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 要:測量控制作為施工監理的一項關鍵的基礎性工作貫穿施工全過程,特別是道橋工程施工測量精度要求高,監理控制環節、工序多,細部放樣精度要求高,無論是施測過程還是測量成果的復核、計算、審查均應實施嚴格的監理控制,通過有效、準確的測量數據對工程實體質量進行定量化評定。對此,強調測量監理控制對于道橋工程實體質量的保證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道橋工程;測量;監理控制
1 監理測量控制體系的建立
在道橋施工測量過程中,監理應嚴格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隨時檢核"的測量控制原則,加強關鍵部位的測量控制與檢校工作。在施工測量操作時,要求采用兩種以上方法獨立測量、獨立計算,相互復核,加強測量成果審批環節控制。
檢查施工單位投入的測量人員數量及資質、投入的測量設備是否合格有效、控制樁點的保護措施是否到位;督促施工單位建立測量控制網、完善測量管理制度,嚴格測量監理程序;監督施工單位按照審批后的測量方案實施;堅持監理獨立驗線制度,采用適當的復核方法做到有測必復;建立測量報表、測量日志及測量報告制度,指令施工單位執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完整的施工測量成果檔案。
測量方案對保證道橋施工精度尤為重要。因此,在審查工程總體測量方案時監理應重點審查測量方案是否合理、能否保證測量精度,關鍵結構或部位還應要求施工單位提供獨立的測量方案,且施工過程中測量必須通過嚴格的監控保證經批準的測量方案有效執行,通過對測量方案的重點審查和施工過程中的監控實施,確保道橋工程各部位的施工精度均達到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工測量方案、放樣方法以及施工放樣計算數據必須經監理審核批準后,才能進行結構物特征點、軸線點等放樣定位。同時,公共定位點測量及閉合測量作業前必須進行公共定位點測量,確保前視坐標成果一致,消除公共定位點定位誤差,方可進行測量放樣定位;采用電子精密水準儀電子測量法時,應進行閉合或附合水準測量,以確保測量控制精度。
監理采用何種方法進行復核取決于對施工單位測量技術水平的認可程度以及所檢測部位測量工作的重要程度。內業審核:指令施工單位測量,對原始記錄、作業依據、計算過程、作業精度、測量結論進行檢查判斷。跟蹤監督:外業全程跟蹤施工單位進行測量作業,內業進行審核。獨立測量:對施工過程中重要對象使用自備儀器獨立進行測量。
2 監理測量控制的環節
檢查施工單位布設的加密測量控制網(點):控制網(點)的等級、布設形式以及所采用的坐標系統,根據施工單位的測量復核報驗單,抽查加密控制網(點)數據成果,并驗算其編差數值。同時,依據監理獨立測量復核結果(同時結合設計、施工要求),判斷該加密控制網(點)的可靠性和精度。
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測量作業方案,對施工單位的測量數據或復核成果,要求其提供誤差分析結果,并判斷測量數據或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依據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要求,由測量監理對施工單位上報的測繪成果獨立進行測量復核,并根據設計和有關規范要求進行評定。
道橋涉及專業多,施工各階段工序安排緊湊,存在大量的施工細部放樣工作,測量作業人員往往認為操作簡單,不夠重視,作業時會有記錄不規范,不復核,交接無記錄,事后填表等現象。同時,監理人員如疏于管理,就存在測量出錯的隱患。對此,對細部放樣測量成果的檢查確認管理相對是薄弱環節,該項工作也是測量控制重點,監理必須強化控制手段,加強對測量薄弱環節的管理。
為保證各階段施工過程中測量數據的質量,要求施工單位將不可克服的存在的偏差量數據,即允許偏差值上報監理,還應提交實時控制和獲得誤差的詳細的量測記錄,監理就此進行復核。同時,施工各階段的測量工作完成后,要求施工單位及時對測量成果進行數據整理,然后整編出定位、放樣及竣工測量成果表,經檢查復核無誤后,及時報監理核查。
對于施工測量放樣報驗收,針對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進行100%監理測量復核,并對復核成果(依據設計、相關規范和要求)進行精度評定后,簽署相應的意見,及時反饋給施工單位和業主,同時編寫監理測量復核成果報告。
對關鍵結構測量的重點部位,細部放樣應采用高精度的測量方法進行控制,高效率、高質量的測量作業將對施工質量起到保證作用。對此,監理應從圖紙復核、測量資料內業計算、外業測量認真實施及密切配合、測量成果的比較分析等方面強化管理,以更好地完成關鍵結構、部位的高精度測量控制工作。
3 測量內、外業的管理
測量內業:審核并簽認測量控制網復測方案、復測成果、加密方案、加密成果;根據工程進度,及時對各專業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測量抽檢資料分門別類,整理歸檔,并建立目錄、索引,便于查閱;對施工單位的測量報檢資料,檢查其是否齊全、正確,自檢頻率是否滿足要求,合格后應及時簽認。
測量外業:對施工單位所進行的外業測量工作,根據其操作的規范程度和操作質量,進行必要的監理抽測,抽測不合格時應加大抽測頻率。對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的復測和加密,采用監測和抽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理檢查。
測量控制應認真、仔細、隨時檢查,做到測量成果具有可追溯性,原始記錄分類歸檔保存,對報驗的計算數據、觀測記錄進行抽查、復核,確保原始記錄及計算正確無誤。
要求施工單位在施測中實行觀測、記錄、前視、后視簽名校核制度,并督促其進行自檢、互檢、專檢等環節控制。如:已放樣點位,必須由立鏡人員采用鋼卷尺校核其相對尺寸,且采用雙后視法及遷站法對該點平面位置進行復核。
執行前饋控制、階段控制、跟蹤控制的測量操作管理理念,工序流程形成相互制約的整體,杜絕任何不符合相關技術規范、標準、操作規程的現象發生。
4 結束語
道橋施工測量作為工程實體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監理應采取全過程和動態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實施有效的工序、部位測量控制,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個測量數據,對工程實體質量的定性、定量評定起到積極支撐作用。因此,監理的測量控制對于道橋工程實體質量的保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道橋施工監理過程中應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GB/T 50319-2013.建設工程監理規范[S].
[2]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S].
[3]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