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麗敏
摘要:“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边@是一直以來不僅是小學生習作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老師認為最煩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究其原因是農村的孩子自認見識少,詞語貧乏,寫出的作文單調,老師批改也心力交瘁。多年的教學生涯告訴自己作文教學中可創設多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水平。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二、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積累素材,堅持每周小練筆。三、挖掘文中的空白點,啟發想象,進行課堂小練筆。四、以八個單元習作為切入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五、在互評中共勉,在互評中進步。
積累、觀察、想象、方法引領、互評五步交替訓練學生的寫作,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視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使農村學生習作煥發出無窮的生機。
關鍵詞: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拓寬知識面
“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边@是一直以來不僅是小學生習作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老師認為最煩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本人曾在所任的班級中對學生作文的態度進行調查,其中害怕寫作文占9%,應付寫作文80%,愿意寫作文且語句生動具體的占11%。問及應付寫作文的原因:一是認為見識少不知寫什么;二是想到的材料大多是虛構或不知如何表述出來,而常規的作文教學又極其單調,一般都是寫與評兩條線周而復始進行,這也是導致學生提不起寫作興趣的原因。多年的教學生涯告訴自己作文教學應創設多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水平。
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
“厚積而薄發”這是教育界公認一條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基礎,沒有閱讀,就談不上積累,談不上寫作,更談不上提高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去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指導他們去選擇經典名著及有價值的報紙雜志及同齡人的佳作進行閱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積累的方法,對自己喜歡的書或人物作出評價或寫出自己的感悟,老師可設計如下摘抄本:
值得一提的是老師一定要檢查孩子的摘抄本,要和家長溝通好,要求家長和孩子每周不少于3小時的共同閱讀,在家讓孩子通過家長的監督共同互勉,家長的感悟一定要家長寫,在親子閱讀的作用下和教師的要求下定能激發孩子到課外廣泛搜集有興趣的書籍,然后帶著一定的目的去閱讀,養成積累的習慣,漸漸地我們會發現孩子在寫作時用詞譴句方面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二、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積累素材,堅持每周小練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小學生習作必須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作為教師我們發現批改每周小練筆時學生最大的毛病是大話、空話連篇,寫的內容不是玩就是吃或者將一天的工作流水賬式記錄下來,完全沒有真實感,這是學生平時沒有積累素材的后果。許多學生認為每天都是家里、上學路上、學校三點成一線沒有什么事發生,沒有材料可寫,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做到細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一開始接收新班級時千萬不能周末的小練筆讓學生自由些,而是老師和學生先一起回憶學校或班級一周來發生了哪些事,如新教學樓落成,我們搬進新課室上課,要求學生寫出教學樓的布局、特點、班級布置有什么缺點;針對每天晨掃時,許多學生不及時到位,或在掃地時追逐、找螞蟻,讓學生寫《今天我們組值日》:中午學生回到課室聊天、玩耍、課室鬧空空讓他們寫《當老師不在的時候》:還有學校舉行的校運會、消防、地震演練后讓學生寫出演練的過程和體會:針對青春期教育,讓學生寫寫自己的疑問等等。一個學期后引導學生留意家里、上學路上發生的事??傊痪耙晃铮抑邪l生的趣事、不愉快的事,周末逛街時所見所聞等。只要老師堅持引導學生去發現,學生就會明白只要留心觀察,材料是可以信手拈來。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到一定的寫作素材。同時我們也會發現,由于這些事情都是學生見過的、經歷過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寫出一句句肺腑之言,其次老師也可以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內心情感,那么空話、虛偽的話就不會出現在每周的小練筆。
三、挖掘文中的空白點,啟發想象,進行課堂小練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他是知識的源泉。”如果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觀察是通往寫作勝景的大門,那么想象則是寫作騰飛的翅膀。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別旺盛,老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引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和見解大膽展開豐富而合理的創新性想象,如何引導學生的想象呢?細心的老師發現,課文中有許多的空白處可以挖掘,拓展孩子的想象力,但應注意想象是以現實為根據,要求具有合理性,在啟發想象中還要寓思想教育。如學完《窮人》這篇課文續寫結尾,要求抓住沙俄統治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苦人民的美好心靈這兩方面進行想象仿寫。學完與詩同行可以讓學生用排比段形式仿寫。學完《再見了,親人》可以根據本文的謀篇布局進行續寫,課文是以祈使句開頭,中間插進回憶朝鮮人民為志愿軍做的事,最后以反問句進行結尾,要求學生以朝鮮人民的身份向志愿軍訴說離別之情。學生在一次次的模仿和想象中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四、以八個單元習作為切入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并附有導學,作為老師不能忽略這個導學,因為他不僅概括了本組課文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其實后面相應的習作也是針對這個單元的主題來寫作。我們平時總是要求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將事情寫具體,但部分的學生連語言、神態、心理活動都分不清,如何叫他們寫呢?老師就要利用課文中優秀篇章細心指導,如十一冊第三單元主題是“心靈之歌”導學里要求整個單元都要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里活動等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并要掌握這樣的方法寫文章。于是在教學這單元時讓學生劃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里活動的詞語或句子去體會人物的品質,然后告訴孩子這樣寫文章才能寫具體、生動形象。特別要注重到了高年級要引導學生語言描寫時不要總是提示語放在前面。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的例句在語言描寫時如何添上神態或動作詞,鼓勵孩子語言描寫時盡量將提示語放在中間或后面,甚至要懂得在什么情況下連提示語都可以省略。
同時,在學習課文中讓學生分析課文題目,作者是以什么命題,讓學生明白作文題目可以是以人物、事件,文章的中心命題,讓學生明白給文章起題目既要精又要與文章的內容相符。
總之,利用課文的優秀篇章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有章可循,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有所收獲。這樣既降低了中下生的寫作難度,又提高了優秀生的寫作水平。
五、在互評中共勉,在互評中進步。
進入高年級段,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交叉評改作文,及時評改,學生更
容易發現自己作文與他人的優劣,老師也可以從負擔中走出來,但在互評之前,老師一定要把學生分好小組,在每個小組里挑選寫作能力較強學生為小組長,把本次修改的目的和要求講清楚,使學生在評改中有的放矢,具體要求如下:1、改錯別字,修改運用不準確的詞語,病句。2、劃出文中優美的詞句。3評論本文的優點和缺點,在學生作業本后可張貼這樣的評價表2。
個人批改完成后,作文小組內交換傳遞,然后推薦優秀習作給老師,老師自始至終在課堂中巡查解決學生在評改中發現的問題并對小組推薦出來的優秀習作進行確認,然后裝訂成冊放在圖書角供孩子們閱讀和借鑒。從中盡可能發現每位學生作文中的進步、優點,及時表揚,增強孩子作文成功的喜悅,從而對作文產生興趣。
積累、觀察、想象、方法引領、互評五步交替訓練學生的寫作,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視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使學生作文煥發出無窮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