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紅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數量眾多,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十分大。最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地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趨于完善,農民群眾經濟收入顯著提升。圍場縣是河北省馬鈴薯種植的大縣,產量和品質都十分優異。最近幾年,農業技術不斷提升,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關鍵詞]脫毒馬鈴薯 種植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S 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151—01
最近幾年,圍場縣以調品種為重點,圍繞富龍全粉、泓輝淀粉、味來食品等龍頭企業生產需求,發展加工型薯種植面積5萬畝,培育標準化生產基地1萬畝。同時,積極調整種植技術,建設千畝以上馬鈴薯高產示范區一處,建設集機械化耕作、晚疫病防治、脫毒薯應用于一體的標準化基地1萬畝,機械化播種面積達到25萬畝,總播種面積達到63萬畝,總產量125萬噸。為加快馬鈴薯生產的發展,成立了馬鈴薯研究所、馬鈴薯脫毒中心、建成了全國先進的馬鈴薯病毒檢測化驗室,馬鈴薯脫毒種植技術進一步推廣應用。
1引進合適品種栽培
根據氣候環境和土地狀況,選擇合適的馬鈴薯品種。因為良種是獲得高產的前提條件。種薯應該選擇芽眼充實,無明顯病蟲害的,單個重量在30-50g之間優良品種。在播種前要晾曬2-3天。對于大塊種薯,應該選擇使用消毒過的刀具切成小塊某種,保證每一個薯塊上都有2-3個芽眼,種薯隨切隨用,切完后用草木灰攪拌消毒。
2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馬鈴薯是茄科類作物,不適合連坐,也不適合和辣椒、茄子和煙草等作物連作,適合與豆科類作物和禾本科了作物輪作。在種植前要做好深耕整地工作,保證土壤層疏松多孔,深耕的深度一般維持咋30cm左右。起壟種植。由于脫毒馬鈴薯生長發育較快,單株生長量比較大,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整地時應該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同時施入1-2公斤的硫酸鋅顆粒,防治地下害蟲。
3合理密植,適時播種
播種采用挖畦開溝種植,畦寬1.5-1.6m之間,溝寬0.2-0.3m之間,深度維持在0.1.5-0.2m之間。泥土需要細碎后均勻的撒播到畦面上。整個畦面呈現龜背狀,這樣有利于后期的灌溉和排水。播種上直接將種薯放在畦面上,保證芽眼向上,稍微用力按壓,然后在種薯上覆蓋一層細土。一般情況,每畝定植5000-6000株種薯,每畦大概種植4-5行,株距維持在0.4-0.5m之間,行距維持在0.3-0.4m之間。
4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首先,播種結束后,應該隨時觀看氣候變化,如果遇到低溫氣候可以在種薯上覆蓋石草苫,保護好種薯免受凍害。出苗后做好培土工作,避免燒面現象發生,此外,每畝施入10公斤的磷酸二銨,及時灌溉,促進幼苗生長萁次,發棵期的管理。這個時期要控制好灌溉,適當蹲苗,在封壟前進行淺培土。現蕾期到開花期不需要灌溉和施肥,避免植株出現徒長,影響地下果實生根張。使用使用30%的多效唑噴施,促進地下果實膨大;最后,初花期和盛花期個灌溉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但是要注意灌溉量。收獲前一周停止灌溉,并做好蚜蟲和其他病害的防治工作。
5適時收獲儲存
馬鈴薯收獲可以采用機械收獲,也可以采用人工收獲,但是不管采用哪幾種,必須做好馬鈴薯的晾曬工作,然后將馬鈴薯堆起來,認真挑選,做好儲藏工作。對于第一年種種植的脫毒馬鈴薯種薯,如果性狀生長良好,可以選擇種薯第二年繼續種植。但是連續種植兩年之后,就需要更換馬鈴薯品種。做好整地和輪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