變化,修正信息載體上相應要素的內容,以提高其精度和保持現勢性。
4.1 保證完整性和效率
規劃成果數據動態更新入庫是指將轉換后的符合入庫格式標準的數據更新到數據庫中,數據更新入庫的時候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完整性:應該保證更新入庫數據全部導入到數據庫中,不丟失幾何信息和屬性信息。
(2)效率:由于規劃成果空間數據具有海量特征,因此須提高入庫程序運行效率,縮短入庫時間。
4.2 方案版本入庫更新機制
對于每個方案的數據更新入庫,系統可定義相應的版本信息,建立不同階段數據的關聯,方便統一管理。針對方案版本管理,有兩種形式的更新方法:一種是按照方案進行更新,另一種是按照范圍進行更新。
4.3 實體級數據入庫及增量更新機制
系統實現實體級的數據入庫和增量更新備份,數據入庫時,入庫程序自動對入庫數據與數據庫中相同區域相同圖層相同要素的實體進行比對,比對結果差異的數據更新到現勢庫,將數據庫中對應的實體推到歷史庫。
實體級入庫及增量更新的優勢在于數據更新不是所有入庫實體都更新,避免數據庫中的數據冗余,減少數據存儲量,且可以提高歷史數據與現勢數據對比的速度。
4.4 自定義數據入庫更新
自定義數據入庫更新允許用戶將需要更新的任意范圍的數據導出,并對其進行修改,修改后的數據通過自定義數據入庫的方式達到數據入庫更新的目的。
5 結束語
研究規劃成果空間數據整理建庫機制,為實現規劃成果空間數據的現勢性、準確性和應用的統一性,和實現可持續的規劃成果空間信息資源服務和數據共享應用[7]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仇保興.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發展進程[J].規劃師,2007,9(23):59-61.
[2]陳明輝,歐陽南江,高益忠.淺談規劃成果數據建庫的方法及實現[J].城市勘測,2006(1):14-17.
[3]劉世偉.基于GIS平臺的城市規劃管理數據的組織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8.
[4]楊娜娜,張新長,黃健鋒.CAD規劃成果數據GIS建庫的技術與研究[J].測繪通報,2015(6):44-48.
[5]何全明.GIS數據庫建庫作業方式的探討[J].四川測繪,2008(6):248-250.
[6]高文君.關于城市規劃數據標準化的研究與實踐[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11.
[7]李軍,彭凱,等.政務地理空間信息資源管理與共享服務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