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勝柒


摘 ?要:文章通過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及實踐和測量技術分析,確保了1925中段鏟運機道的準確貫通,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和分析,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誤差預計;貫通測量;技術總結
1 工程設計概況
29#礦群是老廠分礦3個500噸/日生產基地之一,經過幾年的開拓系統建設及采場建設已經形成,1925中段1#、2#鏟運機道的貫通解決了竹葉山坑29#礦群工程的運輸、采礦、出礦、通風等重要作用。巷道規格為3.0(寬)×3.0(高)m,貫通工程總導線長805.1m,盲距550.6m。此工程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增加了隊組的施工難度。
2 貫通測量的技術設計及資料分析
1900中段東沿主巷有老廠分公司總工辦測設有I級導線點,測角中誤差mβ=±5″,Ⅳ等水準測量導線點是銅樁點埋設于巷道頂板穩固,等級高,精度可靠。設計部門為了保證工程安全準確順利的貫通,選擇1900中段距貫通點路線較長,有老廠分礦總工辦測設的Ⅰ級導線點,W07、W08、W09Ⅰ級水準高程點,等級高,精度可靠。
3 貫通測量誤差預計
3.1 貫通相遇點K的確定及誤差預計基本參數的選取
由于2#鏟運道1925中段先掘進到位,貫通相遇點選在1925中段ZW124點向西31.73米處的頂板上ZW125。
全站儀導線本坑尚缺實際分析資料,故采用《金屬礦山測量手冊》提供的參數。全站儀屬于5″級坑下按5″級導線的要求布設,測角中誤差:mβ=±8″,測距精度在精測模式下±(2+2ppm×D)mm。量邊相對中誤差:mL=1/50000;當坑內邊長短于50米時,在誤差預計中,mβ取二倍值代入計算。井下Ⅰ級水準測量中誤差:mH=±5mm(每百米水準測量高差中誤差)。
3.2 貫通誤差預計
3.2.1 X′重要方向誤差預計
導線測量誤差引起K點在X′方向上的誤差
(1)由測角引起的誤差
MX′β= ? ? ? ? ? ? ? ? ? ? ? ?=±0.021m
式中:mβ-測角中誤差;Ry'i-導線i點在假定Y軸的投影長;T-導線量邊相對中誤差分母;L-導線長。
其中∑R2Y′由誤差預計圖上量取RY′后求得。
(2)由量邊引起的誤差
mX′L=mL ? ? ? ? ? ? ? ? ? ? ? ? ? ? ? ? ? ? =±0.247m
其中mL=±5,∑lcos2α′由誤差預計圖上用圖解法量取后求得。
測量,則基本參數a平=0.0005 ? a斜=0.001 ? b=0.0005
(3)X′重要方向誤差預計:
由于進行兩次獨立測角、量邊,故:
MX′K=±=±0.175m
貫通點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誤差預計
M預=2MK=0.406 ?M預 3.2.2 Z方向的誤差預計 (1)坑下水準測量誤差影響: 井下水準測量引起的K點高程誤差 MH水=±5=±0.064m(R-以百米為單位) 井下三角高程測量引起的K點高程誤差 MH三角=±10=±0.110m (2)Z方向總誤差的綜合影響 MH=±=±0.090m 取2倍誤差為預計誤差 M預=2MH=±18mm ?M預 4 貫通測量主要技術措施及施工情況 從誤差預計可以看出來,我們所選方案可以滿足工程貫通的要求,但是在預計的點位偏差比較接近允許偏差值。所以,在施測過程中應嚴格按測量技術設計中的要求來指揮施工,確保測量的精度,還應該做好以下技術工作: (1)對設計部門提供的設計數據,必須進行反復驗算、檢核,對設計圖紙要熟悉,精心指導施工,對測量成果資料做到有檢核。 (2)導線邊長盡量布設為等邊,邊長較長時應該加強照明,導線測點盡量布設在中線上,有利于檢查中線的方位及對中線的標定。 (3)在測角的時候儀器必須精確對中,每測回須進行一次對中。 (4)在找曲終點時候利用全站儀放樣對坐標進行放樣,然后用轉角的方法進行標定中線。 (5)在標定巷道中線的時候利用全站儀標定,并測有導線點進行檢核,腰線用水準儀標定并用測點高程進行檢查。做好形象進度圖與設計對比。 5 貫通效果 鏟運道于2010年2月開工,至2011年10月準確貫通1925中段,貫通后進行實測及導線聯測。 ZW125點位誤差為:=±0.023m 貫通相對精度為:= 由實測值和誤差預計值相比較在范圍內,說明誤差預計方法正確,選擇的技術方案合理可行,取得較好的貫通效果。 6 結束語 此項工程準確貫通,說明各項參數標定符合設計要求,為今后類似的貫通測量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有色金屬礦山生產技術規定[S]. [2]礦山測量[Z]. [3]云錫公司礦山測量技術規定[S].