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吉林省農委舉辦2016年度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培訓班,落實今年補助政策,部署工作任務,學習相關技術,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省農委副主任包維國就此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2016年,吉林省確定在長春市綠園區、長春市雙陽區、德惠市、農安縣、榆樹市、永吉縣、伊通縣、洮南市、鎮賚縣、長嶺縣、敦化市、琿春市、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汪清縣及公主嶺市等17個縣(市、區)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用于當年新建的馬鈴薯儲藏窖、果蔬冷藏庫和熱風烘房等設施建設。
經過對設施使用情況調查,經儲藏農產品損失率減少13%以上,增值達到20%以上,許多果蔬和食用菌等鮮活農產品從存儲到出售每個月的售價都以20%~30%的速度遞增。
包維國指出,在組織開展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四個環節。一是做好宣傳發動。要通過會議、廣播、電視、網絡或發放明白紙等手段,宣傳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的補助標準和建設要求,讓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做到知根知底、踏踏實實、明明白白的建設。二是明確任務職責。各項目實施縣要保證人員、保證時間、保證質量,做到宣傳到位、指導到位、管理到位和服務到位,確保項目任務不走樣地圓滿完成。三是把握好實施原則。要嚴格確定補助對象,保證農民自主建設,堅持集中連片建設,堅持先審批后建設,堅持兩次公示制度,堅持兩次信息錄入制度等。四是抓好典型示范。通過召開現場會、典型宣講、電視廣播介紹、建設宣傳展示牌等形式,宣傳典型經驗做法,搞好典型示范引路。
包維國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堅持項目實施的原則與制度,一手抓實施,一手抓監管,確保補助政策科學、高效、規范、不走板、不走樣地實施,真正體現黨和國家惠民惠農政策的本意。要制定嚴格的監管督查方案,加強對本地補貼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要適時組織開展重點抽查和專項檢查,嚴查套取補貼資金、亂收費等違規行為。
培訓班上,省陽光辦、省農科院、建筑設計院等單位的專家分別做了專題培訓,并與學員們進行了現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