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
摘 要:我國作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之一,玉米產量影響著全球農業結構,可以說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人們提供了足夠的糧食保證,所以在我國玉米也被農戶廣泛認知與種植。但是玉米有一定的生長條件,雖然種植廣泛,但其產量與質量則存在不同的差異。隨著玉米廣泛種植與普及,越來越多的問題呈現出來,主要影響玉米成長的就是蟲害問題。文章主要通過對黑龍江地區的玉米種植舉例分析,找到黑龍江地區玉米種植優勢及病蟲害發生原因,進一步提出有效的改良與解決防治措施,以此,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為農業生產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黑龍江
黑龍江地區是我國最北的區域,當地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降水充足、光照充分,這樣的條件非常適合玉米種植與成長,大面積的種植在黑龍江普遍存在,這樣良好的成長環境,也是蟲害存活的條件。
1 黑龍江地區玉米種植的有利條件
黑龍江非常適合玉米的種植成長,這與其區域環境有直接關系。
1.1 土壤肥沃
黑龍江地區土壤多樣化,不同的土壤結構有著不同的價值,通過總結可知黑龍江土壤具備良好的優質特點。黑龍江地區的土壤主要由五種類型構成,黑土是最基本的土壤,是五種土壤中最優良的類型,在全國中占有優勢。黑龍江地區特有的黑土土壤非常豐厚,這種土壤土性溫和,大多數農作物均能在此種植與成長,這種土質更符合玉米的成長條件,越是土壤良好,玉米產量與質量越高。棕壤也是黑龍江普遍存在的一種土壤,這種土壤相對黑土來說,其質地輕很多,土地溫度普遍較高,雖然在耕作上相對簡便容易,但棕壤保水能力不強,在成長期,水分缺失嚴重,會導致田間農作物出現干旱的情況;白漿土類似于棕壤,也大量的存在于黑龍江,這種土壤保存水分能力比較強,但這種優點也是其缺點,因為保水能力過于強大,就造成了土壤整體通透性不好,水分無法排除,當雨季來臨時,就會造成大面積玉米洪澇,出現不可治理的災害;草甸土與沼澤土在黑龍江也大量分布,草甸土相對其他種類,內部養分含量非常豐富,表現出了供肥能力強的特點,特別符合玉米成長條件,玉米產量相對其他土壤更高,質量更好;沼澤土營養成分不好,其養分有效性較差,不符合玉米種植條件,一般情況下,種植玉米需要避開這種土。
1.2 氣候適宜
黑龍江地區氣候符合玉米成長,當地氣候屬于季風性氣候,氣候條件非常優越,夏季降雨豐沛,冬季晴朗干燥,符合玉米成長需求,適宜玉米種植。黑龍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于良好的泰加林植被帶,能夠對土壤進行有效保護,使黑龍江地區土壤不受自然損害,避免出現了積年水土流失。黑龍江流域水量充足,能為玉米提供大量的水分,冬季會有大量冰雪,大量的降落覆蓋整個地面,保持氣溫恒溫的同時,使土壤濕度提高,當春季種植期來臨時,大量冰雪融化為流域提供水量,為農業生產帶來豐富的供給,有利于玉米種植與生長。
2 玉米的種植技術分析
2.1 選地
農業作物種類較多,在眾多作物當中,玉米適應性非常強大,種植條件要求不高,一般土質均可以種植與成長,只是不同的土質會有不同的產量與質量,只有選擇優良的土質條件,才能有效保證質量,這是獲得高產的必要條件與前提,玉米種植要選擇利用良田,良田要具備土質肥沃、土壤物理性狀優良、地塊平坦、排灌方便、遠離風口等標準。
2.2 整地
當選擇好玉米種植的地塊后,就要針對以往種植情況和當前地塊情況,做好整地作業,考慮到前茬作物,使用不同的耕整方式,如果地塊前茬作物為稻田,就需要提前進行翻耕,多選擇在入冬前就做好翻耕工作,次年開春再耙耢起壟。如果前茬作物為旱田,就需要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了,根據墑情情況做好秋翻,如果不想提前翻耕,也可以在早春來臨時,做好地塊的翻耕作業,需要注意的是在作業時,不能出現漏耕的情況,更不能出現無立垡。翻耕深度一般情況下約為20cm左右,這就需要根據土壤肥力情況而定,肥力充足時,可以進行深耕,需要保證土壤厚度,不能出現生土層翻上的現象,當地塊全部做好翻耕后,就需要進行小型機械或者人工細致整地,把土打碎,使地表平整,修整溝渠,便于排水通暢。
2.3 起壟
在地塊內可以進行一次性施足底肥,在施肥時,根據地區環境差異和農戶習慣確定,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農戶個體習慣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底肥是經過試驗形成的專門肥料,這種肥料主要適用于玉米,一般情況下,每公頃地用50公斤袋裝肥料,種植方式為密植品種,播種時需要使用拐子苗鋪膜播種機,這種方式能夠一次播兩壟。在播種進行中,也可以完成鋪膜作業,在膜上進行玉米播種,大大節省了勞動強度與程序。農膜在市場中隨處可見,但種植玉米的農膜有一事實上要求,一般情況下需要使用寬136cm、厚度為0.008mm的降解膜,壟距保持到65cm、可以對每壟播種兩行、行距保持到25cm、株距為40cm,可以以交錯的方式做好兩行種植。
2.4 玉米施肥技術
依靠土壤自身養分無法保證玉米成長期要需求,特別是在結棒期,如果營養不足,就會導致產量下降狀。通過合理科學的施肥能夠有效滿足玉米需求。施肥時,不能盲目進行,一定要掌握好玉米成長規律,根據玉米不同生育期營養吸收情況,做到基肥施足量,種肥與苗肥盡理少施加,拔節肥在穩妥,穗肥要加強,粒肥要嚴肅細致。玉米基肥主要是有機肥料,同時再添加30kg40.00%復合肥,控制好基肥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60.00%~70.00%,也可以參照667m2用總量40.00%復合肥50kg撒施后耕翻入土。春種玉米施基肥在頭1天最好,在施加時,要掌握秋耕施用時的情況,當春播臨近時,再對土壤進行一次松耕。夏玉米基肥需要把握好時間,在前插作物收獲后進行深翻加入肥料,這時的肥料主要是利用秸稈還田進行,能夠在資源節約的基礎上,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產量。
3 引發病蟲害的原因
黑龍江地區玉米病蟲害較廣泛,往往防范治理不當,則會大面積受災,使玉米減產絕產。黑龍江氣候與環境非常適合蟲類生長,特別是溫度、水量,給細菌滋生創造一個良好生成環境。如果在防治蟲害過程中,用藥不當,就會降低土壤肥力,導致玉米產量降低;有些農戶不了解玉米品種,當一個品種種植不好時,就頻頻換種,這樣就直接導致了蟲害的交叉出現,有些變異病菌,極大地危害了土地安全。
4 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4.1 重視技術指導與管理工作
要做好蟲害防范工作,就要提高技術能力,對相關技術人員不斷進行培養,特別是當蟲害發生時,需要指導農戶合理用藥,做好技術性指導,使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玉米種植與成長時要強化田間管理,做好養護工作,一些必要的松土、除草,能夠有效破壞土壤內部潛藏細菌,降低蟲害發生幾率。
4.2 提高玉米品種質量
農業指導部門一定要在保證國家發展大局的原則上,對黑龍江地區玉米品種進行培育,對那些對病蟲害抵抗力更強的新玉米品種進行推廣使用,從根本上解決玉米病蟲害的發生。
4.3 合理噴灑農藥
蟲害較輕的玉米需要使用少量農藥進行噴灑治理,嚴重病株則需要從根部直接拔出,切斷傳染源。
5 結束語
黑龍江地區氣候雖然適合玉米成長,但也為細菌提供了生存繁衍環境,為了有效保證玉米種植與成長,需要不斷強化對蟲害的治理力度,做到早發現、早治理,通過科學良好的方法,全面提高黑龍江地區玉米產量,保證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張秀清.關于黑龍江地區玉米種植與病蟲害防治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6):157-158.
[2]段進明,郭宗虎.玉米種植中常見病蟲害的防治[J].中國農業信息,2014(19):46.
[3]胡文武.東北地區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研究[J].北京農業,2014(30):139-140.
[4]趙立欣.提高黑龍江省玉米產量的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